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86例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情况分析
作者:刘艳凤 柴恕
单位:刘艳凤(佳木斯市第三人民医院);柴恕(佳木斯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精神病人;家属探视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273 在我国,大部分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封闭式管理为主,这种模式给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得到系统的观察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由于疾病的性质,精神病人住院周期长;病人与社会保持一种隔离状态,易形成社会剥夺,使长期住院者发生人格衰退或精神度用性残疾。有研究表明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增强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并对维持一般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住院精神病人对社会和家属的了解只能通过家属探视来实现,本调查试图对住院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做一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为1997-03~1998-02来我院男病区住院的286例病人,其中佳木斯市病人46例,外地(各县)病人240例。年龄19~60岁,平均37.5±3.4岁,25岁以下65例,25~55岁197例,55岁以上24例。婚姻:已婚89人(21.12%),未婚159人(55.59%)。离婚38人(13.92%)。职业:干部23人(8.04%),学生31人(10.84%),工人76人(26.57%),农民113人(39.51%),无业43人(15.03%)。文化程度:小学98人(34.27%),初高中173人(60.49%);大学15人(5.24%)。疾病诊断:按照(CCMD-2-R)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75人(26.22%),分裂样精神障碍79人(27.62%),偏执性精神障碍3人(1.5%),情感性精神障碍65人(22.73%),酒精所致精障碍45人(15.73%),癫痫性精神障碍12人(4.20%),老年性痴呆7人(2.45%)。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频率,表1示:近半数的佳木斯市区病人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外地病人在数月的住院期间处于极少家属探视或无探视状况。
表1 家属探视频率
家属探视频率
佳木斯市
外地(各县)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每月探视一次
, 百拇医药
及一次以上
18
39.13
47
19.58
每两月探视一次
7
15.22
10
4.16
每三月至半年
探视一次
10
, 百拇医药
21.73
96
40.00
无探视
11
23.91
87
36.25
合计
46
100.00
240
100.00
, 百拇医药
2.2 住院精神病人对家属探视的态度
表2示:有45.10%的病人要求家属探视的目的为感情需要。探视后大多数病人表现出愉快的体验,配合治疗;无家属探视时,有半数以上病人情绪焦虚,抑郁,发泄,冲动并出现被遗忘感,抑制治疗。病人在分析亲人不来探视的原因时,有93人(32.52%)认为家庭不关心自己,153人(53.49%)回答工作太忙,27人(9.44%)回答路程远,13人(5.94%)认为自己说不清。
表2 住院精神病人对探视态度
项目
人数
占比例%
一、探视目的
1.与亲人交流感情了解家庭情况
, 百拇医药
129
45.10
2.获取食物,香烟、要零花钱
157
54.90
二、探视后感受
1.心情愉快
227
79.37
2.心理无变化
59
20.63
三、无探视时的感受
, 百拇医药
1.焦虑、抑郁
42
14.68
2.埋怨、发泄、冲动
45
15.73
3.被遗弃感
73
25.52
4.心情变化不明显
126
44.05
2.3 精神病人对家庭感受
, http://www.100md.com
有83人(29.02%)认为家庭有温暖,177人(61.89%)感到被冷落或歧视,26人(9.09)自己感受说不清。
3 讨论
精神疾病的康复是一个涉及医学、家庭和社会的复杂问题。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合理的药物治疗外,影响预后最为重要的是家庭照顾及社会支持。本调查显示: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率很低,有46.66%的佳木斯市病人及76.25%外地(县份)病人住院期间极少或无家属探视。有资料表明28%的病人家属明确表示厌烦家中的精神病人,我们的调查也显示有70%以上病人在家庭中遭到冷落或歧视,这部分家属将病人送进医院治疗后不管,这实际上是逃避责任,解脱自身的一种手段,这种不正确的态度是造成部分家属不探视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提示,作为病人与家属之间桥梁的医护人员利用家属探视,召开家属座谈会等有利时机对家属进行心理咨询,向他们宣传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提高家庭在精神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正确理解住院恢复期病人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转变对精神病人探视态度,定期探视,提高探视率。在提供物质的同时更注意心理上的关心和支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使病人重建正常心态,回归家庭、社会。
(1999-10-27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刘艳凤(佳木斯市第三人民医院);柴恕(佳木斯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精神病人;家属探视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273 在我国,大部分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封闭式管理为主,这种模式给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得到系统的观察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由于疾病的性质,精神病人住院周期长;病人与社会保持一种隔离状态,易形成社会剥夺,使长期住院者发生人格衰退或精神度用性残疾。有研究表明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增强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并对维持一般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住院精神病人对社会和家属的了解只能通过家属探视来实现,本调查试图对住院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做一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为1997-03~1998-02来我院男病区住院的286例病人,其中佳木斯市病人46例,外地(各县)病人240例。年龄19~60岁,平均37.5±3.4岁,25岁以下65例,25~55岁197例,55岁以上24例。婚姻:已婚89人(21.12%),未婚159人(55.59%)。离婚38人(13.92%)。职业:干部23人(8.04%),学生31人(10.84%),工人76人(26.57%),农民113人(39.51%),无业43人(15.03%)。文化程度:小学98人(34.27%),初高中173人(60.49%);大学15人(5.24%)。疾病诊断:按照(CCMD-2-R)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75人(26.22%),分裂样精神障碍79人(27.62%),偏执性精神障碍3人(1.5%),情感性精神障碍65人(22.73%),酒精所致精障碍45人(15.73%),癫痫性精神障碍12人(4.20%),老年性痴呆7人(2.45%)。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频率,表1示:近半数的佳木斯市区病人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外地病人在数月的住院期间处于极少家属探视或无探视状况。
表1 家属探视频率
家属探视频率
佳木斯市
外地(各县)
人数
构成%
人数
构成%
每月探视一次
, 百拇医药
及一次以上
18
39.13
47
19.58
每两月探视一次
7
15.22
10
4.16
每三月至半年
探视一次
10
, 百拇医药
21.73
96
40.00
无探视
11
23.91
87
36.25
合计
46
100.00
240
100.00
, 百拇医药
2.2 住院精神病人对家属探视的态度
表2示:有45.10%的病人要求家属探视的目的为感情需要。探视后大多数病人表现出愉快的体验,配合治疗;无家属探视时,有半数以上病人情绪焦虚,抑郁,发泄,冲动并出现被遗忘感,抑制治疗。病人在分析亲人不来探视的原因时,有93人(32.52%)认为家庭不关心自己,153人(53.49%)回答工作太忙,27人(9.44%)回答路程远,13人(5.94%)认为自己说不清。
表2 住院精神病人对探视态度
项目
人数
占比例%
一、探视目的
1.与亲人交流感情了解家庭情况
, 百拇医药
129
45.10
2.获取食物,香烟、要零花钱
157
54.90
二、探视后感受
1.心情愉快
227
79.37
2.心理无变化
59
20.63
三、无探视时的感受
, 百拇医药
1.焦虑、抑郁
42
14.68
2.埋怨、发泄、冲动
45
15.73
3.被遗弃感
73
25.52
4.心情变化不明显
126
44.05
2.3 精神病人对家庭感受
, http://www.100md.com
有83人(29.02%)认为家庭有温暖,177人(61.89%)感到被冷落或歧视,26人(9.09)自己感受说不清。
3 讨论
精神疾病的康复是一个涉及医学、家庭和社会的复杂问题。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合理的药物治疗外,影响预后最为重要的是家庭照顾及社会支持。本调查显示: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率很低,有46.66%的佳木斯市病人及76.25%外地(县份)病人住院期间极少或无家属探视。有资料表明28%的病人家属明确表示厌烦家中的精神病人,我们的调查也显示有70%以上病人在家庭中遭到冷落或歧视,这部分家属将病人送进医院治疗后不管,这实际上是逃避责任,解脱自身的一种手段,这种不正确的态度是造成部分家属不探视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提示,作为病人与家属之间桥梁的医护人员利用家属探视,召开家属座谈会等有利时机对家属进行心理咨询,向他们宣传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提高家庭在精神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正确理解住院恢复期病人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转变对精神病人探视态度,定期探视,提高探视率。在提供物质的同时更注意心理上的关心和支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使病人重建正常心态,回归家庭、社会。
(1999-10-27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