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81687
搏癌丸治疗甲胎蛋白阳性63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刘 坚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脏象肝病研究所 430061

    关键词:甲胎蛋白阳性;中医药疗法;搏癌丸;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99011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5.7

    我院于1994年元月~1999年元月期间,从肝癌高危人群(有肝炎病史、癌症家族史、HBsAg+)进行筛选,发现甲胎蛋白(AFP)阳性者108例,其中63例采用搏癌丸(王伯祥教授经验方)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 http://www.100md.com     本组108例均为我院肿瘤科及肝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为47.13±12.34岁,男性98例,女性10例,108例患者均有慢性乙型肝炎,其中家族中患癌症者89例,有肝癌家族史者51例。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性56例,女性7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年龄47.23±13.05岁;对照组45例,男性42例,女性3例,年龄在20~72岁,平均年龄49.28±15.32岁。

    1.2 诊断标准

    ①AFP阳性:运用放免法>31mg/L,连续检测2次,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除外妊娠、胚胎生殖腺肿瘤临床不能明显诊断为肝癌者。②肝癌,符合全国通用诊断标准。[1]③AFP阴转,在AFP阳性治疗过程中,发现AFP<31mg/L,连续检则2次以上。

    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治疗组采用搏癌丸(药物组成:姜黄、叶下珠、龙葵、白花蛇舌草、白蚤休、白英、半枝莲、黄芪、鳖甲等)。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对照组采用口服肌苷、维生素C等保肝药物,两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AFP、AKP、ALT、r-GT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表1示患者胁痛、腹胀、食少、乏力、睡眠差等症的缓解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症状消失情况 组别

    治疗前后

    胁痛

    食少

    腹胀

    乏力
, 百拇医药
    睡眠差

    治疗组

    治疗前

    63

    62

    54

    63

    48

    治疗后

    7*

    11*

    13*

    9*
, 百拇医药
    10*

    对照组

    治疗前

    45

    43

    43

    45

    39

    治疗后

    14

    19

    20

    16
, 百拇医药
    21

    注:*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 AFP转归见表2,治疗组累计AFP转阴率为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51.11%,P<0.05(ц=2.083>1.56<2.58,有显著差异。而肝癌累计发现率治疗组12.69%,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P<0.05)。 表2 两组患者AFP转归情况比较 组别

    病例

    (例数)

    转阴数

    (例数)

    阴转率

    (%)
, 百拇医药
    肝癌

    (%)

    治疗组

    63

    48

    76.19*

    8(12.69)*

    对照组

    45

    23

    51.11

    14(31.11)

, http://www.100md.com     注:*与对照组阴转率及肝癌的发生率比较P<0.05。

    3.3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酶谱、AFP的情况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酶谱、AFP治疗结果 组别

    治疗前后

    AFP

    AKP

    ALT

    r-GT

    治疗组

    治疗前

    146.8±52.7
, http://www.100md.com
    273.5±48.7

    108.3±22.9

    102.6±23.8

    治疗后

    57.1±16.3*

    132.8±45.7*

    57.61±13.2*

    58.2±14.9*

    对照组

    治疗前
, 百拇医药
    140.7±51.6

    283.1±65.7

    104.9±20.8

    99.7±32.1

    治疗后

    69.3±23.7

    158.9±32.8

    65.3±13.9

    70.4±13.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百拇医药
    4 讨论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癌胚蛋白,在胎儿出生后体内AFP逐渐降至正常。但对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变、肝炎后肝癌患者的肝组织中AFP的表达又有升高,但以肝癌患者肝组织中AFP的表达显著[2]。张氏曾对3177例AFP低阳性者进行了持续11年的随访,累计肝癌发现率为14.57%[3]。因此寻找对AFP阳性者的治疗药物就显得十分重要。

    搏癌丸系王伯祥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数均有感染病毒性肝炎病史,故认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主要与HBV、HCV有关,其主要机理是正气不足,邪毒内侵,邪气滞留,滞久易郁,郁久化火,郁火相搏而致瘀血、积滞、痰饮、热毒四者相互集聚,而致肿瘤的发生,其中痰瘀、热毒与正气不足为其病机关键,故此采用扶正抗癌、软坚散结的方法组成经验方运用于临床,方中主要成分姜黄具有活血抗癌、抗促长、抗氧化、抗增殖、抗突变的作用[4、5]。龙葵具有抗核分裂,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叶下珠具有抗病毒,抑制乙肝病毒,控制体内病毒复制而使肝细胞得以恢复的作用。黄芪、鳖甲具有益气养阴扶正抗癌的作用;白花蛇舌草、白蚤休、白英、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抗癌作用[7]。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该方具有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中AFP、AKP、ALT、r-GT的作用,甲胎蛋白的阴转率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甲胎蛋白阳性的患者中,治疗组肝癌的发生率为12.69%,明显低于对照组。故此表明该方具有保护肝细胞、延缓和阻断肝癌发生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参 考 文 献

    1.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全国抗癌协会主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常规.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

    2.黄月华,朱科伦.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AFP的表达及其意义.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4):203-204

    3.陆培新,张宝初.甲胎低浓度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杂志,1986,66(4):227

    4.支惠英.姜黄的抗突变作用的研究概况及展望.癌变、畸变、突变,1998,10(3):封面

    5.支惠英.姜黄的抗突作用的研究概况及展望.癌变、畸变、突变,1998,12(4):248~2503

    6.欧阳雄.清热解毒治疗肿瘤的药理作用与应用.中成药研究,1987,12:36

    7.王伯祥主编.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1993:1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