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庆梅 兰艳梅 王卓娅 匡石蕊
单位:刘庆梅 兰艳梅(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王卓娅(牡丹江市西安区妇幼保健院);匡石蕊(牡丹江市妇产医院)
关键词:
本文对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实现200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3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在做1991年儿童死亡基础调查前,对参与监测的各级人员进行了培训。成立了以办事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监测网,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登记0~4岁儿童花名册和儿童死亡报告卡。省市妇幼保健院每年进行1次监测质量抽查,核查出生数,死亡数和死因,并到派出所、防疫站、医院等进行补漏调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总出生数5606人,男性3308人,女性2598人。出生率为48.97‰。新生儿死亡60例,婴儿死亡6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7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91‰。
2.2 性别与死亡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儿童死亡与性别无关。
2.3 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见表1。
表1 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 死 因
死亡人数
构 成 比
出生窒息
24
30.8
肺炎
16
20.5
先天性心脏病
15
19.2
颅内出血
7
8.9
早产
6
7.7
先天异常
3
3.9
意外中毒
2
2.6
脑膜炎
2
2.6
其他
3
3.9
合 计
78
100
由表可见死因前5位依次是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早产。
3 结论分析
3.1 这次抽取参与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的西安区,其经济状况和医疗保健服务条件处于全市较先进水平,对牡丹江市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3.2 从儿童死亡年龄构成情况看,年龄愈小死亡比例愈高。即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50%以上,而当天出生就死亡的人数,又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45%。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抓早,抓小,加强围产期及新生儿期医疗保健仍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3.3 从监测地区的调查资料分析看,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早产。仍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儿童系统保健,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注重围产期,新生儿期、医疗保健的提高、高危孕妇和高危儿的管理与监护,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收稿日期:1998-12-20), 百拇医药
单位:刘庆梅 兰艳梅(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王卓娅(牡丹江市西安区妇幼保健院);匡石蕊(牡丹江市妇产医院)
关键词:
本文对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实现200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3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在做1991年儿童死亡基础调查前,对参与监测的各级人员进行了培训。成立了以办事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监测网,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登记0~4岁儿童花名册和儿童死亡报告卡。省市妇幼保健院每年进行1次监测质量抽查,核查出生数,死亡数和死因,并到派出所、防疫站、医院等进行补漏调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牡丹江市西安区1991~1997年总出生数5606人,男性3308人,女性2598人。出生率为48.97‰。新生儿死亡60例,婴儿死亡6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7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91‰。
2.2 性别与死亡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儿童死亡与性别无关。
2.3 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见表1。
表1 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 死 因
死亡人数
构 成 比
出生窒息
24
30.8
肺炎
16
20.5
先天性心脏病
15
19.2
颅内出血
7
8.9
早产
6
7.7
先天异常
3
3.9
意外中毒
2
2.6
脑膜炎
2
2.6
其他
3
3.9
合 计
78
100
由表可见死因前5位依次是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早产。
3 结论分析
3.1 这次抽取参与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的西安区,其经济状况和医疗保健服务条件处于全市较先进水平,对牡丹江市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3.2 从儿童死亡年龄构成情况看,年龄愈小死亡比例愈高。即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50%以上,而当天出生就死亡的人数,又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45%。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抓早,抓小,加强围产期及新生儿期医疗保健仍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3.3 从监测地区的调查资料分析看,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早产。仍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儿童系统保健,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注重围产期,新生儿期、医疗保健的提高、高危孕妇和高危儿的管理与监护,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收稿日期:1998-12-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