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掌骨牵引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
作者:吴玉亮 彭福荣 段巍
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261400
关键词:
中医正骨000209 自1996~1998年,作者采用持续掌骨牵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3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右侧19例,左侧13例。年龄15~63岁。其中Colles骨折24例,Smith骨折7例,Barton骨折1例,共32例,均为闭合性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其中7例为手法复位失败后改用本方法治疗者。
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患肢消毒后掌心向下置于无菌桌上,助手用掌心按压病人患手第2~5掌骨,使掌心贴向桌面,术者持手摇钻,用2.5mm克氏针平行第2~5掌指关节连线,距掌指关节约1cm处,由第2掌骨桡侧水平穿过第2~5掌骨,包扎针孔,上牵引弓,在骨科牵引床上牵引,牵引重量约为体重的1/20~1/10。术后每2~3天复查床边X线片一次,以调整牵引重量。牵引2~3天后腕关节肿胀明显减轻,给予小夹板固定,本组32例病人均于1周内达解剖复位,平衡牵引1~2周后撤下牵引,单纯用夹板固定,一共需固定4~6周时间。经X片检查骨折愈合,无移位后,拆除夹板行功能锻炼。
3 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2.5年,最短0.5年,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结果优24例(77.4%),良5例(16.1%),差2例(6.5%)共31例,另1例因合并脑外伤昏迷时间长,未进行有效功能锻炼,腕关节强直,未进行评估。
4 体 会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治疗较为困难。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很难达到解剖复位;采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常因早期软组织肿胀,骨折不稳定,又难以长时间维持桡腕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最终引起骨折畸形愈合,使腕关节功能发生不同程度障碍。手术切开复位,常因骨折粉碎累及关节面,复位难尽人意,术后效果也不理想。早期采用持续掌骨牵引,可以有效减轻腕部肿胀及疼痛,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病人手部及腕关节活动时,可以在骨折块上产生多方面的受力,加上本身肌肉、韧带的张力及夹板的固定力量,可使骨折完全复位。经过1~2周时间的牵引,骨折处血肿开始吸收与机化,骨折相对稳定,此时单纯用夹板固定,既能够有效地维持骨折对位,又能早期锻炼,可减少后期关节畸形及骨关节炎的发生。
(1999-09-26收稿 1999-12-28修回), 百拇医药
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261400
关键词:
中医正骨000209 自1996~1998年,作者采用持续掌骨牵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3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右侧19例,左侧13例。年龄15~63岁。其中Colles骨折24例,Smith骨折7例,Barton骨折1例,共32例,均为闭合性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其中7例为手法复位失败后改用本方法治疗者。
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患肢消毒后掌心向下置于无菌桌上,助手用掌心按压病人患手第2~5掌骨,使掌心贴向桌面,术者持手摇钻,用2.5mm克氏针平行第2~5掌指关节连线,距掌指关节约1cm处,由第2掌骨桡侧水平穿过第2~5掌骨,包扎针孔,上牵引弓,在骨科牵引床上牵引,牵引重量约为体重的1/20~1/10。术后每2~3天复查床边X线片一次,以调整牵引重量。牵引2~3天后腕关节肿胀明显减轻,给予小夹板固定,本组32例病人均于1周内达解剖复位,平衡牵引1~2周后撤下牵引,单纯用夹板固定,一共需固定4~6周时间。经X片检查骨折愈合,无移位后,拆除夹板行功能锻炼。
3 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2.5年,最短0.5年,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结果优24例(77.4%),良5例(16.1%),差2例(6.5%)共31例,另1例因合并脑外伤昏迷时间长,未进行有效功能锻炼,腕关节强直,未进行评估。
4 体 会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治疗较为困难。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很难达到解剖复位;采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常因早期软组织肿胀,骨折不稳定,又难以长时间维持桡腕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最终引起骨折畸形愈合,使腕关节功能发生不同程度障碍。手术切开复位,常因骨折粉碎累及关节面,复位难尽人意,术后效果也不理想。早期采用持续掌骨牵引,可以有效减轻腕部肿胀及疼痛,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病人手部及腕关节活动时,可以在骨折块上产生多方面的受力,加上本身肌肉、韧带的张力及夹板的固定力量,可使骨折完全复位。经过1~2周时间的牵引,骨折处血肿开始吸收与机化,骨折相对稳定,此时单纯用夹板固定,既能够有效地维持骨折对位,又能早期锻炼,可减少后期关节畸形及骨关节炎的发生。
(1999-09-26收稿 1999-12-28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