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87616
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4期
     作者:缪桂梅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医院,如东226401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小儿;上肢手术

    南通医学院学院000489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0-2057(2000)04-0439-01

    我院自1992年起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于2~12岁的患儿上肢手术。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上肢手术患儿均为ASAⅠ~Ⅱ级,男26例,女22例,年龄2~12岁,体重8~40kg,手术时间30~180min。手术种类:手外伤扩创缝合15例,骨折闭合复位18例,骨折切开复位11例,瘢痕挛缩整形4例。48例患儿随机分为臂丛神经阻滞组和单纯用氯胺酮组各24例。
, 百拇医药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2~4mg/kg,阿托品0.02mg/kg。(1)臂丛神经阻滞组:①肌间沟阻滞法—将患儿头偏向健侧,在找到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后,穿刺针在前中斜角肌夹角处肌间沟直接刺入,穿破筋膜时有落空感即停止进针,进针深度约0.5~1.5cm,抽吸无回血等即可注药。②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将患儿头偏向健侧,被阻滞的上肢外展90度,前臂外旋,肘外展,手臂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在腋动脉搏动最高点处穿刺,穿刺针与动脉呈10~20度夹角刺进皮肤,缓慢进针直到刺破鞘膜有落空感,并出现针随脉搏而摆动,抽吸无回血,将药1次注入。麻醉药均采用0.67%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药液量,2~4岁为8~10ml,5~8岁为12~15ml,9~12岁为15~20ml。(2)氯胺酮分离麻醉:患儿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6mg/kg,术中静脉追加氯胺酮1~2mg/kg。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再决定追加的次数。两组均用监护仪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等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2.1 对BP、Hr、RR和SpO2的影响 臂丛神经阻滞组患儿除了3例因失血较多、BP下降、Hr有所上升外,其余均无明显变化,SpO2在94%以上。单纯用氯胺酮组患儿术中均有BP上升、Hr与RR增快,SpO2低于90%6例(25.0%)。

    2.2 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组患儿麻醉效果好,全组无1例失败,6例患儿加用氯胺酮基础麻醉(<8岁不合作的患儿3mg/kg肌注),有4例患儿出现霍纳综合征,2例声音嘶哑,无需处理。单纯用氯胺酮组患儿麻醉效果较佳,但并发症较臂丛神经阻滞组多,其中一过性呼吸抑制6例,喉痉挛1例,梦幻喊叫3例,呕吐误吸2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转危为安。

    3 讨 论

    氯胺酮有兴奋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副反应[1]。氯胺酮肌注比静脉给药的并发症显著减少[2]。故单纯用氯胺酮组患儿术中均有BP上升,Hr与RR增快,SpO2下降明显,并发症较多。而臂丛神经阻滞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并发症显著减少。
, http://www.100md.com
    氯胺酮麻醉时,肺顺应性增加,呼吸道阻力降低,并能使支气管痉挛缓解,麻醉时咽喉保护性反射一般不消失。但由于唾液腺和支气管粘液腺分泌增多,剂量稍大时有呼吸抑制的可能性。故单纯用氯胺酮组患儿有6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出现呕吐误吸。臂丛神经阻滞组患儿未用或仅用小剂量氯胺酮肌注作基础麻醉,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未见呼吸抑制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的应用,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但采用氯胺酮麻醉,在暗室内有呕吐呼吸抑制造成窒息的危险。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则无此危险,且复位后患儿即可回家,无需特殊护理。

    上肢闭合复位时最好用肌间沟臂丛阻滞法,因其操作方便,麻醉范围广,可阻滞上臂及肩部,复位牵拉时无不适感。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基础麻醉后异感不易引出时,只要操作者感到有筋膜突破感,虽无异感,亦同样有效[3]。因小儿多不能耐受寻找异感时的针刺,且给予基础用药,患儿入睡,更无法测异感,落空感可以认为是主要穿刺成功的指征[4]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应诗达.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1988,4(4)∶222.

    [2] 刘瑞昌,孟宪中,周云仙,等.氯胺酮麻醉517例体会[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7,7(2)∶111.

    [3] 吴纪利,吴庄如,唐茂生,等.中斜角肌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6,6(2)∶95.

    [4] 魏 敏.三指定位法在小儿肌间沟臂丛阻滞400例体会[J].临床麻醉学杂志,1988,4(2)∶105.

    (收稿日期:2000-07-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