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静脉游离移植神经桥接术7例
作者:杜伟中
单位: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221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为7例神经离断且缺损长度在1.0~3.2 cm的患者施行了自体静脉游离移植神经桥接术,获得成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均系男性,年龄17~60岁,其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缺损长度见表1。
表1 7例患者致伤原因、部位、缺损长度
1.2 手术方法 (1)本组均用臂丛麻醉,患者平卧,适度外展患肢,止血带下手术(充气压力0.004 MPa)。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先由神经断端两侧解剖出损伤神经的正常部分,再向断端部解剖,充分游离出损伤神经两断端,切去神经瘤及瘢痕组织,使之在显微镜下确切见到神经束的存在,然后将待接神经排成一直线,无张力下量出神经缺损的长度。(2)自体静脉的切取:以踝静脉为例,任选患者自体一侧踝静脉,沿静脉走向在内踝处向上方作5~6 cm之切口,找到踝静脉,小心游离5 cm一段切取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加压扩张后备用。移植踝静脉5例,损伤至吻合天数分别为5,14,19,21,40 d,移植大隐静脉2例,损伤至吻合天数分别为1,62 d。(3)游离静脉神经桥接:将游离静脉及待接神经置手术显微镜下,用5-0带针缝线将神经一端之鞘膜缝入一针,将其送入静脉管腔,使之有3~4 mm一段埋入静脉管内,在静脉和神经交接部位,静脉管壁与神经鞘膜一般缝合4~6针,完成一端缝合后同法完成另一接端,这样游离静脉似在神经两断端间架起了一管形桥梁。桥接神经应做到动作轻巧熟练,鞘膜层进针,“静脉桥”不扭曲,神经之间无张力,神经断端不遗露在管外。
, http://www.100md.com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不作任何外固定,抬高患肢以防止肿胀。由于特别强调了无张力缝合,手术后3 d即可嘱患者作一定范围的功能活动,10 d拆线,应用神经营养剂待其再生恢复,并作好随访。
2 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3例指神经缺损者3周后远端感觉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有两点分辨率,3例患者感觉丧失区8周后感觉完全恢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断裂患者经静脉桥接后4~6周感觉开始逐渐恢复,出现运动恢复的时间往往在8周以后,随着感觉和运动的恢复,手部畸形逐渐改善乃至消失。本组7例无并发症。
3 讨论
近一个世纪来,国内外学者应用非神经材料通过“桥接”的方法来解决神经缺损问题,已从实验观察进入临床阶段,成功与失败均有报道,但大多数作者认为单纯感觉神经缺损,采用静脉桥接效果是可靠的[1~2]。本组7例中3例指神经缺损桥接后效果满意,支持这种看法。但桥接后感觉恢复均出现较早,其中1例感觉恢复在手术后第2、3天出现,与传统的神经愈合理论不同。我们认为是否与神经在传导过程中,借助神经切割端溢出的(并不是分泌出的)粘性物质,在封闭的管腔内充满后两神经断端即可能具有传导神经信息的功能,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组腕部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缺损共3例,我们观察到感觉和运动最终获恢复,但历时较长,需8~24周,先出现感觉恢复,运动恢复逐步而又缓慢,时间约3~12个月。
, http://www.100md.com
自体静脉游离移植神经桥接方法较其它非神经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来源广、取材方便、损伤小、管壁薄、不需特殊处理,无排异性,营养物质易于散入管腔,组织结构与神经外膜相似等;其缺点是由于静脉管壁薄,支架作用差,长段移植时远节段塌瘪,再生轴突长至此处时已变细甚至堵塞,因此自体静脉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影响疗效[1]。
参考文献
1,朱盛修. 周围神经伤显微修复的进展.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1,14(1):17~18.
2,尹维田,张 君,高庆国,等. 静脉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0,13(1):13~14., http://www.100md.com
单位: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221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为7例神经离断且缺损长度在1.0~3.2 cm的患者施行了自体静脉游离移植神经桥接术,获得成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均系男性,年龄17~60岁,其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缺损长度见表1。
表1 7例患者致伤原因、部位、缺损长度
1.2 手术方法 (1)本组均用臂丛麻醉,患者平卧,适度外展患肢,止血带下手术(充气压力0.004 MPa)。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先由神经断端两侧解剖出损伤神经的正常部分,再向断端部解剖,充分游离出损伤神经两断端,切去神经瘤及瘢痕组织,使之在显微镜下确切见到神经束的存在,然后将待接神经排成一直线,无张力下量出神经缺损的长度。(2)自体静脉的切取:以踝静脉为例,任选患者自体一侧踝静脉,沿静脉走向在内踝处向上方作5~6 cm之切口,找到踝静脉,小心游离5 cm一段切取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加压扩张后备用。移植踝静脉5例,损伤至吻合天数分别为5,14,19,21,40 d,移植大隐静脉2例,损伤至吻合天数分别为1,62 d。(3)游离静脉神经桥接:将游离静脉及待接神经置手术显微镜下,用5-0带针缝线将神经一端之鞘膜缝入一针,将其送入静脉管腔,使之有3~4 mm一段埋入静脉管内,在静脉和神经交接部位,静脉管壁与神经鞘膜一般缝合4~6针,完成一端缝合后同法完成另一接端,这样游离静脉似在神经两断端间架起了一管形桥梁。桥接神经应做到动作轻巧熟练,鞘膜层进针,“静脉桥”不扭曲,神经之间无张力,神经断端不遗露在管外。
, http://www.100md.com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不作任何外固定,抬高患肢以防止肿胀。由于特别强调了无张力缝合,手术后3 d即可嘱患者作一定范围的功能活动,10 d拆线,应用神经营养剂待其再生恢复,并作好随访。
2 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3例指神经缺损者3周后远端感觉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有两点分辨率,3例患者感觉丧失区8周后感觉完全恢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断裂患者经静脉桥接后4~6周感觉开始逐渐恢复,出现运动恢复的时间往往在8周以后,随着感觉和运动的恢复,手部畸形逐渐改善乃至消失。本组7例无并发症。
3 讨论
近一个世纪来,国内外学者应用非神经材料通过“桥接”的方法来解决神经缺损问题,已从实验观察进入临床阶段,成功与失败均有报道,但大多数作者认为单纯感觉神经缺损,采用静脉桥接效果是可靠的[1~2]。本组7例中3例指神经缺损桥接后效果满意,支持这种看法。但桥接后感觉恢复均出现较早,其中1例感觉恢复在手术后第2、3天出现,与传统的神经愈合理论不同。我们认为是否与神经在传导过程中,借助神经切割端溢出的(并不是分泌出的)粘性物质,在封闭的管腔内充满后两神经断端即可能具有传导神经信息的功能,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组腕部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缺损共3例,我们观察到感觉和运动最终获恢复,但历时较长,需8~24周,先出现感觉恢复,运动恢复逐步而又缓慢,时间约3~12个月。
, http://www.100md.com
自体静脉游离移植神经桥接方法较其它非神经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来源广、取材方便、损伤小、管壁薄、不需特殊处理,无排异性,营养物质易于散入管腔,组织结构与神经外膜相似等;其缺点是由于静脉管壁薄,支架作用差,长段移植时远节段塌瘪,再生轴突长至此处时已变细甚至堵塞,因此自体静脉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影响疗效[1]。
参考文献
1,朱盛修. 周围神经伤显微修复的进展.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1,14(1):17~18.
2,尹维田,张 君,高庆国,等. 静脉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0,13(1):13~1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