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83090
鞍内蛛网膜囊肿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刘新霞 王秀云

    单位:刘新霞(252000 山东聊城复退军人医院耳鼻咽喉科);王秀云(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000429 患者男,36岁。因右侧中耳炎,在当地医院行鼻窦CT检查,发现蝶窦区有一圆形肿物。门诊以“蝶窦囊肿”收入院。患者无任何症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视力、视野正常,双鼻腔无异常。鼻窦CT示:鞍底及蝶窦区有一直径约2 cm的类球形低密度影,周围骨质呈压迫性吸收,边界清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示:鞍区内有一长T1、长T2异常信号区,垂体被压向后下变薄,向下突入蝶窦,病变直径呈约2.2 cm的类圆形,边界清晰(图1)。经全科医师病例讨论,排除蝶窦囊肿,考虑鞍内囊肿,并认为囊肿已侵犯蝶窦。于全身麻醉下行内窥镜蝶窦探查术。术中切除中鼻甲及部分后组筛房,再切除蝶窦前壁,见其粘膜正常,蝶窦前后径较小,约3~4 mm,其后内壁呈淡蓝色隆起,表面覆以粘膜及极薄的骨质。用吸引器压破局部骨质后,发现其内有一包膜(术后考虑为脑膜),用空针穿刺抽出约8 ml清亮、透明的液体(术后化验为脑脊液)后见有液体自针眼呈搏动性溢出。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为空蝶鞍。取腹直肌膜,肌肉及脂肪分3层修补溢液处,并用明胶海棉固定,油纱条加压。术后10 d,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脑脊液鼻漏现象。

    空蝶鞍为先天性,由于鞍隔上方有蛛网膜下腔扩大的鞍上池,约50%的鞍上池的蛛网膜囊在鞍隔孔处围绕垂体柄形成盲端或经鞍隔孔向垂体凹面轻微突出。如鞍隔孔直径大于5 mm或鞍隔先天性缺如,脑脊液则可循蛛网膜囊进入鞍内,形成鞍内蛛网膜囊肿。这种囊肿多位于垂体前方,将垂体压迫后移且变扁,最后紧贴鞍背,而使鞍内充满脑脊液,蝶鞍扩大,成为空蝶鞍。

    图1 鼻窦磁共振成像显示,鞍区内有一长T1、长T2异常信号

    区,垂体被压向后下变薄,向下突入蝶窦,病变直径呈约2.2 cm

    的类圆形,边界清晰

    (收稿日期:2000-03-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