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87003
电动式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张玉信 杨安礼 黄强 蔡珉巍

    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200090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90522 经皮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discectomy)于7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满意的疗效而被广泛应用,但用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报道甚少。作者采用电动式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APCD),治疗2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临床随访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1~65岁,平均55岁。根据主诉、体征、CT、MRI联合分析作出诊断,并经正规临床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突出部位:C4~5 8例,C5~6 10例,C6~7 2例。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及颈后部垫高,使颈处于略过伸位。操作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穿刺点局麻,将气管推向对侧,小尖头刀作横形切口约0.5cm,用小弯钳撑开达深筋膜层,将套管式定位针与椎体冠状面呈10~15°插入病变椎间盘中外1/3处,深度为3~4mm。正侧位透视均证实进针位置正确时,将锥形套管由细至粗逐个扩张插入,最后将0.4cm外套管插入并固定,拔除其余内套管。沿外套管送入小型环锯,切割纤维环,伸入髓核钳,钳取髓核10~20次,每次均需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避免过深而损伤脊髓。置入套管式内切割器,连接冲洗用生理盐水瓶与负压吸引器,使切割、水冲洗和负压吸引同步进行。操作中外套管可呈扇形摆动40°以利多方位钳夹、切吸髓核。术毕沿外套管注入8~16万单位庆大霉素。

    随访2~20个月,平均16个月,显效12例,症状完全缓解,有效4例,症状部分缓解,总有效率80%。

    讨论 APCD有减压作用并改变了髓核突出的方向,术后在椎间盘前方留下直径4mm的孔道,残存的部分髓核随着颈部的活动由该孔向前方脱出,而不再向后方脱出引起压迫症状。因此,该孔的存在对术后2个月内椎间盘持续减压起到积极作用,防止椎间盘突出症的继续发展。由于在纤维环尚未破裂之前施行了髓核切吸术,因而阻止了纤维环的破裂、髓核脱出的病理过程。
, http://www.100md.com
    施术路径的选择是安全性的主要基础。根据颈部解剖结构研究,在颈动脉鞘与气管、食管之间存在一个无重要血管、神经结构的间隙,施术时向对侧推移气管、食管即可使该间隙明显增大,经该间隙进针、插管是安全的。

    应用APCD的注意事项:充分暴露出颈动脉鞘与颈内脏鞘之间隙,助手与术者取得密切配合。术者持套管式定位针在颈动脉内侧0.5~1cm处进针,与颈椎椎体冠状面呈10~15°角,并同时在C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观察病人的发音、吞咽、心搏及神经系统状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椎间隙感染。

    APCD的手术适应证:①颈椎间盘突出症,其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与CT、MRI等影像学检查相符合;②经CT、MRI检查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无钙化、纤维环未破裂、髓核无游离者;③颈椎间盘突出症,无骨性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等压迫因素;④经正规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者。

    APCD的手术禁忌证:①临床表现与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不相符合者;②经CT、MRI检查突出的椎间盘已有钙化或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者;③椎间盘突出同时有骨性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合并有椎管椎体肿瘤、结核等病变者;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同时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疾病者;⑤甲状腺肿大、颈部疤痕影响操作者;⑥患有严重神经官能症者。
, http://www.100md.com
    APCD手术的优点:①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不损伤颈椎骨性结构,对颈髓无干扰;②住院时间短、费用少;③术后无疤痕易为病人所接受。并发症主要是易引起局部血肿〔1〕,但只要操作仔细是可以避免的。本组20例均无明显并发症。APCD手术是近两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仅为初步报告,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晓健,胡玉华,李家顺,等.颈前路经皮椎间盘摘除术在早期颈椎病中的应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2:66.

    收稿日期:1998-09-15 修回日期:1999-01-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