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87561
不同剂量解氟灵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比较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曾才秀

    单位:湖南省新邵县人民医院儿科 422900

    关键词:解氟灵;氟乙酰胺中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556

    分类号 R996.1

    氟乙酰胺中毒是目前儿科常见中毒症之一。为探讨不同剂量解氟灵治疗不同程度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疗效,作者对近2年来收治的氟乙酰胺中毒的61例患者进行不同剂量治疗比较分析,力求找出适合不同程度中毒的解氟灵治疗剂量,以择求最佳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男35例,女26例,年龄1.5~3岁19例,3~6岁42例。所有病人均在误食后30~240min起病。参照《实用儿科急诊手册》[1]进行临床分度。轻度9例,均有头昏、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其中2例出现肢体小抽动;中度43例,除上述症状外,有分泌物增多,烦燥,其中38例出现肢体间隙性抽搐,25例病人血压下降,心音低,29例病人心电图ST-T降低;重度9例,均出现持续性抽搐、昏迷、高热。其中6例心电图表现为心律不齐,心肌缺血,2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5例病人出现心衰、呼衰、脑功能衰竭及肠麻痹。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均无差异(P>0.05)。两组间一般治疗如洗胃、补液、脱水、止惊支持治疗等完全相同,分别选用不同剂量的解氟灵治疗,对照组33例,解氟灵按0.1g/kg.d,分2次肌注,连用5~7d。治疗组28例,解氟灵用法用量如下:轻度:0.1g/kg.d,分2次肌注,连用2~3d;中度:0.2g/kg.d,分3次肌注,首剂加倍,连用5d;重度:0.3g/kg.d,分4次肌注,首剂加倍,连用7d。

    3 结果

    选用治疗后抽搐停止时间,治疗4d后空腹血糖恢复情况,1周后心电图正常与否,死亡率,后遗症及平均住院天数来评价疗效。

    55例治愈,5例因呼衰、脑功能衰竭及肠麻痹而死亡。1例留有伸舌、坐不稳、口角歪斜及语言障碍后遗症。两组比较,在血糖恢复、抽搐停止,心电图恢复及平均住院天数4个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
, 百拇医药
    附表 解氟灵疗效评价表 例(%) 组别

    n

    抽搐停止

    (h)

    空腹血糖

    恢复(4d后)

    心电图

    恢复正常

    死亡率

    后遗症

    平均住院

    天数

    治疗组
, http://www.100md.com
    28

    17.9±7.6

    24(85)

    23(82)

    1(3.5)

    0

    7.3±2

    对照组

    33

    26.8±16.7

    19(57)

    14(42)

    4(12)
, http://www.100md.com
    1(3)

    8.9±2.2

    P

    <0.05

    <0.01

    <0.05

    >0.05

    >0.05

    <0.01

    4 讨论

    氟乙酰胺经人体吸收后,脱去胺基生成氟乙酸,被乙酰辅酶A活化,生成氟乙酰辅酶A,经缩合酶作用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氟柠檬酸,后者与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化学结构相似,妨碍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进程,导致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以及对神经、心脏系统的直接损害。
, 百拇医药
    氟乙酰胺中毒的治疗,包括洗胃、补液、脱水及对症支持治疗等一般处理及应用特效解毒药解氟灵。解氟灵学名乙酰胺,其化学结构与氟乙酰胺相似,进入人体后,经代谢成为乙酸与氟乙酸产生竞争作用。限制氟柠檬酸的生成,从而减少其对三羧酸循环的毒性,以减轻症状,控制发病。解氟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对不同病情的病人用法用量进行比较研究的报道鲜见。

    我们结果证实,根据中毒症状轻重,采取不同方法及不同剂量,早期,足量应用,危重病人增加用药次数及用药剂量,首次加倍,延长用药时间,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则能有效地控制症状,又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解氟灵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对肾功能的损害引起血尿,但我们在对重症患者选用加大剂量治疗后,并未发现有肾损害发生。所有病人出院时复查尿常规,无1例发生血尿现象。因此根据病情轻重给予不同剂量解灵氟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效果更好。

    参 考 文 献

    1 赵文祥.实用儿科急诊手册.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7:9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