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脏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3925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http://www.100md.com 《心脏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姚晓伟 陈新义 刘新宏 吉海鸣 于丽 樊应书

    单位:姚晓伟(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 陈新义(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 刘新宏(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 吉海鸣(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 于丽(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 樊应书(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

    关键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脏杂志000242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3271(2000)02-0153-01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P)是貌似顽固性实为可治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可使左室功能不全部分以至完全复原。作者于1997-01~1998-08共遇到3例TCMP,均经射频消融术治愈了心动过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百拇医药
    1 病例资料

    例1,男性,71岁,因发作性心悸3年,胸闷气短5月入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电图:Ⅰ型房扑,房率276次/min,心室率138次/min;胸片示心脏向双侧扩大,心胸比例0.67;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室扩大(左房内径48 mm,左室内径57 mm),右房室内径正常高限,LVEF 39%。入院诊断:心律失常—Ⅰ型房扑、心功能Ⅲ级。入院行射频消融术后转为窦性心律。6个月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般体力劳动无心慌、气短、胸闷,心胸比例0.60,超声测左房内径37 mm,左室49 mm,LVEF 53%。

    例2,女性,54岁,以心慌、胸闷、气短4年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34次/min,二尖瓣区2/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心胸比例0.71;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以左房(55 mm)、左室(62 mm)扩大为著,LVEF 32%。入院后经强心、利尿处理后行电生理检查术及射频消融术,在房间隔上部右房侧射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术后自觉症状改善,出院后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3个月后一般体力劳动无不适,心胸比例0.63。超声心动图测左房41 mm,左室53 mm,LVEF 49%。
, 百拇医药
    例3,男性,73岁,因心慌10月,胸闷、气短3月入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率183次/min,心胸比例0.65,心电图诊断为持续性交界性心动过速(PJRT),超声测LVEF 43%。入院后电生理检查示左侧游离壁旁道并发非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二尖瓣环心室侧标测到心房最早的激动点放电消融终止心动过速。术后8月复查仍维持窦性心律,心功能Ⅰ级,心胸比例0.57,超声测LVEF 57%。

    2 讨论

    人们很早就发现,对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长期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表现为心腔显著扩大,心室壁变薄,室壁张力增加,收缩功能受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其表现类似扩张性心肌病[1]

    所有类型的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室速及其它类型的室上速均可诱发TCMP,其机制可能与心动过速导致高能磷酸盐耗竭、交感神经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心肌血流减少等有关[2]。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不同,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TCMP的基本病因,通过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可使大多数TCMP患者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完全复原,临床预后得到根本改善。本文3例经RFCA全部恢复为窦性心律,术后未予药物治疗,随访中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即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及时、正确诊断就格外重要。
, 百拇医药
    对于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若符合以下几点均应想到TCMP的可能:①心律失常发作前或发作初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正常;②随着心动过速时间延长或发作频繁,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及心功能受损;③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得到部分或完全恢复。然而,心动过速并发心功能不全往往是患者的首发症状,因此TCMP的诊断从很大程度上是回顾性的,是TCMP治愈之后才能作出的诊断。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疾患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之与不可逆性心肌病区分开来,得到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Tomita M,Spinale FG,Crawfor FA,et al. Changes in left ventricular volume,mass and func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gression of superventricular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disparity between recovery of systolic versus diastolic function[J]. Circulation,1991;83:635.

    [2] Spinale FG,Tanaka R,Crawford FA,et al. Changs in myocardial blood flow during development of and recovery from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J]. Circulation,1992;85:717.

    收稿 1999-03-16

    修回 1999-10-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