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结石手术医源性损伤原因分析
作者:张佰庆
单位:江苏省吴县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吴县,215101
关键词:胆道结石;手术;医源性损伤;原因;处理
苏州医学院学报990938 摘要 分析8例胆道结石手术中医源性损伤的5种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再手术处理术式。并对预防医源性损伤的措施进行讨论。
中图法分类 R657.4
胆道手术中医源性损伤屡有报道。本文分析从1984~1998年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8例,为探讨其损伤原因,防范措施、补救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5~65岁。择期手术5例,急诊手术3例。在术中发现损伤5例,术后因进行性黄疸如深而手术证实3例。
, 百拇医药
1.2 损伤原因与处理:①胆总管横断:3例。其中1例术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并发吻合瘘、胆汁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行胆总管断端游离后对端吻合,“T”管支架引流,治愈。另1例术中行胆总管对端吻合,“T”管支架引流,治愈。②胆总管右侧壁部分损伤:2例。1例术后第二天,腹腔引流出胆汁,并发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入“T”型管、腹腔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治愈。另1例行胆总管修补术,“T”管支架引流,治愈。③胆总管误缝扎:1例,术后第二天黄疸逐渐加深,再次手术剪除缝线,肝下置管引流,治愈。④肝总管横断并胆总管下段伤:1例,术中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⑤胆囊管结扎线脱落:1例,术后第三天腹腔引出大量胆汁,并发腹膜炎。经再次手术,重新缝扎胆囊管。治愈。
2 讨论
本文资料说明,胆道损伤原因有多种,其中:①对肝门区局部解剖变异掌握不够。为避免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是术者应熟练掌握肝门区解剖关系,术中应时刻警惕有解剖变异可能。在做胆囊切除时,先显露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三者的交界处,然后分离出胆囊管,可暂不将其切断,而用丝线先以结扎,然后自胆囊底部开始做逆行胆囊切除。分离胆囊动脉时应尽量靠近胆囊侧。再次核对上述3管关系,最后,才切断胆囊管。②胆道与周围组织炎症水肿,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组织脆弱,易导致无意中损伤。对于这种情况,术中不宜按常规手术操作强行分离解剖胆囊三角区,而应耐心采取先底后颈切除胆囊,还可保留部分颈部或大部分切除胆囊(用石炭酸或电刀烧灼其粘膜)等方法,以免损伤胆管。本组中1例即因术中强行分离解剖,导致横断损伤胆总管,术中虽采取胆肠吻合,但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胆汁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③术中过度牵拉胆囊,使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误伤。由于过度牵拉胆囊,使胆总管和肝总管之间形成一角度,肝总管或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而结扎切断。本组3例。④手术中使用器械动作粗暴、或由于钳夹Vater壶腹部嵌顿结石过于用力而损伤及胆管。本组1例探查胆总管远端扩张奥狄括约肌时,以硬质探条探查强行通过,结果引起乳头上方的胆总管穿孔。分离脆弱组织时,使用血管钳不可用力太猛,动作要轻柔。做胆道探查时,应沿胆总管走行方向,可先使橡皮导尿管探查。探查胆总管前可用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以解除奥狄括约肌痉挛。一旦发现胆道管壁或十二指肠乳头损伤,宜行胆肠内引流术,改流胆道。⑤麻醉不完全,腹肌紧张,术野显露不清而损伤。一般常规使用硬膜外麻醉,对于肥胖患者最好采用全身麻醉。为防止牵拉反应及迷走神经反射,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在切开腹膜后,以10%利多卡因10ml作迷走神经前后干阻滞,以减轻胃肠牵拉反应,防止胆心反射,术中突发心跳骤停。笔者曾遇1例因未封闭,牵拉胆囊时,突发心跳骤停,后经抢救复苏。
, 百拇医药
胆道误伤的处理,术中一旦发现胆管损伤,可立即行胆总管探查切开放置“T”型管引流。如于术后24~72h出现腹膜炎或进行性黄疸加深时,则应及时再次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一般采用:①对于胆总管、胆总管部分损伤,可放“T”型管引流。②胆总管横断性损伤者,如组织破坏少,两端尚可游离,对口无张力,可行端端吻合。③受损广泛,无法吻合修补者,可行内引流。④因胆瘘致组织水肿炎症反应明显者,可选用简化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待炎症消退后再作处理。处理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通过吻合口或修补部位的支撑管,置管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以免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导致术后反复胆道感染。术后应常规置腹腔引流管,一可及早发现有无胆瘘或出血,二可防止腹膜炎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传胜.单纯胆囊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腹部外科杂志,1996,9(4)∶171
2 邹一夫,戴植本.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2(16)∶90
3 李继民,朱传国.医源性胆道损伤20例经治体会.中华普外科杂志,1997,9(15)∶289
4 杜成友,马绍华.胆囊切除术中的医源性胆管损伤六例分析.中华普外科杂志,1998,5(3)∶145
(1998年5月2日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江苏省吴县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吴县,215101
关键词:胆道结石;手术;医源性损伤;原因;处理
苏州医学院学报990938 摘要 分析8例胆道结石手术中医源性损伤的5种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再手术处理术式。并对预防医源性损伤的措施进行讨论。
中图法分类 R657.4
胆道手术中医源性损伤屡有报道。本文分析从1984~1998年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8例,为探讨其损伤原因,防范措施、补救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5~65岁。择期手术5例,急诊手术3例。在术中发现损伤5例,术后因进行性黄疸如深而手术证实3例。
, 百拇医药
1.2 损伤原因与处理:①胆总管横断:3例。其中1例术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并发吻合瘘、胆汁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行胆总管断端游离后对端吻合,“T”管支架引流,治愈。另1例术中行胆总管对端吻合,“T”管支架引流,治愈。②胆总管右侧壁部分损伤:2例。1例术后第二天,腹腔引流出胆汁,并发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入“T”型管、腹腔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治愈。另1例行胆总管修补术,“T”管支架引流,治愈。③胆总管误缝扎:1例,术后第二天黄疸逐渐加深,再次手术剪除缝线,肝下置管引流,治愈。④肝总管横断并胆总管下段伤:1例,术中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⑤胆囊管结扎线脱落:1例,术后第三天腹腔引出大量胆汁,并发腹膜炎。经再次手术,重新缝扎胆囊管。治愈。
2 讨论
本文资料说明,胆道损伤原因有多种,其中:①对肝门区局部解剖变异掌握不够。为避免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是术者应熟练掌握肝门区解剖关系,术中应时刻警惕有解剖变异可能。在做胆囊切除时,先显露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三者的交界处,然后分离出胆囊管,可暂不将其切断,而用丝线先以结扎,然后自胆囊底部开始做逆行胆囊切除。分离胆囊动脉时应尽量靠近胆囊侧。再次核对上述3管关系,最后,才切断胆囊管。②胆道与周围组织炎症水肿,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组织脆弱,易导致无意中损伤。对于这种情况,术中不宜按常规手术操作强行分离解剖胆囊三角区,而应耐心采取先底后颈切除胆囊,还可保留部分颈部或大部分切除胆囊(用石炭酸或电刀烧灼其粘膜)等方法,以免损伤胆管。本组中1例即因术中强行分离解剖,导致横断损伤胆总管,术中虽采取胆肠吻合,但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胆汁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③术中过度牵拉胆囊,使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误伤。由于过度牵拉胆囊,使胆总管和肝总管之间形成一角度,肝总管或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而结扎切断。本组3例。④手术中使用器械动作粗暴、或由于钳夹Vater壶腹部嵌顿结石过于用力而损伤及胆管。本组1例探查胆总管远端扩张奥狄括约肌时,以硬质探条探查强行通过,结果引起乳头上方的胆总管穿孔。分离脆弱组织时,使用血管钳不可用力太猛,动作要轻柔。做胆道探查时,应沿胆总管走行方向,可先使橡皮导尿管探查。探查胆总管前可用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以解除奥狄括约肌痉挛。一旦发现胆道管壁或十二指肠乳头损伤,宜行胆肠内引流术,改流胆道。⑤麻醉不完全,腹肌紧张,术野显露不清而损伤。一般常规使用硬膜外麻醉,对于肥胖患者最好采用全身麻醉。为防止牵拉反应及迷走神经反射,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在切开腹膜后,以10%利多卡因10ml作迷走神经前后干阻滞,以减轻胃肠牵拉反应,防止胆心反射,术中突发心跳骤停。笔者曾遇1例因未封闭,牵拉胆囊时,突发心跳骤停,后经抢救复苏。
, 百拇医药
胆道误伤的处理,术中一旦发现胆管损伤,可立即行胆总管探查切开放置“T”型管引流。如于术后24~72h出现腹膜炎或进行性黄疸加深时,则应及时再次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一般采用:①对于胆总管、胆总管部分损伤,可放“T”型管引流。②胆总管横断性损伤者,如组织破坏少,两端尚可游离,对口无张力,可行端端吻合。③受损广泛,无法吻合修补者,可行内引流。④因胆瘘致组织水肿炎症反应明显者,可选用简化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待炎症消退后再作处理。处理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通过吻合口或修补部位的支撑管,置管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以免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导致术后反复胆道感染。术后应常规置腹腔引流管,一可及早发现有无胆瘘或出血,二可防止腹膜炎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传胜.单纯胆囊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腹部外科杂志,1996,9(4)∶171
2 邹一夫,戴植本.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2(16)∶90
3 李继民,朱传国.医源性胆道损伤20例经治体会.中华普外科杂志,1997,9(15)∶289
4 杜成友,马绍华.胆囊切除术中的医源性胆管损伤六例分析.中华普外科杂志,1998,5(3)∶145
(1998年5月2日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