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8103
不同中医证型的吞酸证食管压力测定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茹柳 陈蔚文 叶富强 徐颂芬 潘怀耿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 510405

    关键词:@吞酸证;胃食管反流;食管活动障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000212摘要:以食管压力测定的方法研究吞酸证的病理变化及中医证型特点。对47例吞酸证进行辨证分型,肝胃不和型占48.9%;脾虚型占12.8%;肝郁脾虚型占38.3%。结果吞酸证食管动力异常以低动力出现率最高;高动力出现率最低,且都出现在肝胃不和型;动力不协调主要出现在肝郁脾虚型和脾虚型。提示吞酸证的病理机制与食管动力改变有关。食管动力异常以低动力为主,个别实证患者有高动力的表现,动力不协调主要出现在有脾虚表现的证型,脾虚可能是动力不协调产生的原因之一。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 http://www.100md.com     文章编号:1007-3213(2000)02-0137-03

    中医认为,酸水由胃中上泛,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说明吞酸证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酸水由胃向口方向上泛,这与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的病理特点相似,可由胃食管动力障碍引起。过去中医对吞酸证的研究,多为辨证论治和疗效观察等方面,较少从胃食管动力角度研究。本文以食管压力测定方法探讨吞酸证患者的食管运动变化及中医证型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诊断

    本研究参考中医对吞酸证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的认识,参照《中医胃肠病学》[1]的描述,认为吞酸证的临床诊断可包括:①吞酸证的临床症状:泛酸、烧心、嘈杂、胸脘灼痛、吞咽不利、嗳气、呃逆、恶心、反食、咽部如有物梗阻感等;②内镜或X线钡餐见反流性食管炎;③有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如食管pH监测记录到胃食管反流等。
, http://www.100md.com
    1.2 病例选择

    选择胃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引起的吞酸证病人作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①有一至数个吞酸证的临床症状。②有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见反流性食管炎;或食管3hpH监测记录到胃食管反流。根据我们对20名正常人餐后食管3hpH监测的结果,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时间为(1.90±1.37)min,以(+2s)代入数值,计算得生理性反流时间的阈值为4.64min,为了方便应用及减少假阳性,将该值取整数为5min。若食管3hpH监测反流时间超过5min,为胃食管反流检出阳性。

    排除标准:有食管器质性病变和有影响食管功能的全身性病变。

    1.3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病例均列入观察。本组吞酸证47例,全部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男33例,女14例,年龄18~60岁,平均

    (30.6±8.7)岁。其中37例进行了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检出反流性食管炎33例(4例由食管3hpH监测检出胃食管反流),其余10例也由食管3hpH监测检出胃食管反流。

    1.4 辨证分型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虚型、肝郁脾虚型。

    1.5 仪器与方法

    仪器:瑞典CTD-synectise公司的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检测仪(PC Polygraf HR)。

    检测方法同文献[3],主要记录: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和长度(LESL);湿咽后的松驰时程和松驰压。食管体部干、湿咽蠕动功能。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和长度(UESL);吞咽后松驰情况等。
, http://www.100md.com
    参照《现代胃肠病学》[4]所述,食管动力异常可分为低动力、高动力和动力不协调3类。低动力可表现为:LESP减低(p<2kPa),吞咽后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幅度低下(p<4kPa),或缺乏收缩;高动力可表现为:LESP升高(p>5kPa),或对吞咽表现为松驰障碍,吞咽引起高幅度的蠕动收缩(p>20kPa),或收缩时限延长(t>7s),重复收缩,常有自发性收缩;动力不协调可表现为:推进的蠕动速度异常,呈非蠕动性同步收缩(蠕动速度v>10cm/s)或逆行性收缩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辨证分型情况

    47例吞酸证患者肝胃不和型23例,占48.9%;脾虚型6例,12.8%;肝郁脾虚型18例,占38.3%。

    2.2 食管压力测定与中医证型分析
, 百拇医药
    47例患者中有35例(74.5%,35/47)检出食管动力异常情况,其中肝胃不和型16例,脾虚型6例,肝郁脾虚型13例。

    食管低动力、高动力和动力不协调在全部病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3.2%(25/47)、10.6%(5/47)和29.8%(14/47)。表1为各证型患者食管动力异常类型的分布情况。若同一病例同时有低(高)+动力不协调,按低(高)动力、动力不协调分别列入统计。因脾虚型例数较少,与肝郁脾虚型合并统计。

    表1可见,本组吞酸证患者食管动力异常以低动力的检出率最高;高动力的检出率最低,且都出现在肝胃不和型;动力不协调以脾虚型和肝郁脾虚型检出率较高,肝胃不和型则较少出现。高动力和动力不协调的检出在“肝胃不和”与“脾虚+肝郁脾虚”有较明显差异(均P<0.05)。

    2.3 吞酸证食管动力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

    吞酸证食管压力测定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见表2。若同一病例出现多种食管运动异常改变,则分别列入统计。
, http://www.100md.com
    另外,个别出现的食管测压异常情况,有LES非吞咽性松驰1例,LES吞咽松驰不良2例,UESP减低2例,UESP增高2例等。

    表1 各证型患者食管动力异常类型

    的分布情况 N/例(p/%) 分 型

    合 计

    低动力

    高动力

    动力不协调

    肝胃不和

    23

    9(39.1)

    5(21.7)*
, http://www.100md.com
    3(13.0)*

    脾虚+肝郁脾虚

    6+18

    5+11(66.6)

    0(0)

    3+8(45.8)

    合计

    47

    25(53.2)

    5(10.6)

    14(29.8)

    *卡方检验,与“脾虚+肝郁脾虚”比较P<0.05表2 吞酸证食管压力测定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 N/例 分 型
, 百拇医药
    合计

    LESP

    减低

    LES吞咽松

    驰时间延长

    干吞

    湿吞

    振幅

    振幅

    同步收缩

    振幅

    振幅

    同步收缩
, 百拇医药
    肝胃不和

    23

    4

    2

    7

    3

    3

    3

    5

    2

    脾虚

    6

    1

    2
, 百拇医药
    5

    0

    3

    4

    0

    1

    肝郁脾虚

    18

    2

    1

    9

    0

    8

    4
, http://www.100md.com
    0

    2

    合计

    47

    7

    5

    21

    3

    14

    11

    5

    5

    上述结果显示,本组吞酸证食管低动力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减低及其吞咽松驰时间延长、食管体部吞咽收缩振幅减弱所致;食管高动力主要由食管体部吞咽收缩振幅增高所致;食管动力不协调主要由食管体部吞咽出现同步性收缩所致。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吞酸证的出现与食管动力异常有关系,很多患者可观察到食管运动的异常变化,这可部分解释吞酸证的发病机制。约有半数患者出现了食管低动力的情况,与现代医学关于胃食管反流多见食管运动功能减弱的结果[5]相似,提示食管运动减弱是吞酸证的重要原因;高动力全部出现在肝胃不和型,提示部分实证患者可出现食管运动增强的现象;有脾虚者(脾虚型和肝郁脾虚型)动力不协调出现率明显高于无脾虚者(肝胃不和型),提示脾虚可能是引起动力不协调的的原因之一。

    传统中医对吞酸证的诊治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方法与认识都有局限性,我们以食管动力学的方法,观察吞酸证在酸反流和食管运动方面的病理改变,目的是以现代科学手段进一步探讨吞酸证的病变特点。另一待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吞酸证可通过食管pH监测客观记录到酸反流,肝胃不和型的反流程度大于脾虚型和肝郁脾虚型。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吞酸证的病理机制与食管动力改变有关,并有虚实变化的不同特点。此外,我们对中药治疗吞酸证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表明,中药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还同时具有减少酸反流和调整食管运动的作用。因此,用食管动力学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吞酸证,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变所在,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效果好的优势,并为调理脾胃中药临床药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百拇医药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编号:96131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茹柳 女,1962年7月出生,副研究员,硕士;

    参考文献:

    [1]李乾构,王自立.中医胃肠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M].1993.96,98,100

    [3]李茹柳,陈蔚文,潘怀耿,等.53例脾胃虚实证患者食管压力变化分析[J].新中医,1999,31(1):36

    [4]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学(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693~699

    [5]罗金燕,龚均,董蕾,等.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1,11(3):137

    收稿日期:1999-10-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