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西护理杂志》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286397
餐后低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山西护理杂志》 1998年第2期
     作者:罗延清 李永生 张玉兰

    单位:罗延清 张玉兰(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永生(030002,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山西护理杂志980219Clinical Observation on Patients With Post-provisions Hypotension

    Luo Yanqing,Li Yongsheng,Zhang Yulan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餐后低血压(Post-provisions hypotension,简称PPH)是近年来发现的困扰中老年人并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所谓PPH,是指就餐后2 h,收缩压(shrink blood pressure,简称SBP)下降值≥2.67 kPa,舒张压(diastole blood pressure,简称DBP)下降值≥2.00 kPa;或者是收缩压绝对值由餐前13.33 kPa降到餐后12.00 kPa以下或出现临床症状者即可诊为PPH[1]。PPH的临床表现有:晕厥、心绞痛、头晕、头痛、疲乏、恶心、视物模糊,甚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现将餐后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45岁~76岁。糖尿病7例,糖尿病截肢术后1例,心绞痛1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后2例,脑梗塞1例,高血压脑出血1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2例,脑梗塞所致昏迷2例。采用餐前30 min及餐后90 min测得的血压值加以比较,其中变化不显著2例;收缩压下降≥2.00 kPa,舒张压下降≥1.33 kPa者3例;收缩压下降≥2.67 kPa,舒张压下降≥2.00 kPa12例。其中无明显临床表现的3例,有临床表现的14例,其中症状明显且严重不适者2例,经采用干预措施:避免餐后即刻服降压、利尿药,餐后取半卧位30 min,血液透析后避免短时间内进餐等,使病人不适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 讨论

    PPH是近年来发现的国内报道较少的疾病。据报道[1],从1997年Hansen报告了首例PPH后,综合国内外部分有关文献,认为随年龄增长,PPH成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几乎所有需家庭护理的老年病人和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每餐后均会发生明显的PPH,其餐后血压平均下降幅度可达8.3 kPa~13.1 kPa。尤以健康老年人餐后血压轻度下降最为常见。
, 百拇医药
    在未认识PPH前,对于Ⅱ型糖尿病、血液透析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体位变更(坐位进餐突然站立时)病人所致晕厥、无力等现象,往往多归咎为低血糖、血容量过低、体位性低血压等。认识了PPH后,观察病人餐前餐后的血压测定值,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就不难解释由于高血压、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长期应用降压、利尿剂、服用抗巴金森氏病药等情况下,病人于餐后出现的头晕、出汗、视物模糊、心前区不适、头痛、恶心欲吐及晕厥等,是由于进餐后内脏血管的过度扩张,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胃肠道激素失衡,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食物温度、室温过高,餐后即服降压、利尿药物,餐后低血压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叠加作用,血液透析后体液再分布、渗透压的作用引起的体液转移和餐前血压不稳定等所致。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PPH进行有效的干预,如在有利于健康的前提下改善膳食结构及温度;适量限制钠的过量摄入;合理安排适时适量服用降压、利尿、降糖药物;餐后采取半卧位、缓慢变换体位等[1],改善其不适症状。

    参考文献

    1 袁志敏,谢阿奇.餐后低血压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老年分册,1996,(4):171~174

    作者简介:罗延清,女,1959年出生,北京人,1992年毕业于山西省职工医学院,护师。

    (收稿日期:19971210 修回日期:199802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