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胫腓干静脉桥式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附10例报告)
作者:吴俊发
单位: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213001)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847 我院外科于1988年~1996年间,采用动脉-胫腓干静脉桥式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9例,女1例。年龄25~49岁,平均30岁。除女性外均有吸烟史。病程3~20年,平均7年。左下肢6例,右下肢4例。均有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各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足趾溃疡和/或坏疽,但无游走性静脉炎。全组患肢动脉搏动存在,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血管造影均显示深静脉通畅,主要瓣膜影清晰可见;动脉远侧分支狭窄,至膝下部不显影。
, 百拇医药
二、手术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略屈曲,踝关节下放一衬垫。在硬膜外麻醉下于窝中央作越过窝皱纹的“S”形切口。分离皮瓣后,纵形切开深筋膜,分离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并予以保护之。在神经内侧深层依次解剖出静脉和动脉。适当拉开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进一步显露动脉的远端和静脉之胫前静脉及胫腓静脉干。取一段自体臂静脉,一般长约3~4cm,倒转后在动脉远侧段和胫腓干静脉间斜形搭桥,两端各做一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瘘。然后在静脉吻合口近侧的胫腓干静脉上,将一根3~0涤纶线松宽地环绕两圈并留置于皮下组织中。最后依层缝合创口。创口内置负压引流管数目。术中始用抗生素,持续3~5天。除在术中由静脉注入肝素6250U外,在术后5天内,每日皮下注射肝素二次,每次6250U。由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内加丹参10ml,每日1次,连用7天;以后改用阿斯匹林0.5g,每日口服1次,潘生丁25mg,每日口服3次。术后3个月左右,施行第二期手术,即将原创口打开,找到留置于皮下组织中的涤纶线,抽紧打结,以阻断转流口近侧的胫腓干静脉,使动静脉瘘变为动脉血经胫腓干静脉向肢体远侧单向灌注。
, 百拇医药
结 果
近期疗效:10例术后患肢疼痛明显减轻,皮温较术前提高1℃~2℃;所架动静脉桥血管搏动清楚,血流通畅;足趾溃疡和/或坏疽(其中6例清创或切除)均在术后1~2个月愈合,肢体无肿胀。远期疗效:本组10例均获得2~9年随访,平均5年以上,各例疼痛明显减轻,创面愈合良好,下肢无肿胀。4例动静脉桥血管杂音存在,6例消失,但肢体血供均较术前改善。10例(2例退休)均已恢复原工作或改作轻工作。
讨 论
TAO属动静脉联合疾病范畴,病变主要侵犯下肢中小动脉,当血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将导致肢体供血不足甚至坏死。迄今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仍感困难。传统的疗法多采用各种非手术疗法,如应用血管扩张剂、抗凝法、中药治疗等,但由于下肢动脉缺血症的病理变化是不可逆的,所以唯有手术搭桥重建血管并辅以上述疗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肢的血运状况。我们采用动脉-胫腓干静脉桥式转流术的设计原理就在于,首先在动脉静脉间形成动静脉瘘,使动脉血一面不断地对远侧的静脉瓣进行冲击,一面又能从瘘口近侧的静脉段向心回流;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瘘口远侧静脉中的瓣膜,由于长期承受逆向动脉血流的冲击,以及静脉扩张等原因,便发生关闭不全,这时再将瘘口近侧的静脉段予以结扎,即可使动脉血循静脉单向灌注到患肢的远端。施行本术式是基于下肢动脉的闭塞部位在动脉远侧分支以下,局限在小腿部,且深静脉畅通完好,由于静脉侧的转流口建立在两支胫前静脉入口远侧的胫腓干静脉上,因此转流的动脉血,既避开了静脉中的瓣膜,并迅速经分支进入腓肠肌静脉丛内,又能在第二期手术结扎瘘口近侧的胫腓干静脉后,保持胫前静脉作为静脉血液回流的通道。因而病人术后疼痛等症状很快改善,亦未发生肢体肿胀。, http://www.100md.com
单位: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213001)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847 我院外科于1988年~1996年间,采用动脉-胫腓干静脉桥式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9例,女1例。年龄25~49岁,平均30岁。除女性外均有吸烟史。病程3~20年,平均7年。左下肢6例,右下肢4例。均有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各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足趾溃疡和/或坏疽,但无游走性静脉炎。全组患肢动脉搏动存在,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血管造影均显示深静脉通畅,主要瓣膜影清晰可见;动脉远侧分支狭窄,至膝下部不显影。
, 百拇医药
二、手术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略屈曲,踝关节下放一衬垫。在硬膜外麻醉下于窝中央作越过窝皱纹的“S”形切口。分离皮瓣后,纵形切开深筋膜,分离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并予以保护之。在神经内侧深层依次解剖出静脉和动脉。适当拉开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进一步显露动脉的远端和静脉之胫前静脉及胫腓静脉干。取一段自体臂静脉,一般长约3~4cm,倒转后在动脉远侧段和胫腓干静脉间斜形搭桥,两端各做一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瘘。然后在静脉吻合口近侧的胫腓干静脉上,将一根3~0涤纶线松宽地环绕两圈并留置于皮下组织中。最后依层缝合创口。创口内置负压引流管数目。术中始用抗生素,持续3~5天。除在术中由静脉注入肝素6250U外,在术后5天内,每日皮下注射肝素二次,每次6250U。由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内加丹参10ml,每日1次,连用7天;以后改用阿斯匹林0.5g,每日口服1次,潘生丁25mg,每日口服3次。术后3个月左右,施行第二期手术,即将原创口打开,找到留置于皮下组织中的涤纶线,抽紧打结,以阻断转流口近侧的胫腓干静脉,使动静脉瘘变为动脉血经胫腓干静脉向肢体远侧单向灌注。
, 百拇医药
结 果
近期疗效:10例术后患肢疼痛明显减轻,皮温较术前提高1℃~2℃;所架动静脉桥血管搏动清楚,血流通畅;足趾溃疡和/或坏疽(其中6例清创或切除)均在术后1~2个月愈合,肢体无肿胀。远期疗效:本组10例均获得2~9年随访,平均5年以上,各例疼痛明显减轻,创面愈合良好,下肢无肿胀。4例动静脉桥血管杂音存在,6例消失,但肢体血供均较术前改善。10例(2例退休)均已恢复原工作或改作轻工作。
讨 论
TAO属动静脉联合疾病范畴,病变主要侵犯下肢中小动脉,当血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将导致肢体供血不足甚至坏死。迄今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仍感困难。传统的疗法多采用各种非手术疗法,如应用血管扩张剂、抗凝法、中药治疗等,但由于下肢动脉缺血症的病理变化是不可逆的,所以唯有手术搭桥重建血管并辅以上述疗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肢的血运状况。我们采用动脉-胫腓干静脉桥式转流术的设计原理就在于,首先在动脉静脉间形成动静脉瘘,使动脉血一面不断地对远侧的静脉瓣进行冲击,一面又能从瘘口近侧的静脉段向心回流;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瘘口远侧静脉中的瓣膜,由于长期承受逆向动脉血流的冲击,以及静脉扩张等原因,便发生关闭不全,这时再将瘘口近侧的静脉段予以结扎,即可使动脉血循静脉单向灌注到患肢的远端。施行本术式是基于下肢动脉的闭塞部位在动脉远侧分支以下,局限在小腿部,且深静脉畅通完好,由于静脉侧的转流口建立在两支胫前静脉入口远侧的胫腓干静脉上,因此转流的动脉血,既避开了静脉中的瓣膜,并迅速经分支进入腓肠肌静脉丛内,又能在第二期手术结扎瘘口近侧的胫腓干静脉后,保持胫前静脉作为静脉血液回流的通道。因而病人术后疼痛等症状很快改善,亦未发生肢体肿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