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PT、5-FU、MTX联合化疗绒癌2例
作者:罗大顺 沈兰皖 鲁潘贵
单位:罗大顺(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宝鸡市721008);沈兰皖(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宝鸡市721008);鲁潘贵(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宝鸡市721008)
关键词:
中国肿瘤临床000236
羟基喜树碱(HCPT)、5-氟脲嘧啶(5-FU)及氨甲喋呤(MTX)三药化疗治疗2例绒癌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例1,女,24岁。不全流产术后伴阴道流血4+月于1994年6月10日入院。4月前因停经68天后出现阴道流血在某镇医院拟诊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术后1周始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经对症治疗无效。半月前突发阴道大量流血而晕厥转入我院。查体:阴道穹窿左侧3点处见1cm大小之紫蓝色结节,子宫50+天妊娠大小。B超提示:宫腔内数个低实回声区向肌层浸润,最大者2.0cm×1.9cm×1.8cm。诊刮病理:子宫绒毛膜上皮癌。血HCG-β>50ng/ml。临床诊断:绒癌Ⅱ期。
, 百拇医药
例2,女,22岁。停经75天,阴道不规则流血54天,咳嗽1周于1996年6月12日入院。停经后第75天晚上9点突然发生阴道大出血伴下腹部隐痛而昏倒。本县医院拟诊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后阴道流血停止。诊刮病理:绒癌。术后第7天、21天后又再次发生阴道反复大量出血转入我院。查体:子宫增大3.5月妊娠大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4.5cm×5cm大小之囊性肿物。B超提示:1)子宫明显增大宫腔内异常回声。考虑绒癌;2)左侧卵巢囊性肿块。胸片:左肺野见数个密度均匀、边缘毛糙、大小不等的圆形阴影。血HCG-β>100ng/ml。临床诊断:绒癌Ⅲ期(肺转移)。
治疗方法:1)HCPT6mg+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1次/日×10天;2)5-FU25~26mg/kg/d+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静滴,1次/日×10天;3)MTX0.3mg/kg/d+生理盐水5ml肌注,1次/日×5天。(间隙2~3周,重复疗程)。
疗效判定: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宋氏评定标准。
, http://www.100md.com
本组2例患者共化疗7个疗程,平均3.5个疗程。例1,治疗3疗程阴道紫蓝色结节消失。例2,治疗两疗程、子宫恢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肿块消失,咳嗽停止,肺转移灶全部吸收,症状体征无不适。例1和例2各再巩固1个疗程。
定期随访:例1,治愈3年后于1998年2月11日在当地县医院分娩一正常男婴,母婴平安。例2,化疗结束后已2年6个月,复查一切正常。
小结本文治疗方案选用HCPT、5-FU、MTX等药物,它们作用于不同的细胞周期,又有协同作用,并且在肿瘤血管或癌细胞周围长期积存,缓慢释放,最终导致癌细胞溶解破坏而死亡。文献载HCPT主要对增殖细胞敏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S期细胞,并对G2及M期边界有延缓作用。它的作用机理是:一方面抑制DNA聚合酶而影响DNA的合成;另一方面HCPT可选择性抑制拓扑异构酶而干扰了DNA的复制,决定了它与其它常用抗癌药无交叉耐药性,因而对耐药肿瘤病例均有治疗作用。5-FU和MTX均为抗代谢药。5-FU主要作用是阻碍细胞的核酸合成,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好,毒性反应轻,同时刺激性小。MTX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DNA的合成,是当前国内外用以治疗绒癌最灵敏的药物之一。本组两例不同期别的绒癌均治愈。
(李雅玲校对)
(1999-06-16收稿)
(1999-09-10修回), http://www.100md.com
单位:罗大顺(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宝鸡市721008);沈兰皖(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宝鸡市721008);鲁潘贵(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宝鸡市721008)
关键词:
中国肿瘤临床000236
羟基喜树碱(HCPT)、5-氟脲嘧啶(5-FU)及氨甲喋呤(MTX)三药化疗治疗2例绒癌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例1,女,24岁。不全流产术后伴阴道流血4+月于1994年6月10日入院。4月前因停经68天后出现阴道流血在某镇医院拟诊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术后1周始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经对症治疗无效。半月前突发阴道大量流血而晕厥转入我院。查体:阴道穹窿左侧3点处见1cm大小之紫蓝色结节,子宫50+天妊娠大小。B超提示:宫腔内数个低实回声区向肌层浸润,最大者2.0cm×1.9cm×1.8cm。诊刮病理:子宫绒毛膜上皮癌。血HCG-β>50ng/ml。临床诊断:绒癌Ⅱ期。
, 百拇医药
例2,女,22岁。停经75天,阴道不规则流血54天,咳嗽1周于1996年6月12日入院。停经后第75天晚上9点突然发生阴道大出血伴下腹部隐痛而昏倒。本县医院拟诊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后阴道流血停止。诊刮病理:绒癌。术后第7天、21天后又再次发生阴道反复大量出血转入我院。查体:子宫增大3.5月妊娠大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4.5cm×5cm大小之囊性肿物。B超提示:1)子宫明显增大宫腔内异常回声。考虑绒癌;2)左侧卵巢囊性肿块。胸片:左肺野见数个密度均匀、边缘毛糙、大小不等的圆形阴影。血HCG-β>100ng/ml。临床诊断:绒癌Ⅲ期(肺转移)。
治疗方法:1)HCPT6mg+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1次/日×10天;2)5-FU25~26mg/kg/d+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静滴,1次/日×10天;3)MTX0.3mg/kg/d+生理盐水5ml肌注,1次/日×5天。(间隙2~3周,重复疗程)。
疗效判定: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宋氏评定标准。
, http://www.100md.com
本组2例患者共化疗7个疗程,平均3.5个疗程。例1,治疗3疗程阴道紫蓝色结节消失。例2,治疗两疗程、子宫恢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肿块消失,咳嗽停止,肺转移灶全部吸收,症状体征无不适。例1和例2各再巩固1个疗程。
定期随访:例1,治愈3年后于1998年2月11日在当地县医院分娩一正常男婴,母婴平安。例2,化疗结束后已2年6个月,复查一切正常。
小结本文治疗方案选用HCPT、5-FU、MTX等药物,它们作用于不同的细胞周期,又有协同作用,并且在肿瘤血管或癌细胞周围长期积存,缓慢释放,最终导致癌细胞溶解破坏而死亡。文献载HCPT主要对增殖细胞敏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S期细胞,并对G2及M期边界有延缓作用。它的作用机理是:一方面抑制DNA聚合酶而影响DNA的合成;另一方面HCPT可选择性抑制拓扑异构酶而干扰了DNA的复制,决定了它与其它常用抗癌药无交叉耐药性,因而对耐药肿瘤病例均有治疗作用。5-FU和MTX均为抗代谢药。5-FU主要作用是阻碍细胞的核酸合成,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好,毒性反应轻,同时刺激性小。MTX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DNA的合成,是当前国内外用以治疗绒癌最灵敏的药物之一。本组两例不同期别的绒癌均治愈。
(李雅玲校对)
(1999-06-16收稿)
(1999-09-10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