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例不同产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分析
作者:孟琳 金明华
单位:
关键词:剖宫产
中国医师杂志000624 [中图分类号] R719.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372(2000)06-0365-0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的上升,其指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因社会因素影响而实行剖宫产者占相当比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有所上升,尤其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者有所增加。本文观察了340例不同产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999年1月~6月在我院共分娩720例。其中剖宫产340例(47.22%),其中包括未临产者100例,临产后施术240例(第一产程潜伏期112例,活跃期110例,第二产程18例),分别占剖宫产术的29.41%、32.94%、32.35%、5.29%。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指征 见表1。
表1 手术指征 产程
例数
胎儿窘迫
妊高征
头盆不称
臀足位
巨大儿
前置胎盘
羊水过少
社会因素
未临产
, http://www.100md.com
100
20
23
2
20
4
13
8
10
第一产程 潜伏期
112
50
20
10
, http://www.100md.com
10
5
5
2
10
活跃期
110
30
20
50
2
3
0
0
, http://www.100md.com
5
第二产程
18
4
0
14
0
0
0
0
0
本组剖宫产术全部为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人员基本固定,操作熟练程度无明显差异。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子宫切口愈合标准 ⑴剖宫产术后7d常规腹部B超,并由专人操作。⑵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三类[1]。Ⅰ类:子宫切口呈平行或弧状强回声光带,示愈合良好;Ⅱ类:子宫切口呈一实质性非均质性光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Ⅲ类:子宫切口呈以低或无回声光团为主的混合性光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伴积液。
2.2 不同产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产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例(%) 产程
例数
子宫切口愈合好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Ⅰ类
, 百拇医药
Ⅱ+Ⅲ类
未临产
100
77(77.0)
12+11(23.0)
第一产程 潜伏期
112
108(96.43)
2+2(3.57)
活跃期
110
104(94.55)
, 百拇医药
3+3(5.45)
第二产程
18
14(77.78)
2+2(22.22)
由表2可知,不同产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未临产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第二产程剖宫产组,第一产程潜伏期剖宫产最低。未临产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6.67,P<0.01),与第二产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27,P>0.05);第二产程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2,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潜伏期高,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4,P>0.05)。
, http://www.100md.com
2.3 疗效 本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37例,均给予腹部伤口理疗及中药外敷、抗生素防感染等保守治疗5~10d后,切口愈合均良好。
3 讨论
3.1 子宫下段是由非孕期子宫峡部构成。非孕期其长为1.0cm,但孕后逐渐伸长。临产后宫缩使下段下移拉长达7~10cm。分娩第二期时子宫颈完全展平与子宫下段形成一体[2]。子宫峡部主要由肌纤维组成,富有弹性,且较薄为适宜做横切口的部位,有利于切口的愈合。而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仅占10%左右[3],具有组织硬、血液供应不良等特点,对切口愈合不利,故子宫颈是最不宜做切口的部位。切口位置也不宜过高,因体部肌肉较厚,上下切缘厚薄相差悬殊,会出现切口缘对合不齐及错位,妨碍切口愈合。本组资料表明:第二产程和未临产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第一产程高。因第二产程子宫下段伸展变薄,子宫颈完全与子宫下段形成一体,易取宫颈为切口部位;也可因产程延长、组织水肿、脆弱、易致切口角延撕;或因阴道检查次数增多,切口感染机会增多。对于未临产剖宫产常因先露较高、切口位置也高、切口上下缘厚薄相差悬殊及术中加固缝扎,影响血运;妊高征患者子宫肌壁水肿、脆弱致切口角部延撕;或因早产患者子宫下段形成差,影响切口愈合。
, 百拇医药
3.2 预防措施 剖宫手术注意切口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原则上切口应位于子宫膀胱腹膜反褶下2cm,也可取儿头最宽部位或胎儿耳部水平。但第2产程剖宫产胎头深入盆底时,以儿头的标志为切口,常使切口过低,切于宫颈而影响愈合,此时切口仍应位于腹膜反褶下2~3cm。由助手自阴道轻轻将胎头上推以便娩出,或改作下段直切口尽量减少撕伤。术中注意缝合技巧,松紧适度。
正确处理、评价产程,产程中应正确使用产程图,认真负责地观察产程,正确及时地诊断头盆不称,适时手术,避免第二产程施术。加强孕期围产保健工作,对高危妊娠的孕妇,早期加强监护,适当地控制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白骏,徐望明,杨菁,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B超与临床监测.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7;32(4):195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69
3,洪素英.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0;6(1):8
[收稿日期:1999-11-15],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剖宫产
中国医师杂志000624 [中图分类号] R719.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372(2000)06-0365-0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的上升,其指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因社会因素影响而实行剖宫产者占相当比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有所上升,尤其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者有所增加。本文观察了340例不同产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999年1月~6月在我院共分娩720例。其中剖宫产340例(47.22%),其中包括未临产者100例,临产后施术240例(第一产程潜伏期112例,活跃期110例,第二产程18例),分别占剖宫产术的29.41%、32.94%、32.35%、5.29%。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指征 见表1。
表1 手术指征 产程
例数
胎儿窘迫
妊高征
头盆不称
臀足位
巨大儿
前置胎盘
羊水过少
社会因素
未临产
, http://www.100md.com
100
20
23
2
20
4
13
8
10
第一产程 潜伏期
112
50
20
10
, http://www.100md.com
10
5
5
2
10
活跃期
110
30
20
50
2
3
0
0
, http://www.100md.com
5
第二产程
18
4
0
14
0
0
0
0
0
本组剖宫产术全部为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人员基本固定,操作熟练程度无明显差异。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子宫切口愈合标准 ⑴剖宫产术后7d常规腹部B超,并由专人操作。⑵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三类[1]。Ⅰ类:子宫切口呈平行或弧状强回声光带,示愈合良好;Ⅱ类:子宫切口呈一实质性非均质性光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Ⅲ类:子宫切口呈以低或无回声光团为主的混合性光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伴积液。
2.2 不同产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产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例(%) 产程
例数
子宫切口愈合好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Ⅰ类
, 百拇医药
Ⅱ+Ⅲ类
未临产
100
77(77.0)
12+11(23.0)
第一产程 潜伏期
112
108(96.43)
2+2(3.57)
活跃期
110
104(94.55)
, 百拇医药
3+3(5.45)
第二产程
18
14(77.78)
2+2(22.22)
由表2可知,不同产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未临产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第二产程剖宫产组,第一产程潜伏期剖宫产最低。未临产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6.67,P<0.01),与第二产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27,P>0.05);第二产程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2,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潜伏期高,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4,P>0.05)。
, http://www.100md.com
2.3 疗效 本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37例,均给予腹部伤口理疗及中药外敷、抗生素防感染等保守治疗5~10d后,切口愈合均良好。
3 讨论
3.1 子宫下段是由非孕期子宫峡部构成。非孕期其长为1.0cm,但孕后逐渐伸长。临产后宫缩使下段下移拉长达7~10cm。分娩第二期时子宫颈完全展平与子宫下段形成一体[2]。子宫峡部主要由肌纤维组成,富有弹性,且较薄为适宜做横切口的部位,有利于切口的愈合。而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仅占10%左右[3],具有组织硬、血液供应不良等特点,对切口愈合不利,故子宫颈是最不宜做切口的部位。切口位置也不宜过高,因体部肌肉较厚,上下切缘厚薄相差悬殊,会出现切口缘对合不齐及错位,妨碍切口愈合。本组资料表明:第二产程和未临产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第一产程高。因第二产程子宫下段伸展变薄,子宫颈完全与子宫下段形成一体,易取宫颈为切口部位;也可因产程延长、组织水肿、脆弱、易致切口角延撕;或因阴道检查次数增多,切口感染机会增多。对于未临产剖宫产常因先露较高、切口位置也高、切口上下缘厚薄相差悬殊及术中加固缝扎,影响血运;妊高征患者子宫肌壁水肿、脆弱致切口角部延撕;或因早产患者子宫下段形成差,影响切口愈合。
, 百拇医药
3.2 预防措施 剖宫手术注意切口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原则上切口应位于子宫膀胱腹膜反褶下2cm,也可取儿头最宽部位或胎儿耳部水平。但第2产程剖宫产胎头深入盆底时,以儿头的标志为切口,常使切口过低,切于宫颈而影响愈合,此时切口仍应位于腹膜反褶下2~3cm。由助手自阴道轻轻将胎头上推以便娩出,或改作下段直切口尽量减少撕伤。术中注意缝合技巧,松紧适度。
正确处理、评价产程,产程中应正确使用产程图,认真负责地观察产程,正确及时地诊断头盆不称,适时手术,避免第二产程施术。加强孕期围产保健工作,对高危妊娠的孕妇,早期加强监护,适当地控制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白骏,徐望明,杨菁,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B超与临床监测.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7;32(4):195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69
3,洪素英.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0;6(1):8
[收稿日期:1999-11-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