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阮永清 郭翠云
单位: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嘉鱼 437200
关键词:
咸宁医学院学报990224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上常见,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我们对58例经门诊咽鼓管吹张和鼓膜穿刺抽液但仍未能好转的病人,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行咽鼓管置管术,进行中耳吹张、抽吸并注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6~66岁,病史7天~18年。病史3个月以下40例,占69%。单耳41例,双耳17例。以耳闭塞感、耳鸣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有自感听力增强及耳内水泡音。鼓膜内陷23例,积液31例,4例鼓膜粘连内陷并有钙化灶。纯音测听传导性聋51例,混合性聋8例。气导平均损失约30~50dB。声阻抗检查B型曲线47例,C型曲线11例,大部分病人都经过鼓膜穿刺及咽鼓管吹张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约20°)。双侧鼻腔及鼻咽部粘膜在10分钟内收敛和麻醉三次。取30°内窥镜从对侧鼻腔伸入鼻咽部,镜面斜向对侧咽壁。嘱患者作吞咽动作,窥清咽口,吸净咽口处分泌物,取银质欧氏管自置管侧鼻腔伸入,在内窥镜明视下将欧氏管口外转90°嵌入咽口,由欧氏管外口导入一根硬膜外麻醉导管,使导管缓慢地深入咽鼓管内2.5~3.0cm。抽出鼻内窥镜及麻醉导管内芯和欧氏管。用注射器抽吸鼓室内液体,注入空气约1ml,使鼓膜膨出。将预先配制好的抗生素+倍他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液0.2ml左右注入鼓室,最后将麻醉用导管固定于面颊部,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治疗期间酌情口服抗生素,以强的松+麻黄素液滴鼻。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耳闭塞、耳鸣症状消失,自觉听力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纯音测听检测气骨导差在10dB以内。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型曲线,峰值0.4~1.5mm,镫骨肌反射可引出。有效:自觉耳闭塞、耳鸣症状减轻,听力有提高。纯音测听气导较治疗前提高10~20dB,但仍未能达到正常水平。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s型曲线,峰值较正常偏低。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各项听力学检查无改善。
, 百拇医药
1.4 结果
显效31例,占54%,有效16例,占29%,无效11例,占17%,总有效率为83%。本组病人无临床副损伤,治疗过程中以及以后复诊均未发现耳咽鼓管瘢痕性狭窄。
2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复杂,但咽鼓管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腔内通气、引流不畅而形成中耳积液。但也有部分病人咽鼓管功能良好却有临床症状。有的作者认为细菌和内毒素是中耳积液发生或使积液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故目前行咽鼓管置管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中耳通气及注入药物,从而综合性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中我们体会到,由于咽鼓管咽口的位置较深,临床上吹张咽鼓管效果不佳。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可清楚显示咽鼓管咽口,置管后可较好地解决扩张咽鼓管、中耳吹张、抽液和注药治疗等问题。咽鼓管咽口如为扁平和缝隙状,预后多不佳。本组11例无效病例,均有这一情况,可能有咽鼓管闭锁及中耳粘连。另外,咽鼓管内置管能自咽口的自然开口途径直接抽吸鼓室内积液并注入药物,避免了鼓膜损伤,也避免了重复操作的弊端。注入激素类药物也有利于消除水肿。值得注意的是,在咽鼓管置管扩张治疗前,对影响咽鼓管咽口开放功能的鼻腔及鼻咽部的病变及解剖异常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1999-01-06, http://www.100md.com
单位: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嘉鱼 437200
关键词:
咸宁医学院学报990224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上常见,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我们对58例经门诊咽鼓管吹张和鼓膜穿刺抽液但仍未能好转的病人,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行咽鼓管置管术,进行中耳吹张、抽吸并注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6~66岁,病史7天~18年。病史3个月以下40例,占69%。单耳41例,双耳17例。以耳闭塞感、耳鸣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有自感听力增强及耳内水泡音。鼓膜内陷23例,积液31例,4例鼓膜粘连内陷并有钙化灶。纯音测听传导性聋51例,混合性聋8例。气导平均损失约30~50dB。声阻抗检查B型曲线47例,C型曲线11例,大部分病人都经过鼓膜穿刺及咽鼓管吹张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约20°)。双侧鼻腔及鼻咽部粘膜在10分钟内收敛和麻醉三次。取30°内窥镜从对侧鼻腔伸入鼻咽部,镜面斜向对侧咽壁。嘱患者作吞咽动作,窥清咽口,吸净咽口处分泌物,取银质欧氏管自置管侧鼻腔伸入,在内窥镜明视下将欧氏管口外转90°嵌入咽口,由欧氏管外口导入一根硬膜外麻醉导管,使导管缓慢地深入咽鼓管内2.5~3.0cm。抽出鼻内窥镜及麻醉导管内芯和欧氏管。用注射器抽吸鼓室内液体,注入空气约1ml,使鼓膜膨出。将预先配制好的抗生素+倍他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液0.2ml左右注入鼓室,最后将麻醉用导管固定于面颊部,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治疗期间酌情口服抗生素,以强的松+麻黄素液滴鼻。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耳闭塞、耳鸣症状消失,自觉听力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纯音测听检测气骨导差在10dB以内。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型曲线,峰值0.4~1.5mm,镫骨肌反射可引出。有效:自觉耳闭塞、耳鸣症状减轻,听力有提高。纯音测听气导较治疗前提高10~20dB,但仍未能达到正常水平。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s型曲线,峰值较正常偏低。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各项听力学检查无改善。
, 百拇医药
1.4 结果
显效31例,占54%,有效16例,占29%,无效11例,占17%,总有效率为83%。本组病人无临床副损伤,治疗过程中以及以后复诊均未发现耳咽鼓管瘢痕性狭窄。
2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复杂,但咽鼓管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腔内通气、引流不畅而形成中耳积液。但也有部分病人咽鼓管功能良好却有临床症状。有的作者认为细菌和内毒素是中耳积液发生或使积液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故目前行咽鼓管置管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中耳通气及注入药物,从而综合性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中我们体会到,由于咽鼓管咽口的位置较深,临床上吹张咽鼓管效果不佳。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可清楚显示咽鼓管咽口,置管后可较好地解决扩张咽鼓管、中耳吹张、抽液和注药治疗等问题。咽鼓管咽口如为扁平和缝隙状,预后多不佳。本组11例无效病例,均有这一情况,可能有咽鼓管闭锁及中耳粘连。另外,咽鼓管内置管能自咽口的自然开口途径直接抽吸鼓室内积液并注入药物,避免了鼓膜损伤,也避免了重复操作的弊端。注入激素类药物也有利于消除水肿。值得注意的是,在咽鼓管置管扩张治疗前,对影响咽鼓管咽口开放功能的鼻腔及鼻咽部的病变及解剖异常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1999-01-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