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84876
急性播散性重症淋球菌感染1例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李进冬 王崇树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637000

    关键词: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192 患者,女,19岁,未婚,有不洁性生活史。因流产后33d阴道不规则流血20d,全腹疼痛、寒战、高热8d入院。查体:T38.9℃,P110次/min,R27次/min,BP13/8kPa。重病容,贫血貌,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双肺散在湿鸣,双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叩浊。腹胀如鼓,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稀少。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子宫3月+孕大小,压痛明显,双附件无包块、触痛。入院后给予抗炎、补液、支持等对症治疗无缓解。并出现全腹疼痛,腹胀加重,寒战,高热。体温达40.1℃,脉搏细速,140~16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下降,11/7KPa。WBC:22.8×109/L,N:0.92,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中毒性休克症状。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恶臭、黄白色脓液(细菌培养为淋球菌)。乃急诊行部腹探查、腹腔冲洗引流术。术中见:腹腔内混浊恶臭脓液约5000ml,双膈下间隙,左结肠旁沟,肠间隙等多处大脓肿形成。手术引流脓液,以双氧水及甲硝唑盐水彻底冲洗腹腔,置多根引流管引流。术后腹痛、腹胀减轻,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发热,T38.1~38.8℃之间,呼吸急促,胸片及B超检查提示双侧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抽出与腹腔脓液性状相似恶臭的脓液,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加强抗感染,纠正内环境紊乱,支持疗法等,病情逐渐好转,体温基本正常,呼吸平稳,全身情况好转出院。

    急性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占所有淋球菌感染的1%~3%。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的致病菌是一种稳定性血清型淋球菌,能够逃过宿主的局部防御机制,使之穿越粘膜屏障入血,在全身播散。其主要临床经过为急性盆腔炎、盆腔脓肿,腹膜炎,败血症(可伴有感染性休克)及皮肤、心、脑和关节的损害。预后取决于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处理。治疗上应立即补液,多次少量输血,纠正休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静滴对淋球菌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然后再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抗生素剂量要大,以免形成慢性迁延性感染。对有盆腔脓肿,应尽早切开引流;有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广泛脓肿者,更应尽早剖腹探查,清除脓液,充分引流。可使病人转危为安,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收稿日期:1998-12-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