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作者:赵路 田洋 张惠文
单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长春 130021
关键词:
中医正骨000561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且骨折产生旋转移位或侧方移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klmao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影响前臂的旋转及肘关节活动。我们运用胡黎生主任医师的整复手法及屈肘联合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该类型骨折6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9例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5岁,平均8.7岁。屈曲型骨折30例,伸直型26例,粉碎型13例,合并桡或尺神经损伤3例。临床愈合时间最长35天,最短11天,平均20天。功能恢复优良者66例,2例尚可,1例较差。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2.1 复位方法 ①拔伸牵引法纠正重叠、成角旋转移位:患者取坐或卧位。两助手分别握患肢上臂和前臂及腕部,沿上肢轴线牵引,同时旋前或旋后前臂,达到“拽之使离而复合的目的”。②捺正摇晃法纠正侧方移位:在牵引下术者两拇指置骨折远端,余两手四指固定骨折近端以两点捺正法,做对向推捺、纠正侧方移位。如侧方移位较重或周围软组织肿胀痉挛,复位不理想时,助手在牵引下固定近折端,术者一手握前臂屈肘90°,另一手拇食指捏住骨折远端轻轻摇晃,松解肿胀痉挛的软组织,并使嵌插分离,使侧方移位易于纠正。③提按屈曲法纠正前后方移位:伸直型术者双手拇指从肘后推按骨折远端向前,余双手四指环抱骨折近端向后端提,同时屈肘以患肢手指搭在肩上即可。屈曲型术者双手拇指在肘前推按远折端向后下,双手四指端提近折端向前上,同时在牵引下将伤肢伸展到100~120°。
2.2 夹板制作与固定 前侧板用竹片,下端烤制成60~80°孤形内外后侧板均以三层椴木胶合板为材料。内外侧板上平腋窝,下至肱骨内,外髁下缘。后侧板上平腋窝,下至尺骨鹰嘴,前臂板从尺骨鹰嘴至掌指关节。后侧两板在肘关节连接处剪成角度,使夹板固定上肢后无论屈曲或伸直都有8~10°的外翻携带角。4块夹板的宽度均略窄于肢体横经,用绷带缠绕备用。纱垫按两点挤压法放置,不论尺、桡侧移位,内侧垫稍厚些,外侧垫稍薄。用以“矫枉过正”,防止肘内翻。后侧梯形垫压骨折远端,保持肱骨髁部正常倾斜角。放置好夹板后,用3条胶布将4块板固定,绷带缠绕均衡加压,最后用寸带结扎固定,据骨折类型不同,将前臂中立位或旋后位。屈肘90°或120°半伸位悬吊于胸前,每隔3~5天调整固定1次。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应用本方有几点应注意:首先是拔伸牵引要充分,应恰到好处。使肿胀消退,挛缩的肌肉、韧带完全松弛,断端分离,嵌入软组织逸出。同时注意旋前或旋后,使重叠、成角、旋转移位基本纠正。其次是运用屈肘牵引摇晃法纠正侧移位时术者捏住骨折远端的手着力集中,解除断端嵌插以便于矫正侧移位。再次是提按屈肘时要求患肢手搭肩,目的是通过外力及肌肉牵拉作用,使前后移位得以矫正,同时恢复肱骨髁部正常倾角和达到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便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再者肱骨髁部宽扁,而骨折狭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加之前臂的重力作用,更易发生旋转移位。应用屈肘联合夹板将上臂及前臂固定在一块板上,保证断端相对稳定,同时托起前臂,消除前臂的重力因素,加之前臂中立位或旋后位固定,可有效地防止远折端的内旋内倾,减轻肘内翻发生。联合夹板可屈可伸,复位后即可适当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可避免局部因血肿机化而引起广泛粘连,“动静结合”利于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
(1999-08-13收稿 1999-12-29修回), http://www.100md.com
单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长春 130021
关键词:
中医正骨000561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且骨折产生旋转移位或侧方移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klmao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影响前臂的旋转及肘关节活动。我们运用胡黎生主任医师的整复手法及屈肘联合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该类型骨折6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9例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5岁,平均8.7岁。屈曲型骨折30例,伸直型26例,粉碎型13例,合并桡或尺神经损伤3例。临床愈合时间最长35天,最短11天,平均20天。功能恢复优良者66例,2例尚可,1例较差。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2.1 复位方法 ①拔伸牵引法纠正重叠、成角旋转移位:患者取坐或卧位。两助手分别握患肢上臂和前臂及腕部,沿上肢轴线牵引,同时旋前或旋后前臂,达到“拽之使离而复合的目的”。②捺正摇晃法纠正侧方移位:在牵引下术者两拇指置骨折远端,余两手四指固定骨折近端以两点捺正法,做对向推捺、纠正侧方移位。如侧方移位较重或周围软组织肿胀痉挛,复位不理想时,助手在牵引下固定近折端,术者一手握前臂屈肘90°,另一手拇食指捏住骨折远端轻轻摇晃,松解肿胀痉挛的软组织,并使嵌插分离,使侧方移位易于纠正。③提按屈曲法纠正前后方移位:伸直型术者双手拇指从肘后推按骨折远端向前,余双手四指环抱骨折近端向后端提,同时屈肘以患肢手指搭在肩上即可。屈曲型术者双手拇指在肘前推按远折端向后下,双手四指端提近折端向前上,同时在牵引下将伤肢伸展到100~120°。
2.2 夹板制作与固定 前侧板用竹片,下端烤制成60~80°孤形内外后侧板均以三层椴木胶合板为材料。内外侧板上平腋窝,下至肱骨内,外髁下缘。后侧板上平腋窝,下至尺骨鹰嘴,前臂板从尺骨鹰嘴至掌指关节。后侧两板在肘关节连接处剪成角度,使夹板固定上肢后无论屈曲或伸直都有8~10°的外翻携带角。4块夹板的宽度均略窄于肢体横经,用绷带缠绕备用。纱垫按两点挤压法放置,不论尺、桡侧移位,内侧垫稍厚些,外侧垫稍薄。用以“矫枉过正”,防止肘内翻。后侧梯形垫压骨折远端,保持肱骨髁部正常倾斜角。放置好夹板后,用3条胶布将4块板固定,绷带缠绕均衡加压,最后用寸带结扎固定,据骨折类型不同,将前臂中立位或旋后位。屈肘90°或120°半伸位悬吊于胸前,每隔3~5天调整固定1次。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应用本方有几点应注意:首先是拔伸牵引要充分,应恰到好处。使肿胀消退,挛缩的肌肉、韧带完全松弛,断端分离,嵌入软组织逸出。同时注意旋前或旋后,使重叠、成角、旋转移位基本纠正。其次是运用屈肘牵引摇晃法纠正侧移位时术者捏住骨折远端的手着力集中,解除断端嵌插以便于矫正侧移位。再次是提按屈肘时要求患肢手搭肩,目的是通过外力及肌肉牵拉作用,使前后移位得以矫正,同时恢复肱骨髁部正常倾角和达到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便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再者肱骨髁部宽扁,而骨折狭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加之前臂的重力作用,更易发生旋转移位。应用屈肘联合夹板将上臂及前臂固定在一块板上,保证断端相对稳定,同时托起前臂,消除前臂的重力因素,加之前臂中立位或旋后位固定,可有效地防止远折端的内旋内倾,减轻肘内翻发生。联合夹板可屈可伸,复位后即可适当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可避免局部因血肿机化而引起广泛粘连,“动静结合”利于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
(1999-08-13收稿 1999-12-29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