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82034
苦参碱对HepG2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
     作者:司维柯 张广运 马立强 康格非

    单位:司维柯(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检验学教研室);张广运(核医学教研室);马立强(医学检验系95级本科生,重庆 400038);康格非(重庆医科大学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重庆 400046)

    关键词:苦参碱;肝癌细胞;增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000537 中图法分类号: R282.0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0-5404(2000)05-0451-01

    Effect of Matrin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G2 cell line

    苦参是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它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我们曾发现苦参提取液可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和粒系分化[1,2]。研究发现苦参纯成份——苦参碱(Matrine)是抗肿瘤的活性成份[3]。我们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为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不同时间后,对该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及主要试剂

    苦参碱注射液(商品名:斯巴德康)10 g/L,5 ml/支,购自广州明兴制药厂,批号980304。RPMI-1640培养基和胰酶均为GIBCO产品,MTT为Serva产品。H3-TdR购自上海原子能究所。

    1.2 细胞株及其培养

    HepG2细胞株,由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肝炎研究所提供,并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中,37°C,5%CO2条件下培养。

    1.3 MTT试验

    4.6×105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100 μl/孔),加入苦参碱注射液(10g/L),使终浓度为0.5、1.5、2.0 g/L,加RPMI-1640培养液,补足体积为200 μl。另设空白孔和对照孔,每浓度均作3个平行孔,混匀后放入CO2孵箱中培养。分别于1、2、3、4 d各取出一板,弃去上清液,加培养液100 μl,MTT液(5 mg/ml PBS液)10 μl,于微量振荡器上振摇2 min,放入CO2孵箱中培养4 h,弃上清液,加二甲亚砜100 μl/孔,振摇5 min,于酶标仪上,人为600 nm下,空白调零,测得Dλ值,计算出细胞存活率%=D实验/D对照×100%。
, 百拇医药
    同上操作,将(0.5~1)×105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苦参碱终浓度为0.05~2.5 g/L,培养3 d,测Dλ值,计算出细胞存活率。

    1.4 3H-TdR掺入法

    加样方法同上,并使苦参碱终浓度为0.5、1.0、1.5、2.0 g/L,培养2d后,加入3H-TdR(1.25 μCi/孔),振荡混匀,继续培养24 h,弃去上清液,加0.25%胰酶消化,吸去胰酶,加培养液100 μl,用微量吸管小心吹打并不时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查,至制成细胞悬液,用多头细胞收集仪将细胞抽滤于49型纤维滤膜上,37°C烘干,加入固相闪烁液,脉冲计数仪测定Bq,计算细胞DNA合成率(%)=Bq实验/Bq对照×100%。

    1.5 细胞计数
, http://www.100md.com
    在培养瓶中加样,加(0.2~1)×105个/ml细胞悬液2 ml/瓶,加苦参碱使终浓度为0.5、0.8、1.0、1.5 g/L,并加培养液至总体积4.0 ml。共培养4 d,每天取出一瓶,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在改良Neubauor型计数板上计数细胞,每浓度计数3次,取平均结果。

    2 结果

    2.1 MTT试验

    2.1.1苦参碱作用时间与肝癌细胞存活率的关系 苦参碱在0.5、1.0、1.5、2.0 g/L作用细1~4d,随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降低,到第4天,除0.5 g/L外,其余浓度下的细胞存活率均<50%。

    2.1.2 苦参碱剂量与肝癌细胞的关系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的抑制,分为几个浓度段:≤0.2 g/L时,存活率≥80%;0.3~0.6 g/L,存活率>50%;0.7~0.8 g/L,存活率<50%,>30%;1.0~2.5 g/L,存活率<30%。按抗肿瘤药物判断标准,苦参碱>1.0 g/L,为抗肝癌细胞敏感的药物浓度。0.7~0.8 g/L为中度敏感,<0.6 g/L为不敏感,<0.2 g/L几乎无抑制作用。
, 百拇医药
    2.2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

    在MTT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以0.5、1.0、1.5、2.0 g/L浓度作用细胞3d,观察DNA合成情。结果:随药物浓度增加,DNA合成降低,大于1.0 g/L时,DNA合成率小于30%,表明苦参可抑制肝癌细胞DNA的合成,并有剂量依赖性。

    2.3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

    苦参碱在0.3、0.5、0.8、1.5 g/L作用细胞1~4d,细胞总数逐渐减少,说明苦参碱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3 讨论

    本结果表明苦参碱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中>1.0 g/L为有效抑制浓度,<0.2 g/L抑制作用很小。我们也研究了苦参碱作用于肝癌细胞HepG2后其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见另篇报道),发现苦参碱浓度≥0.3 g/L时细胞形态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细胞浆内充满圆形、透明、折光强的颗粒,苏丹Ⅲ染色阳性。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浆内有脂肪空泡和扩张的滑面内质网。胞浆有部分溶解并出现自噬体。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所有这些均说明苦参碱对HepG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从而干扰细胞代谢,抑制细胞增殖。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司维柯(1958-),女,山西省晋城市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和消亡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2篇。电话:(023)68752310

    参考文献:

    [1] 司维柯,韩 风,秦建平,等.苦参提取液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细胞化学观察[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6(2):200-205.

    [2] 秦建平,蒋纪恺,张 彦,等.苦参对K562红白血病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4,19(2):151.

    [3] Zhang Y, Jiang J K, Liu X S, et al.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in K562 Erythroleukemia cells Induced by Matrine[J]. Natural Medicine,1998,52(4):295-299.

    收稿日期:1999-07-09;修回日期:2000-01-0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