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0284285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12期
     作者:李华 陈林囡 胡兵 沈思钰 董晓蕾

    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

    江苏医药001209 【摘要】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 (A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例患者用rh-Epo 2?000U皮下注 射,隔日1次,疗程4周。结果 患者血清Epo、Hb、RBC、网织 红细胞(Ret) 、红细胞比积(HCT)均明显升高,其中Hb从(84.50±8.83)g/L升至( 97.33±15.21)g/L,有1例患者Hb从97g/L升至121g/L。无临 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Epo治疗ARA患者安全有效,在使用 rh-Epo过程 中,适量补铁是需要的,而有效地控制风湿活动及适当增加rh-Epo剂量,可能会进一 步提高疗效。
, 百拇医药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用于类风湿性关节 炎贫血(ARA)患者的治疗 ,国外已有少量病例报告,且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但国内尚无有关报道。我 们于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间,用rh-Epo治疗6例ARA患者,现报告 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治疗组6例住院患者,均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 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标准诊断定为R A,Hb男性<120g/L,女性<110g/L者判为贫血[2]。6例中,男 1例,女5例; 年龄27~65岁,平均48.17±14.09岁;RA病程7个月~22年,平均8. 43±8.60年。另用1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年龄25~60岁,平均47.60± 11.77岁,其中男2例,女8例。

    二、用药方法 治疗组患者用rh-Epo(美国Amgen公司生产)2?000U 皮下注 射,隔日1次;琥珀酸亚铁口服,每次0.2,每日3次。疗程4周。除雄性激素、肾上腺 皮质激素及输血外,其他抗炎治疗照常规方案。
, 百拇医药
    三、观察指标 治疗组6例患者均于治疗前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治疗前后测定血清Ep o(ELISA法,药盒为Amgen公司提供)、Hb、RBC、网织红细胞(Ret) 、红细胞比积(HCT)、Fe、ESR等。10例对照组做骨髓穿刺涂片及血清Ep o检测。

    结果

    一、6例患者的骨髓像(见表1) 由表1可见,试验组骨髓红细胞系统比例基本正常,除晚幼红细胞略高于对照 组外,其他各期红细胞均呈低值,其中原红细胞有显著性差异。红细胞大小不一、铁染色缺 铁者分别为5例、3例。

    表1 6例ARA患者治疗前骨髓像

    例数

    原红

    早幼
, http://www.100md.com
    中幼

    晚幼

    治疗组

    6

    0.25±0.27*

    0.83±0.68

    5.7 5±1.89

    12.17±4.19

    对照组

    10

    0.57±0.30

    0.92±0.41
, 百拇医药
    7.41± 1.91

    10.75±2.3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二、血象的改变(见表2) 血清Epo均值在对照组为(6.84±5.06)U/L, 治疗组 治疗前为(31.18±9.86)U/L,后者显著高于前者(t=6.047, P<0.01)。

    表2 6例ARA患者治疗前后血像的变化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Epo(U/L)

    31.18±9.86
, 百拇医药
    64.72±8.16

    5.555**

    Hb(g/L)

    84.50±8.83

    97.33±15.21

    4.371**

    RBC(×1012/L)

    3.44±0.55

    3.7 8±0.51

    2.975*

    Ret(%)
, http://www.100md.com
    0.82±0.50

    1.67±0.55

    2.933*

    HCT(%)

    25.13±2.65

    28.53±3.69

    3.456*

    Fe(μmol/L)

    6.12±1.89

    15.22±6.39

    3.259*
, 百拇医药
    ESR(mm/h)

    73.50±26.30

    42.50±15.58

    3.402*

    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讨论

    Bear等[3]测定41例ARA患者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但显著低 于其他类型贫血组,从而证实ARA病人血浆Epo呈相对不足。Epo对贫血反应的相对 不足可能是RA贫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至于相对不足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AR A患者体内有某种因素影响了Epo对贫血的反应。但这种相对不足的现象可通过补充 外源性Epo而得到纠正[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RA组血清Epo(31.1 8±9.86)U/L,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国外报道相近。通过补充rh-Epo,患者 血清Epo水平得到提高,亦即纠正了ARA患者血清Epo相对不足状况,Hb、RBC 、Ret、HCT水平也随之升高。rh-Epo的疗效机制,一般认为其通过促进红系祖 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减缓CFU-E DNA的降解速率,阻抑CFU-E 程 序性死亡而发挥促红细胞生成作用[5]。其中1例患者Hb从97g/L升至12 1g/L,有意义的是该患者ESR控制得最为理想,从70mm/h降至18mm/h。 ESR是判断RA患者炎性活动的理想指标,因而推测在使用Epo纠正RA贫血现象时, 有效地控制ESR或在炎症缓解期再使用Epo,或许能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另外,rh- Epo治疗ARA的 剂量目前尚未统一,我们在设计rh-Epo的用量时,小于国外剂量,主要是考虑患者的 经济承受能力。如能适当提高rh-Epo用量,或许能提高疗效。
, 百拇医药
    关于补铁问题,一般认为,RA贫血多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亦有偏于小细胞、低色素性 ,但它不同于缺铁性贫血。部分患者的缺铁现象由铁代谢紊乱,特别是网状内皮系统对铁的 释放受损等因素而引起。本文6例ARA平均血清Fe水平低下,3例骨髓像提示缺铁 诊 断,但其缺乏缺铁性贫血各期红细胞明显增生的特点,从而佐证了ARA不同于缺铁性贫血 的观点。由此,绝大多数学者不主张对ARA采用补铁治疗,甚至认为补铁治疗不但无效, 而且可能增加肝、脾的铁含量,招致含铁血红素沉着症。但是,在使用rh-Epo过程中 铁代谢率明显增加,血清铁有所下降,而这种状况可导致rh-Epo治疗效果下降,甚至 无效[6]。因此,在使用rh-Epo时,适当补铁是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奚永志.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 :272-274.

    2.丁训杰.贫血.见: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96,1632-1637.
, http://www.100md.com
    3.Bear AN,Dessypris EN,Goldwasser E,et a l.Blunted erythropoietin response to ana emia in rheumatoid arthritis.Br J Haemat ol,1987,559-564.

    4.张育,张之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4,17:296-300.

    5.赵长安,李恩.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270 -272.

    6.Cazzola M,Ponchio L,Beguin Y,et al.Sub cutaneous erythropoietin for treatment o f refractory anemia in hematologic disor d ers.Results of a phase Ⅰ/Ⅱ clinical tria l.Blood,1992,79:29-37.

    (收稿:1999-07-22 修回:2000-03-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