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者:王付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450003
关键词:教学改革;方剂学;问题;方法
中医教育000117
《方剂学》是中医院校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各类中医药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下一步搞好临床或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其能否实现预期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界定至关重要。
1 存在的问题
纵览细阅1~6版《方剂学》教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材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教材内容的延续性和沿用性的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制约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又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 百拇医药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的问题是教材的内容。揆度1~6版《方剂学教学内容安排是:在每一章节中(如解表剂等)仅注重每一个方剂的药物配伍关系即目,而缺乏在每一类型中(如解表剂中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课题辛温解表剂项)研究方剂总的配伍关系即纲,这样仅注意研究方剂的个性,缺少方剂的共性认识和理论概念,其教学效果必定受到严重的影响或制约;学生学习的思维和接受也必定受到一定的约束。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注重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开拓学生学习知识的视野,以达到预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权衡古今研究方剂的方书,无不从方的个性中去研究,去探讨,以阐明每一个方的配伍要旨,迄今收集方剂数目最多的书是《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方96592首,可见方剂数目的发展及演变是多么庞大而复杂,使学者望洋兴叹。但细心体察此类方书虽收载方剂数目较多,但都未能从每一类方剂中找出基本的配伍规律,都未能从掌握方法,运用方法中找出基本规律或配伍要则。仅从每一个方中研究配伍关系,这都是不能得出共性认识的,最终难以达到预期培养及拓展学生能力的目的,也很难使学生从庞杂的方剂数目中解脱出来。
, 百拇医药
可见:《方剂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剂学》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其主题是:只有从总体上举纲即把握每一类方剂配伍的共性,才能从细节上明目即掌握每一个方剂的配伍个性,由此可使《方剂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 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剂学》教学内容中的纲目问题,是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而难度较大且又关键醒目的课题。探讨“纲”的问题,重点是研究和弄清每一类型方剂配伍规律的共性,从共性上认识个性;探讨“目”的问题,中心是熟悉和了解每一个方剂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的个性,从个性上运用共性。缺“纲”则难以把握方剂的共性及其理论指导,少“目”则难以运用方剂的个性及其临床效用。只有举纲明目,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犹如纲绳在握,心中井然有序,霍然开朗。即知书中缺纲,虽有是书,亦不足以为书也。尤其是教科书,若欲达到“文以载道”、“传道、授业、解惑”实为难也。举“纲”的重要性,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明文直言:“仲景六经各有提纲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有所趋,故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标之,读书中必须紧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然提纲可见者只是正面,读者又要看出底面,再细玩其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得了然。”柯氏虽言《伤寒论》是书“纲”的重要性,也可旁证对《方剂学》教学内容也大有裨益。早在《经书·盘庚上》中也非常重视“纲”的重要作用,其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韩非子说:“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可见,研究《方剂学》教学内容“纲”的问题,是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 百拇医药
研究与改革《方剂学》教学内容,必须率先研究每一类型方剂方药的总的配伍总则或规律,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使学生学好《方剂学》,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基。譬如:研究补益中滋阴类:首先,必须阐明组方原则以滋阴药为主体,遴选滋阴药物是针对何脏腑阴虚而设的,并详细阐释药物于方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及其配伍关系;其次,说明方药组成虽以滋阴之品为主,但还要审明阴虚则生内热,酌情配伍降火之品;其三,必须懂得在选用滋阴、降火药物的同时,还应适量配伍少量益气之品,并点明补气之品于方中的特殊作用意义;其四,解释滋阴类型中以滋阴、降火、益气为原则的前提下,此类药物在发挥效用时,极易壅滞气机,用之不当,不仅无益于滋阴,反而可呈现副作用,于此最好再配以辛散之药,从而使整方效用达到治疗之目的;其五,在熟悉和了解每一类型总的配伍规律之后,再进一步掌握某一类型中的五脏六腑或寒热虚实等方面的各自代表方及其具体运用;其六,运用方剂配伍规律,既要恪守组方原则性,又要懂得其灵活性,灵活性重在随症加减用药及调整剂量,以达用方不泥方而能疗疾之目的。
3 解决的问题
, 百拇医药
(1)解决《方剂学》教学内容中的固有模式。目前《方剂学》教学的重点是研究每一个方的配伍关系,而不是从某一类型中研究和探讨方剂总的配伍规律,这样在研究和应用方法上必然造成学生能力培养达不到预期目的,无法使学生在庞杂的方剂数目中解脱出来。
(2)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以往《方剂学》仅研究每一类方剂药物配伍个性的状况,从每一类方剂中探讨和分析方药配伍的共性,使《方剂学》教学内容在理性认识上得到进一步升华,使学生学习《方剂学》有规律可循,有法可遵,使学生在把握和运用方剂学配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每一个代表方剂的个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深入学好临床课和进一步搞好临床或理论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达到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效果。
王付,男,41岁,副教授, 百拇医药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450003
关键词:教学改革;方剂学;问题;方法
中医教育000117
《方剂学》是中医院校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各类中医药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下一步搞好临床或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其能否实现预期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界定至关重要。
1 存在的问题
纵览细阅1~6版《方剂学》教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材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教材内容的延续性和沿用性的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制约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又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 百拇医药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的问题是教材的内容。揆度1~6版《方剂学教学内容安排是:在每一章节中(如解表剂等)仅注重每一个方剂的药物配伍关系即目,而缺乏在每一类型中(如解表剂中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课题辛温解表剂项)研究方剂总的配伍关系即纲,这样仅注意研究方剂的个性,缺少方剂的共性认识和理论概念,其教学效果必定受到严重的影响或制约;学生学习的思维和接受也必定受到一定的约束。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注重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开拓学生学习知识的视野,以达到预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权衡古今研究方剂的方书,无不从方的个性中去研究,去探讨,以阐明每一个方的配伍要旨,迄今收集方剂数目最多的书是《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方96592首,可见方剂数目的发展及演变是多么庞大而复杂,使学者望洋兴叹。但细心体察此类方书虽收载方剂数目较多,但都未能从每一类方剂中找出基本的配伍规律,都未能从掌握方法,运用方法中找出基本规律或配伍要则。仅从每一个方中研究配伍关系,这都是不能得出共性认识的,最终难以达到预期培养及拓展学生能力的目的,也很难使学生从庞杂的方剂数目中解脱出来。
, 百拇医药
可见:《方剂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剂学》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其主题是:只有从总体上举纲即把握每一类方剂配伍的共性,才能从细节上明目即掌握每一个方剂的配伍个性,由此可使《方剂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 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剂学》教学内容中的纲目问题,是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而难度较大且又关键醒目的课题。探讨“纲”的问题,重点是研究和弄清每一类型方剂配伍规律的共性,从共性上认识个性;探讨“目”的问题,中心是熟悉和了解每一个方剂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的个性,从个性上运用共性。缺“纲”则难以把握方剂的共性及其理论指导,少“目”则难以运用方剂的个性及其临床效用。只有举纲明目,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犹如纲绳在握,心中井然有序,霍然开朗。即知书中缺纲,虽有是书,亦不足以为书也。尤其是教科书,若欲达到“文以载道”、“传道、授业、解惑”实为难也。举“纲”的重要性,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明文直言:“仲景六经各有提纲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有所趋,故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标之,读书中必须紧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然提纲可见者只是正面,读者又要看出底面,再细玩其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得了然。”柯氏虽言《伤寒论》是书“纲”的重要性,也可旁证对《方剂学》教学内容也大有裨益。早在《经书·盘庚上》中也非常重视“纲”的重要作用,其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韩非子说:“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可见,研究《方剂学》教学内容“纲”的问题,是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 百拇医药
研究与改革《方剂学》教学内容,必须率先研究每一类型方剂方药的总的配伍总则或规律,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使学生学好《方剂学》,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基。譬如:研究补益中滋阴类:首先,必须阐明组方原则以滋阴药为主体,遴选滋阴药物是针对何脏腑阴虚而设的,并详细阐释药物于方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及其配伍关系;其次,说明方药组成虽以滋阴之品为主,但还要审明阴虚则生内热,酌情配伍降火之品;其三,必须懂得在选用滋阴、降火药物的同时,还应适量配伍少量益气之品,并点明补气之品于方中的特殊作用意义;其四,解释滋阴类型中以滋阴、降火、益气为原则的前提下,此类药物在发挥效用时,极易壅滞气机,用之不当,不仅无益于滋阴,反而可呈现副作用,于此最好再配以辛散之药,从而使整方效用达到治疗之目的;其五,在熟悉和了解每一类型总的配伍规律之后,再进一步掌握某一类型中的五脏六腑或寒热虚实等方面的各自代表方及其具体运用;其六,运用方剂配伍规律,既要恪守组方原则性,又要懂得其灵活性,灵活性重在随症加减用药及调整剂量,以达用方不泥方而能疗疾之目的。
3 解决的问题
, 百拇医药
(1)解决《方剂学》教学内容中的固有模式。目前《方剂学》教学的重点是研究每一个方的配伍关系,而不是从某一类型中研究和探讨方剂总的配伍规律,这样在研究和应用方法上必然造成学生能力培养达不到预期目的,无法使学生在庞杂的方剂数目中解脱出来。
(2)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以往《方剂学》仅研究每一类方剂药物配伍个性的状况,从每一类方剂中探讨和分析方药配伍的共性,使《方剂学》教学内容在理性认识上得到进一步升华,使学生学习《方剂学》有规律可循,有法可遵,使学生在把握和运用方剂学配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每一个代表方剂的个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深入学好临床课和进一步搞好临床或理论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达到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效果。
王付,男,41岁,副教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