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87333
不同剂量的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唐吉友 迟兆富 刘树群

    单位:唐吉友(250012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迟兆富(250012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刘树群(山东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脑梗死;纳络酮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000609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意识水平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治疗组分纳络酮1.2mg/日组和3.2mg/日组, 各40例病人; 对照组为复方丹参组40例, 连续应用14天, 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 结果: 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的恢复纳络酮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 3.2mg/日剂量组疗效显著。 结论: 纳络酮对迟发性神经元损害有保护作用。

    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 近年来临床试用于脑梗死患者, 但应用的剂量不一致, 结果报道各异。 为探讨纳络酮治疗脑梗死的有效剂量, 我们采用1.2mg和3.2mg两种剂量的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 进行临床观察, 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临 床 资 料

    1. 一般资料 治疗Ⅰ组(剂量为1.2mg/d)40例, 治疗Ⅱ组(剂量为3.2mg/d)40例, 对照组40例。 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脑CT证实。 对本次发病前已严重残疾或合并脑出血、 严重肝、 肾功能不全患者均不入选。 治疗Ⅰ组: 男21例, 女19例, 年龄40~85岁, 平均66.5岁; 治疗Ⅱ组: 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3~82岁, 平均64.7岁, 起病至入院时间均<48小时。 对照组: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9~81岁, 平均63.5岁, 起病至入院时间<48小时。

    2. 病情分级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0~15分为轻度, 16~30分为中度, 31~45分为重度。 治疗Ⅰ组: 轻、 中、 重度分别为10例、 14例、 16例。 其中有意识障碍者13例, 完全性瘫痪28例。 治疗Ⅱ组: 轻、 中、 重度分别为9例、 15例、 16例。 其中有意识障碍者13例, 完全性瘫痪27例。 对照组: 轻、 中、 重分别为13例、 12例、 15例。 其中有意识障碍者10例, 完全性瘫痪者25例。 治疗Ⅰ、 Ⅱ组与对照组的年龄、 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经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始治疗。 治疗Ⅰ组: 盐酸纳络酮(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1.2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 1日1次, 疗程为14天。 治疗Ⅱ组: 盐酸纳络酮1.6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 1日2次(早8点、 晚8点), 疗程为14天。 对照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 1日1次, 疗程为14天。 三组患者均可应用甘露醇、 降压药、 降糖药及抗生素。

    4.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项目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的标准”, 于治疗开始后5天及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分。 主要观察项目: 意识状态和肢体肌力。

    5. 化验及辅助检查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 尿常规、 肝功能、 血糖及心电图。

    结 果

    1. 疗效, 见表1和表2。
, http://www.100md.com
    表1 治疗Ⅰ组与对照组比较

    总

    例数

    基本

    治愈

    显著

    进步

    进步

    无

    变化

    恶化

    死亡

    总有效

, http://www.100md.com     率(%)

    治疗Ⅰ组

    40

    12

    15

    9

    2

    1

    1

    90*

    对照组

    40

    7

, http://www.100md.com     11

    8

    10

    2

    2

    65

    *纳络酮(1.2mg)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1表2 治疗Ⅰ组与Ⅱ组比较

    总

    例数

    基本

    治愈

    显著

    进步
, 百拇医药
    进步

    无

    变化

    恶化

    死亡

    总有效

    率(%)

    治疗Ⅰ组

    40

    12

    15

    9

    2

    1
, 百拇医药
    1

    90

    治疗Ⅱ组

    40

    13

    19

    6

    1

    1

    0

    95*

    *纳络酮(1.2mg)组与纳络酮(3.2mg)组疗效比较P<0.05

    经统计学方法处理(U检验), 三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三组药物的起效时间比较: 治疗后第5天, 由意识障碍转为清醒的患者, 治疗Ⅰ组7例, 占53.8%; 治疗Ⅱ组9例, 占69.2%; 对照组2例, 占20%。 肢体肌力由完全性瘫痪恢复到Ⅱ级以上者, 治疗Ⅰ组10例, 占35.7%; 治疗Ⅱ组11例, 占40.7%; 对照组5例, 占20%。 治疗结束时转为清醒的患者, 治疗Ⅰ组9例, 占69.2%; 治疗Ⅱ组12例, 占92.3%; 对照组5例, 占50%。 肢体肌力恢复到Ⅱ级以上者: 治疗Ⅰ组21例, 占75%; 治疗Ⅱ组25例, 占89.3%; 对照组14例, 占56%。 从意识障碍和肢体肌力的恢复程度比较, 纳络酮组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组(P<0.01), 3.2mg纳络酮治疗组明显优于1.2mg组(P<0.01)。
, http://www.100md.com
    2. 副作用: 治疗开始后第3天, 治疗Ⅰ组出现1例患者感头痛, 血压比治疗前升高10/5mmHg。 治疗Ⅱ组出现2例病人感头痛、 头晕、 恶心, 血压比治疗前升高15/8mmHg。 放慢静滴速度及口服尼莫地平片后, 症状很快消失, 其余病人无异常反应。 纳络酮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 尿常规、 肝肾功能、 血糖及心电图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讨 论

    β-内啡肽(β-endorphine, β-EP)为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 临床研究证实[1], 不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 脑梗死患者体内β-EP含量均明显增加, 尤其是急性期(4~48小时)脑脊液和血浆中的β-EP含量明显增加, 并且与局灶性脑缺血损害的程度有关。 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及血浆中β-EP的增加可能导致下列后果[2,3]: ①抑制呼吸、 循环功能; ②致使情绪、 行为的异常; ③增加脑组织氧耗量, 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使缺血区已处于缺氧状态的神经细胞功能损害进一步加剧; ④抑制躯体运动机能。 Hosobchi等[4]通过用纳络酮能改善沙土鼠脑缺血区的神经功能, 提出内啡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又有实验结果表明大剂量纳络酮能有效防止海马CAI区锥体细胞发 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本研究结果表明, 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纳络酮对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 纳络酮3.2mg/日对意识障碍的恢复较好, 短时间应用纳络酮对肢体瘫痪的恢复与剂量无关, 而2周后3.2mg剂量组优于1.2mg组, 可能是①纳络酮通过阻断K型受体而拮抗过量释放的强啡肽A1~13所致的病理效应, 从而对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②减轻中枢性呼吸抑制, 促进昏迷患者清醒, 缩短昏迷持续时间; ③对抗内啡肽的缩血管作用, 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 改善缺血区突触反应性作用, 减轻缺血区尤其是缺血半影区的水肿, 并改善半影区的血液供应; ④改变膜对Ca2+的通透性, 影响脂质过氧化, 稳定略溶酶体膜, 促进细胞内环磷腺苷的合成, 改善神经传导功能[5]; ⑤抑制血小板聚体, 具有抗凝、 降低血粘度作用[6]。 总之, 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十分复杂, 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黄旭升.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4;2(2)∶96.

    2,蒋晓江,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38.

    3,沈华明.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7;14(5)∶247.

    4,Hosobuchi Y, et al. Science,1982,215(2)∶69.

    5,常高峰,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34.

    6,仝元章.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5)∶301.

    (2000-06-30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