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方航
单位: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柱损伤
实用医学杂志000627 摘 要 目的:探讨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的受伤机制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连续收治的245例脊柱骨折病例,其中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21例,延迟诊断和漏诊10例,结合伤因及骨折表现,通过复习文献,阐述受伤机制,对漏诊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多节段脊柱间隔性骨折占整个脊柱骨折的8.6%,其具有损伤暴力大,致伤机制复杂,常合并其他损伤,易于漏诊或延迟诊断(本组占47.6%)的特点。结论:对多发伤患者应常规拍摄脊柱X线片,提高对本损伤的认识,尽早排除有否脊柱损伤,治疗应在互相兼顾的情况下慎重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方法。
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也称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 fracture,MNSF),是指在同一受伤脊柱上发生多处骨折,且两骨折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正常节段,较为少见,因统计方法不同(包括或不包括棘突、横突骨折),各学者报道的发生率也不同,范围在3.2%~23.8%[1,2],临床常易漏诊或延迟诊断,影响后期康复。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2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8~57岁,平均30.3岁。伤因:交通事故伤(为汽车撞行人)9例,高处坠落伤12例。合并有颅脑损伤8例,气血胸2例,骨盆骨折2例,四肢其他骨折30例处,8例存在不同部位开放性损伤,ISS评分平均26.1分[1]。
1.2 骨折情况 本组骨折均不包括单纯棘突或横突骨折,占同期245例脊柱骨折的8.6%,按Calneoff[2]等提出的首先受力(受力方向可为头向受力或尾向受力)处为原发骨折,尔后产生的骨折为继发骨折划分骨折情况,本组原发颈椎8例,继发胸椎4例,腰椎2例,颈椎2例;原发胸椎7例,继发腰椎5例,胸椎2例;原发腰椎5例,继发腰椎5例;1例有C2,T9,L4骨折,不易判断原发或继发伤椎。脊髓损伤情况(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2例,C级3例,D级5例,E级4例。神经症状出现节段为:颈椎4例,胸椎5例,腰椎8例,而以原发骨折表现症状者占60%(12/20),以继发骨折表现症状者4例占20%(已除外1例未划分原发损伤者)。
, 百拇医药
1.3 漏诊及延迟诊断 21例中有10例(47.6%)存在漏诊及延迟诊断,其中3例为术中发现,2例为治疗中症状停留于某一平面而行进一步检查发现,2例因合并伤而漏诊,3例为后期复诊才发现,延迟诊断时间最短3 d,最长半年。
1.4 治疗及结果 据神经损伤轻重程度及骨折稳定与否,采用相应治疗。行颈椎前或后路减压钢板内固定2例,胸腰椎后路减压A-F钉固定3例,Dick钉3例,单用或并用各种颅骨牵引、颈围、悬吊牵引等13例,1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2个月,17例有神经症状者,6例恢复正常,5例有一级以上改善,余无变化。
2 讨论
2.1 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的特点 由于对该损伤的诊断不同,文献报道[1,2]的发生率相差较大。通过分析本组病例并综合文献报道,我们认为该损伤具有下述特点:(1)损伤暴力大,骨折脱位重,神经损伤亦重。Calneoff[2]报道因交通事故伤占47%,坠落伤占40%。Henderson[3]报道交通事故伤则达61%,与本组伤因类似,骨折中以暴裂型和骨折脱位型为多(本组占47%),且以原发骨折出现神经症状多且重。(2)合并伤多且重。Henderson[3]报道合并颅脑伤达45.5%,高于一般脊柱损伤的29%,Powell[4]报道平均ISS为29分。本组合并颅脑伤占38.1%,ISS评分平均为26.1分,亦较一般脊柱骨折高。(3)易漏诊及延迟诊断。由于对该损伤的认识不足,临床经验少,合并损伤重掩盖伤情以及对脊柱拍摄X线片不够等因素影响,该损伤在各作者报道中漏诊及延迟诊断率均较高,如Powell[4]报道14例,4例存在延迟诊断,占28.6%;Calneoff[2]报道14例,13例存在漏诊或延迟诊断,达92.9%;本组21例有10例存在上述情况,占47.6%。故对每例受伤暴力较大的患者,均应详细了解受伤机制,全面检查,必要时加拍全脊柱X线片以减少漏诊率。
, 百拇医药
2.2 受伤机制 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多数是由于暴力传递产生,即Calneoff[2]提出的原发→继发损伤理论,不论交通事故还是高处坠落伤,暴力造成第一处骨折为原发损伤,往往较重,其基本力学机制分析为:患者在受伤时,脊柱往往处在屈曲位,当暴力从脊柱的一端(不论头-尾朝向或尾-头朝向)向另一端传递时,可同时产生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导致脊柱继续屈曲,另一个分力则直接压向脊柱,产生原发脊柱骨折,而导致脊柱屈曲分力向下传导过程中,若因某种因素不能使脊柱屈曲时则暴力停留,致使继发骨折发生在邻近椎体或间隔一个或几个椎体后发生。总的看来,由于力在传导过程中不断减弱,继发骨折往往相对较轻,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结果,这与外力通过有较大屈伸活动的椎体上有关。如原发颈椎骨折,继发腰椎骨折中,当暴力从头颈部分作用在脊柱上时,由于椎体迅速的屈曲,使力快速通过原发脊柱损伤节段向下传导,当屈曲到极限时则外力完全作用在继发骨折节段,造成继发骨折重于原发骨折。本组4例以继发骨折出现症状,占20%。
2.3 治疗 对本损伤的诊断不难,主要是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id[1]认为对疑有多节段脊柱损伤的患者应摄全脊柱X线片,值得借鉴。而治疗应视骨折类型、稳定与否、以及间隔节段是否较近或远来综合决定治疗方式,若两处均存在神经受压表现(CT或MRI、造影显示)而临床往往出现上位损伤神经症状时,仍应两处均手术,本组即有仅做了上位手术,而出现症状平面下降而不恢复病例,后经二次手术治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Reid DC,Henderson R,Saboe L,et al. Etiology and clinical course of missed spine fracture. J Trauma,1987,27(9):980.
2,Calneoff LM,Chessare JW,Roders LF,et al. Multiple-level spinal injunes importance of early recognition. Am J Roentgenol,1978,130(3):665.
3,Henderson RL,Saboe LA. Multiple noncontinuous spine fractures. Spine,1991,16(2):128.
4,Powell JN,Waddell JP,Tucker WS,et al. Multiple-l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 fracture. J Trauma,1989,29(8):1146.
5,Keenen TL,Antony J,Benson DR. Noncontinuous spine fractures. J Trauma,1990,30(4):489.
(收稿日期:2000-03-13), 百拇医药
单位: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柱损伤
实用医学杂志000627 摘 要 目的:探讨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的受伤机制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连续收治的245例脊柱骨折病例,其中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21例,延迟诊断和漏诊10例,结合伤因及骨折表现,通过复习文献,阐述受伤机制,对漏诊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多节段脊柱间隔性骨折占整个脊柱骨折的8.6%,其具有损伤暴力大,致伤机制复杂,常合并其他损伤,易于漏诊或延迟诊断(本组占47.6%)的特点。结论:对多发伤患者应常规拍摄脊柱X线片,提高对本损伤的认识,尽早排除有否脊柱损伤,治疗应在互相兼顾的情况下慎重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方法。
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也称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 fracture,MNSF),是指在同一受伤脊柱上发生多处骨折,且两骨折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正常节段,较为少见,因统计方法不同(包括或不包括棘突、横突骨折),各学者报道的发生率也不同,范围在3.2%~23.8%[1,2],临床常易漏诊或延迟诊断,影响后期康复。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2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8~57岁,平均30.3岁。伤因:交通事故伤(为汽车撞行人)9例,高处坠落伤12例。合并有颅脑损伤8例,气血胸2例,骨盆骨折2例,四肢其他骨折30例处,8例存在不同部位开放性损伤,ISS评分平均26.1分[1]。
1.2 骨折情况 本组骨折均不包括单纯棘突或横突骨折,占同期245例脊柱骨折的8.6%,按Calneoff[2]等提出的首先受力(受力方向可为头向受力或尾向受力)处为原发骨折,尔后产生的骨折为继发骨折划分骨折情况,本组原发颈椎8例,继发胸椎4例,腰椎2例,颈椎2例;原发胸椎7例,继发腰椎5例,胸椎2例;原发腰椎5例,继发腰椎5例;1例有C2,T9,L4骨折,不易判断原发或继发伤椎。脊髓损伤情况(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2例,C级3例,D级5例,E级4例。神经症状出现节段为:颈椎4例,胸椎5例,腰椎8例,而以原发骨折表现症状者占60%(12/20),以继发骨折表现症状者4例占20%(已除外1例未划分原发损伤者)。
, 百拇医药
1.3 漏诊及延迟诊断 21例中有10例(47.6%)存在漏诊及延迟诊断,其中3例为术中发现,2例为治疗中症状停留于某一平面而行进一步检查发现,2例因合并伤而漏诊,3例为后期复诊才发现,延迟诊断时间最短3 d,最长半年。
1.4 治疗及结果 据神经损伤轻重程度及骨折稳定与否,采用相应治疗。行颈椎前或后路减压钢板内固定2例,胸腰椎后路减压A-F钉固定3例,Dick钉3例,单用或并用各种颅骨牵引、颈围、悬吊牵引等13例,1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2个月,17例有神经症状者,6例恢复正常,5例有一级以上改善,余无变化。
2 讨论
2.1 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的特点 由于对该损伤的诊断不同,文献报道[1,2]的发生率相差较大。通过分析本组病例并综合文献报道,我们认为该损伤具有下述特点:(1)损伤暴力大,骨折脱位重,神经损伤亦重。Calneoff[2]报道因交通事故伤占47%,坠落伤占40%。Henderson[3]报道交通事故伤则达61%,与本组伤因类似,骨折中以暴裂型和骨折脱位型为多(本组占47%),且以原发骨折出现神经症状多且重。(2)合并伤多且重。Henderson[3]报道合并颅脑伤达45.5%,高于一般脊柱损伤的29%,Powell[4]报道平均ISS为29分。本组合并颅脑伤占38.1%,ISS评分平均为26.1分,亦较一般脊柱骨折高。(3)易漏诊及延迟诊断。由于对该损伤的认识不足,临床经验少,合并损伤重掩盖伤情以及对脊柱拍摄X线片不够等因素影响,该损伤在各作者报道中漏诊及延迟诊断率均较高,如Powell[4]报道14例,4例存在延迟诊断,占28.6%;Calneoff[2]报道14例,13例存在漏诊或延迟诊断,达92.9%;本组21例有10例存在上述情况,占47.6%。故对每例受伤暴力较大的患者,均应详细了解受伤机制,全面检查,必要时加拍全脊柱X线片以减少漏诊率。
, 百拇医药
2.2 受伤机制 多节段间隔性脊柱骨折多数是由于暴力传递产生,即Calneoff[2]提出的原发→继发损伤理论,不论交通事故还是高处坠落伤,暴力造成第一处骨折为原发损伤,往往较重,其基本力学机制分析为:患者在受伤时,脊柱往往处在屈曲位,当暴力从脊柱的一端(不论头-尾朝向或尾-头朝向)向另一端传递时,可同时产生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导致脊柱继续屈曲,另一个分力则直接压向脊柱,产生原发脊柱骨折,而导致脊柱屈曲分力向下传导过程中,若因某种因素不能使脊柱屈曲时则暴力停留,致使继发骨折发生在邻近椎体或间隔一个或几个椎体后发生。总的看来,由于力在传导过程中不断减弱,继发骨折往往相对较轻,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结果,这与外力通过有较大屈伸活动的椎体上有关。如原发颈椎骨折,继发腰椎骨折中,当暴力从头颈部分作用在脊柱上时,由于椎体迅速的屈曲,使力快速通过原发脊柱损伤节段向下传导,当屈曲到极限时则外力完全作用在继发骨折节段,造成继发骨折重于原发骨折。本组4例以继发骨折出现症状,占20%。
2.3 治疗 对本损伤的诊断不难,主要是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id[1]认为对疑有多节段脊柱损伤的患者应摄全脊柱X线片,值得借鉴。而治疗应视骨折类型、稳定与否、以及间隔节段是否较近或远来综合决定治疗方式,若两处均存在神经受压表现(CT或MRI、造影显示)而临床往往出现上位损伤神经症状时,仍应两处均手术,本组即有仅做了上位手术,而出现症状平面下降而不恢复病例,后经二次手术治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Reid DC,Henderson R,Saboe L,et al. Etiology and clinical course of missed spine fracture. J Trauma,1987,27(9):980.
2,Calneoff LM,Chessare JW,Roders LF,et al. Multiple-level spinal injunes importance of early recognition. Am J Roentgenol,1978,130(3):665.
3,Henderson RL,Saboe LA. Multiple noncontinuous spine fractures. Spine,1991,16(2):128.
4,Powell JN,Waddell JP,Tucker WS,et al. Multiple-l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 fracture. J Trauma,1989,29(8):1146.
5,Keenen TL,Antony J,Benson DR. Noncontinuous spine fractures. J Trauma,1990,30(4):489.
(收稿日期:2000-03-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