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84302
鼻腔恶性血管外皮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成宝红 李昕蓉 沈甍

    单位:成宝红 李昕蓉(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成都 610021);沈甍(病理科)

    关键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000630 恶性血管外皮瘤鼻腔发生较少。现报道1例。患者女,48岁。因反复鼻阻脓涕2年入院。入院前1年在当地医院行“鼻部手术”(名称不详),术后鼻腔通气可,术后2个月鼻阻复发,伴脓涕,时而感左侧头昏,感冒后加重,嗅觉逐渐下降、不伴涕血、畏寒、发热等症状。

    入院时检查:体温36.2℃,脉搏80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6/9 kPa(1 kPa=7.5 mm Hg)。神智清楚,合作。专科检查:外鼻正常,双下鼻甲肥大,左鼻腔中可见灰白色新生物,质韧,触之不易出血,左中鼻道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鼻中隔重度右偏,与右下鼻甲相触。鼻咽部未见异常。
, http://www.100md.com
    鼻窦X线摄片:左上颌窦密度增高,可见椭圆形向腔内的突出物,眶下缘骨壁不完整。CT扫描(图1):左侧鼻腔巨大实体占位性病变,大小约5.8 cm×4.5 cm×4.3 cm,CT值约42~55 Hu,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增强,CT值约56~99 Hu,内可见不明显的缺血坏死灶,肿块占据大部分鼻腔,边缘尚规则;左上颌窦内侧壁、鼻中隔、左筛窦及左眼眶内下壁被明显推移变形,并有明显的骨质吸收,左上颌窦、双筛窦及蝶窦内密度增高。意见:左鼻腔巨大占位性病变,伴周围上述结构骨质明显吸收,考虑多系鼻腔良性肿瘤(神经鞘瘤),但鼻腔恶性肿瘤不能完全除外。

    其他:肝功正常;白细胞4.2×109 /L;红细胞3.97×109/L;血红蛋白 137 g/L;血小板 133×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0.28;淋巴细胞0.72;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为1 min。血尿素氮5.04 mmol/L;血肌酐56 mmol/L。胸片和心电图结果均属正常。
, 百拇医药
    入院后经常规术前准备,于1998年3月16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鼻侧切开,左鼻腔肿瘤摘除术。术中发现:左鼻腔内见淡黄色新生物,质脆,大小约6 cm×5 cm×4.5 cm, 有假包膜,切面淡黄色。右上颌窦内有脓性分泌物及胶冻状粘液10 ml。鼻中隔被挤压,重度右偏,术中完全摘除新生物,术中出血约300 ml,手术顺利。

    病理检查:经HE及网织纤维染色,诊断:左鼻腔恶性血管外皮瘤(图2)。

    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放射治疗1个疗程(2 813 cGy),随访2年,无复发。

    讨论:恶性血管外皮瘤来自紧贴毛细血管的网状纤维膜和纤维鞘的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该肿瘤约1/3发生在头颈部,较好发的部位有:眼、舌、鼻腔、上颌窦及喉等。一般呈无痛性肿块、质坚硬、为局限性结节。鼻腔肿物状如息肉,较软,色灰红、生长缓慢,可引起鼻阻,压迫鼻中隔,出现双侧鼻阻,X线呈密度增高影,有钙化点,手术切除术后易复发。

    图1 CT扫描见左侧鼻腔内巨大实体占位性病变,CT值约42-55Hu.肿块内有不明显缺血坏死灶,占据大部分鼻腔,边缘尚规则.左上颌窦内侧壁,鼻中隔,左筛窦被明显推移变形,并有明显骨质吸收

    图2 肿瘤中血管丰富,但管腔较小,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底膜完整.膜外为密集的不规则瘤细胞,境界不清,核有较大的异形性.染色质呈是颗状,核仁明显,核分裂相见,瘤组织有坏死.HE×400

    (收稿日期:2000-06-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