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8年第7期
编号:10284129
1986~1996年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7期
     作者:丁宗一

    单位:100045 北京儿科研究所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心理学;蛋白质类

    中华儿科杂志/980707 【摘要】 目的 介绍我国部分儿科工作者1986~1996年在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方法 流行学、生理学、心理-行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学龄前期(0~7岁)单纯肥胖症检出率长期居高不下(全国平均2.0%,有的地区高达17.5%),年增长率失控(全国平均9.1%,有的地区高达30%)。脂肪重聚年龄过早(5岁)和脂肪重聚比过高(2.0~3.2)。肥胖-超重比过高(全国平均2.0,有的年龄组3.9,有的地区高达5.2)。肥胖在儿童期即已损伤儿童心肺功能,妨碍有氧能力发育。根据中国儿童有氧能力制订的运动处方,有效地提高有氧能力和运动能力,并有效地将饱感中枢过高的阈值降至正常生理水平,降低过量进食。对心理-行为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存在着深层的心理冲突,精神压力和行为异常。此种损伤过去知之甚少,是肥胖控制难以持续和反跳的主要原因。肥胖儿童行为治疗方案要采取多种方法,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肥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取得初步结果,从儿童脂肪细胞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了人肥胖相关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以pBV220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BV220-肥胖抑素(Leptin)。然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了特异性的16 kU蛋白-Leptin。结论 单纯肥胖症已成为儿童期严重健康问题,近年来由于控制不力更有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的危险。尽管肥胖基因和肥胖抑素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防治依然应以运动处方为基础,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的综合方案作为基本方案。
, 百拇医药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Ding Zongyi. Beijing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Beijing 100045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studies on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during 1986~1996.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physiological, psycology-behavioral and molecular studi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Results A peak prevalence (2.0% average and 17.5% in some areas) and sharp increase rate (9.0% average and 30.0% in some areas) of obesity in children 0-7 yr in China showed a trend that needs urgent control. The adipo-sity rebound age (ARA) of 5 yr is too early. The adiposity rebound ratio (ARR, ARA1 3.2 and ARA2 2.0) suggested that a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obesity, hypertension, etc, would soon appear in the next decade. The obesity to overweight ratio (OOR. 2.0 average, 3.9 in some age groups and 5.2 in some areas) showed that the weight control is a long-term task in China. The physiology study on childhood obesity indicated that obesity has already damaged the lung and heart function and the aerobic capacity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childhood.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improved the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d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adjusted the threshold level of satiety of hypothalamus to normal physiological level. The behavioral research illustrated tha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mpairment existed deeply in obese children and is an obstacle against treatment of over weight. The behavioral modificantion protocol should combine multi-dimensional methods and involve the parents, especially grandparents in China. The molecular study on childhood obesity has obtained good preliminary results. The human leptin cDNA fragment was obtained by RT-PCR and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human adiposity tissue an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expressing pBv220-leptin was constructed. Conclusion The childhood obesity has already become a severe health and social problem, especially in the recent decad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ldhood obesity should start from preschool age group, it is necessary to use combined methods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and behavioral modification (changing life styl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childhood obesity.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Obesity Child psychology Proteins

    自80年代起单纯肥胖症已成为中国儿童严重健康问题。1986~1996年10年间我国儿科工作者开展了流行学研究,生理学研究,心理-行为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本文简要报告这四个方面研究的主要结果。

    方法学

    一、流行学研究 一、流行学研究

    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0~7岁城市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学研究,有9个城市参加,样本量为167 650人。1996年的全国流行学研究扩大到11个城市参加,样本量为208 513人。

    二、生理学研究

    肥胖儿童24人(男12人,女12人),同年龄、同性别健康非肥胖儿童24人。进行为期三年的纵向研究。除人体测量学参数外,还测量有氧能力,无氧阈,心肺功能,体能,体育成绩。根据个人有氧能力水平制订运动处方。
, http://www.100md.com
    三、心理-行为研究

    肥胖儿童24名(男12人,女12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4年的纵向研究。根据行为分析制定行为矫正方案。

    四、分子生物学研究

    自儿童白色脂肪克隆肥胖基因,表达其蛋白产物——肥胖瘦素,进行临床应用前的相关研究。

    结果和讨论

    一、流行学研究[1,2]

    单纯肥胖症检出率(%),1996年全国平均为2.0%(1986年为0.91,括号内为1986年值,下同)。其中男童为2.2(0.93),女童为1.9(0.9)。按年龄组分(即1月~,1岁~,2岁~,3岁~,4岁~,5岁~,6~7岁,共7个年龄组),不分性别计算总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1,1.7,1.3,1.4,1.3,2.0,2.2(1.65,0.55,0.36,0.35,0.49,0.84,0.84)。其中男童为5.2,1.7,1.1,1.4,1.4,2.3,2.7(1.85,0.49,0.40,0.28,0.48,0.84,0.89);女童为5.0,1.6,1.4,1.4,1.2,1.7,1.7(1.43,0.62,0.32,0.43,0.51,0.83,0.79)。若把中国分为北、中、南三片,其检出率分布,在1996年是中片最高2.5,北片次之2.0,南片第三1.8。而在1986年则是北片最高1.76,中片次之0.89,南片第三0.42,其性别分组的顺序与其一致。
, 百拇医药
    对比1986~1996年间单纯肥胖症检出率的动态趋势,可以看出其平均年增长率是令人不安的,全国的总平均年增长率(%)为9.1,其中男童为10.0,女童为8.7。按地理分片的顺位,南片奇高17.5,中片为12.2,北片为尚在可接受的水平1.4。若按年龄组计算,各年龄组平均增长率皆在10.0以上。若按年龄组-肥胖度统计,生后一年内中度肥胖者的年增长率可高达28.4,重度肥胖亦达15.8。在女童中这年龄段中度肥胖年增长率甚至高达29.2。这种失控的高增长率提示我们,制订学龄前儿童肥胖干预方案已提到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的日程上来。

    在1996年的流行学研究中,对超重儿童的检出率进行了分析。从按年龄、地理区域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超重的检出率远远高于单纯肥胖症。肥胖-超重比是一个很好的参数,它指示可以产生肥胖的巨大潜在力量。全国平均值为2.1,其中男童为1.9,女童为2.2。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中可高达3.9,而在不同地区甚至高达5.2。作者认为这个比值的理想水平为0.5~0.9,可接受水平为1.0~1.3。
, 百拇医药
    在人群研究中我们引进一个在个体纵向研究中使用的术语,即脂肪重聚(the adiposity rebound, AR),在一项对个体脂肪组织发育的20年纵向研究中发现[3],生后第一年内脂肪呈现一个发育高峰,此后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在4~8岁时又呈现第二个高峰,这第二个高峰称之为AR。AR发生的年龄与生活后期肥胖症检出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度相关。AR年龄越早,上述三个率愈高。本研究显示AR年龄为5岁属于早发,是上述三率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了进一步分析AR早发的驱动因素,作者引进一个参数叫脂肪重聚比(the adiposity rebound ratio, ARR)。用生后第一年的肥胖检出率与AR年龄检出率比,即为ARR。其中,用生后前半年检出率比称为ARR1,后半年检出率比称为ARR2。该比值的生理意义在于指示使ARR值上升的驱动因素来自哪一段关键时期。从本资料分析,ARR1达3.2(男童为2.9,女童为3.5),ARR2值为2.0(男童为1.7,女童为2.4)。若按肥胖度分组统计,在轻度肥胖中ARR1可高达5.9。作者提出,生后第一年内,特别是生后前半年是儿童期单纯肥胖症干预的第一关键时期,AR年龄则是第二关键时期。ARR的理想水平为0.5~1.0,可接受水平为1.0~1.5。防止孕晚期孕妇体重过速增长,避免过量喂养,不要过早喂以固体食物,加强母乳喂养是降低ARR比值的有效途径。
, http://www.100md.com
    单纯肥胖症是一个多因素镶嵌发生的疾病,但是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中双亲的动机因素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力。过度喂养,高热卡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过食西式快餐,运动不足是主要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方式是由双亲制造的。不少家长认为以此才能表示家庭富有和喜爱孩子,非此则亏待孩子。

    对比十年来家长对单纯肥胖症的认识,可以看出有关这方面的健康教育是很普及与成功的,很少有人认为肥胖是件好事。问题在于,什么程度算肥胖。要不要少吃那些诱人的、可口的高热、高脂及高蛋白食物,而选择传统的中国式均衡膳食。要不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参加可能多的体力活动,包括家务劳动。这些成为妨碍家长创立正确生活方式的文化与习俗的因素。

    二、肥胖儿童生理功能损伤与制订肥胖运动处方研究

    过去,学术界有关单纯肥胖症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开展的较成人为少,文献中缺少关于肥胖儿童心肺功能损伤的报告。作者对一批肥胖儿童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4,5],肥胖儿童最大耐受时间。最大氧消耗低于非肥胖儿童表明其有氧能力下降,次极量运动时心率高表明提前动用心脏贮备,进入长期慢性心功能受损,同样负荷下其二氧代碳产量高34%,做功多1.7倍,通气当量低,显示呼吸系统功能性损伤。此外,肥胖儿无氧阀“左移”,表明肥胖儿肌肉水平有氧代谢能力弱,效率低,运动能力低下。因此,儿童期单纯肥胖症已对儿童健康产生危害。
, http://www.100md.com
    在对肥胖儿童有氧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肥胖儿童运动处方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6,7]。这个方案的主要构成是:以个体最大有氧能力50%设为训练强度,一周5日,每日1小时训练,在三个月期限内减脂(不是减重)3.9 kg。在停训后一年内其反跳轻微,不会返回到训练前的基线水平。有氧能力增加至少30%。该方案安全、简便、经济、易操作,可长期坚持。可在大面积人群中推广,在运动方式中安排中学体育测验的项目,能促进肥胖儿童在体育测验的升学考试(30分为满分)中取得高分,对提高肥胖儿童入学总成绩有直接推动作用,受到肥胖儿童及家长广泛欢迎。

    三、肥胖儿童行为异常及肥胖行为治疗方案研究

    在为期4年的纵向研究中[8],我们发现肥胖儿童在心理-行为方面存在不少偏差。在饮食行为方面有:进食速度过快,喝甜饮料,吃甜食过多,进食频率过多(包括非饥饿状况,看见食物,看见别人进食,看电视时,临睡前等)。在运动行为中有:不喜欢上体育课,不爱户外运动,不愿参加移动体重的项目,认为体育活动是额外负担等。在心理-行为状态方面多有自卑感,担心穿不上漂亮衣服,不愿与人交往,与陌生人交往时胆怯,对自己身材不满意,担心因为胖影响升学和就业。这些行为偏差既有促进肥胖产生的诱发因素,又有肥胖造成的心理-行为损伤。这些心理-行为偏差不解决,肥胖的控制与预防效果不稳定,容易反跳。因此,行为治疗在肥胖控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 http://www.100md.com
    行为治疗方案包括:行为分析、行为日记、家长会、行为矫正等部分。根据我国儿童的特点和自我管理能力,指导肥胖儿童对自己的饮食行为,运动和生活行为做个案分析,找出主要问题。与肥胖儿童一起协商制订目标行为,中介行为,行为矫正速度,奖罚标准及方式。在干预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正/负诱导,代币制等。要求肥胖儿童记行为日记。定期开家长会和进行家访,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了解家长对肥胖及子女的态度,家庭生活模式,根据肥胖儿童行为治疗方案向家长提出配合治疗的具体要求。这个方案的效果是比较满意的。有关肥胖指标的年减少率(男/女),体脂含量为23%/42%;肥胖度2.8%/2.1%;腰臀比2.5%/2.6%;四处皮脂和5.7%/4.7%;体块指数4.5%/2.1%。有氧能力明显提高。本方案降幅温和,效果稳定。对儿童单纯肥胖症干预的重点应集中在保障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能,促进运动能力,稳定匀速降低体脂含量。就行为治疗而言,控制增重,增强体能是肥胖干预方案的第一线目标,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其远期目标。

    四、分子生物学研究
, http://www.100md.com
    自从1994年底Friedman研究小组报道成功地克隆肥胖基因以来,各国研究者都相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作者从1996年起已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9]。作者从儿童白色脂肪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了人肥胖相关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以pBV220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BV220-Leptin。然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了特异性的16 kU蛋白-肥胖抑素(Leptin)。下一步的工作将进行肥胖抑素(Leptin)临床应用前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中国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研究.营养学报,1989,9:266-275.

    2 丁宗一,何清,樊征鸿.城市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3.

    3 Prokopec M, Bellisk F. Adiposity in Cyech chilgren followed from 1 month of age to adulthoo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BMI patterns. Ann Hum Biol, 1993,20:517-525.
, 百拇医药
    4 丁宗一.平板机运动试验:健康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育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83,21:201-204.

    5 丁宗一.肥胖儿童有氧能力损伤.中华儿科杂志,1990,28:341-345.

    6 丁宗一.肥胖儿童的运动治疗.中华医学杂志,1991,71:473-475.

    7 丁宗一.肥胖儿童的运动处方.中华医学杂志,1992,72:131-134.

    8 丁宗一,刘玺诚,樊征鸿.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行为治疗.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28-131.

    9 齐可民,丁宗一,樊征鸿,等.人Leptin cDNA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7-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