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医药》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84032
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53例
http://www.100md.com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0期
     作者:雷霞 孙洁

    单位:枣庄市立医院277102

    关键词:

    首都医药001042 在许多人眼中,中药是无毒、无副作用的,所以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观点甚至在某些医护人员中也存在。因此纠正对中药无不良反应的片面认识,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其实早在我国的古代本草中,就记述了关于中药的“毒性”,它泛指“药物的偏性”,故有所谓“是药三分毒”之说。后世所说的毒药是指具有一定毒害性,安全度小,对人体容易引起中毒反应的药物。众所周知,中药中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即指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实际上有毒无毒只是个相对概念,只要用药合理,注意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是可以减少中毒反应发生的。

    现代临床中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各种制剂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中药注射剂。如:临床使用率较高的双黄连粉针剂,轻度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红色丘疹或胸闷、气短、紫绀、烦躁不安,重度引起小儿寒颤、高热等症状,此外有报道静滴双黄连粉针剂致胡萝卜素沉着症,静滴双黄连注射液引起剧烈头痛;再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功能,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脉络宁注射液曾引起 1 例患者出现四肢震颤,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刺五加注射液可引起荨麻疹,视盲、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此外,临床上关于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相继有不良反应的报道。
, 百拇医药
    除静脉注射剂外,一些口服中药制剂也有相关报道。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天达盖福润胶囊引起面部、全身皮肤潮红,胸部、四肢内侧皮疹出现;口服穿心莲片可致急性荨麻疹及血尿;灭澳灵片引起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辅助用药昆明山海棠片引起下腹膀胱下坠感,尿意频繁,尿量少等肾功能不良反应;治疗高血压头痛的脑立清可引起皮肤瘙痒并出现红色丘疹;口服板蓝根干糖浆可致溶血反应等等”。另有报道,日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东洋医学中心曾对使用汉方药的患者1147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出现副作用者41例(占3.6%),其中男性7例,女性34例。在3997个应用处方中,出现副作用的处方占 1.0%,出现副作用的时间78%在给药3日内。所使用剂型包括提取剂、汤剂;常见副作用表现为软便腹泻、腹痛胃痛、胃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其次为湿疹加重、瘙痒等皮肤症状,再有心悸、眩晕、失眠、焦躁等神经症状,其中以消化系统症状为最多,多数患者在停药或药物减量后症状得以减轻。出现副作用的药物多为祛湿药、补血药,而出现副作用的辩证多为脾虚证和阳气虚症。

    以上例证说明,中药无论是注射剂,还是口服制剂,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不良反应,因此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并对其有个正确认识,对临床合理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 百拇医药
    综合中药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可以将不良反应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药物因素。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药物之间也易发生相互作用;同时中药材本身的贮存、加工、炮制不当以及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对中药材的影响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对中药注射剂而言,存在制剂的净化纯度等问题。中药制剂多为复合组方,分子结构大,成分相对复杂,有些制剂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因此只有不断改进工艺,减少杂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制剂的质量,从而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性。此外,有些不良反应恰恰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比如众所周知纯度很高的青霉素在许多易感人群中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直至死亡。有报道,位于前五位不良反应的药物有:β-内酰胺类、中药、喹诺酮类、中枢神经系统药、循环系统药,可见中药的不良反应是不容忽视的。

    二、个体差异。不同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的人在营养状况、血型、遣传因素、酶系统、病理生理状况不同的情况下,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对鱼虾等海产品过敏的人群,另外,花粉、灰尘等均可引起过敏症状,因此不同人群对药物所显示出的个体差异敏感度也完全不同。
, 百拇医药
    三、用药因素。因临床诊断用药、药物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给药时间等不合理,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任何药物在新药审评阶段都要经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两步验证,而实验动物在遗传 、新陈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与人类存在很大的种属差异,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动物实验中难以发现;临床试验中人数、时间、选择对象、用药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且临床试验阶段一般尽量避免合并用药,这样一些发生率较低、潜伏期较长、易在特定人群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就难以察觉。因此,对临床来说,正确辩证论治,合理使用中药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此外,中西药配伍应用及产生的化学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临床应用药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改进制剂工艺,从而减小药物因素引起的副作用,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选择性地使用药物,可降低个体因素的不良反应;正确诊断用药,合理治疗方案,如采取中西药分开使用,且在交替用药过程中伴有缓冲输液,发生不良反应后及时停药等措施,可避免由于用药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应建立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报道说,“合并用药种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多种药品联用必然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可见能否合理用药,是临床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已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强对中药的全面认识,尤其是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对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