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初探
作者:黄德远 黄志刚 吴昌林
单位:黄德远(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阳 550001);黄志刚(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阳 550001);吴昌林(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阳 550001)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抗生素类;外科伤口感染;手术后期间
贵阳医学院学报00012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R657.4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如过敏反应、毒性作用、菌群失调[1]、二重感染。此外,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因此,我们于1991年1月~1992年3月观察了胆囊病变患者行胆囊切除后抗生素及非抗生素治疗效果。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行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具有可行性,可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胆囊病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胆囊切除术后未置引流物、未用抗生素治疗)及对照组(胆囊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物、应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等方面均衡性。实验组44例,女58例,男5例,平均年龄63岁(20~80岁)。胆囊息肉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6例,胆囊积脓(液)3例;对照组44例,女58例,男7例,平均年龄65岁(11~75岁)。胆囊息肉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9例,胆囊积脓(液)3例。两组各指标比较P>0.05。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
1.2 试验方法 (1)胆囊急性炎症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4~6 g/d或庆大霉素24万U/d,加甲硝唑0.4 g/d)治疗,3周后施行胆囊切除术;(2)术前B超提示胆总管无异常;(3)手术方法[2,3]:进入腹腔探查胆囊及胆总管,证实胆囊病变,无胆总管扩张及结石。解剖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于胆囊管处用丝线牵引。在Calot三角内找出胆囊动脉,靠近胆囊壁结扎切断。于胆囊底逆行切除胆囊,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 cm处切断结扎,不行术中胆道造影和胆总管探查。避免胆囊内容物污染手术野和手术切口。对照组于温氏孔处放置烟卷引流条一根。术后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4~6 g/d或庆大霉素24万U/d,加甲硝唑0.4 g/d)治疗3 d;实验组不用抗生素治疗。两组病例均为同一组医生手术。手术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体温、切口愈合情况、血液白细胞数等变化。
, http://www.100md.com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病人伤口均无红肿及压痛。第7天伤口部分拆线,第10天全部拆线,伤口Ⅰ期愈合(脂肪液化,对照组1例,实验组2例,于术后第7天清除后,大约第10天愈合),体温无明显升高,切口无感染,也无腹腔残余感染。体温、血白细胞及伤口愈合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128例胆囊病变患者临床试验结果
Tab.1 Clinical trial result of 128
cases with gallbladder disease
例数
, http://www.100md.com
体温(℃)
(x±s)
Ⅰ期愈合率
(P±Sp)
白细胞计数(ml)
(x±s)
P值
实验组
63
37.5±1.0
100±0
6 500±500
>0.05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
65
37.6±0.9
100±0
7 000±450
>0.05
3 讨论
本研究病例诊断明确,采用了随机同期对照及随机分组,两组均衡可比,样本含量足够,观察指标较客观。通常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切口为Ⅱ类切口,胆囊床缝合后行引流,手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而本研究实验组术后不放引流物,也不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胆囊切除术后不用常规抗生素治疗,亦可获得同样疗效。在选择胆囊切除术后是否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掌握好其适应症,对胆囊息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液术前术后均不用抗生素治疗;但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积脓则必须经过严格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3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则可不再用抗生素。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刘裕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菌群失调.实用外科杂志,1989,9(7):342
2,冉瑞图,沈 魁,黄志强主编.胆道手术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7.90
3,梅恩各礎.R著(英).腹部外科手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40
4,骆万青,郑新元,左郭亚,等.择期胆囊切除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实用外科杂志,1989,9(6):303
(1999—09—28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黄德远(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阳 550001);黄志刚(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阳 550001);吴昌林(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阳 550001)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抗生素类;外科伤口感染;手术后期间
贵阳医学院学报00012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R657.4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如过敏反应、毒性作用、菌群失调[1]、二重感染。此外,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因此,我们于1991年1月~1992年3月观察了胆囊病变患者行胆囊切除后抗生素及非抗生素治疗效果。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行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具有可行性,可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胆囊病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胆囊切除术后未置引流物、未用抗生素治疗)及对照组(胆囊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物、应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等方面均衡性。实验组44例,女58例,男5例,平均年龄63岁(20~80岁)。胆囊息肉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6例,胆囊积脓(液)3例;对照组44例,女58例,男7例,平均年龄65岁(11~75岁)。胆囊息肉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9例,胆囊积脓(液)3例。两组各指标比较P>0.05。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
1.2 试验方法 (1)胆囊急性炎症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4~6 g/d或庆大霉素24万U/d,加甲硝唑0.4 g/d)治疗,3周后施行胆囊切除术;(2)术前B超提示胆总管无异常;(3)手术方法[2,3]:进入腹腔探查胆囊及胆总管,证实胆囊病变,无胆总管扩张及结石。解剖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于胆囊管处用丝线牵引。在Calot三角内找出胆囊动脉,靠近胆囊壁结扎切断。于胆囊底逆行切除胆囊,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 cm处切断结扎,不行术中胆道造影和胆总管探查。避免胆囊内容物污染手术野和手术切口。对照组于温氏孔处放置烟卷引流条一根。术后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4~6 g/d或庆大霉素24万U/d,加甲硝唑0.4 g/d)治疗3 d;实验组不用抗生素治疗。两组病例均为同一组医生手术。手术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体温、切口愈合情况、血液白细胞数等变化。
, http://www.100md.com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病人伤口均无红肿及压痛。第7天伤口部分拆线,第10天全部拆线,伤口Ⅰ期愈合(脂肪液化,对照组1例,实验组2例,于术后第7天清除后,大约第10天愈合),体温无明显升高,切口无感染,也无腹腔残余感染。体温、血白细胞及伤口愈合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128例胆囊病变患者临床试验结果
Tab.1 Clinical trial result of 128
cases with gallbladder disease
例数
, http://www.100md.com
体温(℃)
(x±s)
Ⅰ期愈合率
(P±Sp)
白细胞计数(ml)
(x±s)
P值
实验组
63
37.5±1.0
100±0
6 500±500
>0.05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
65
37.6±0.9
100±0
7 000±450
>0.05
3 讨论
本研究病例诊断明确,采用了随机同期对照及随机分组,两组均衡可比,样本含量足够,观察指标较客观。通常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切口为Ⅱ类切口,胆囊床缝合后行引流,手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而本研究实验组术后不放引流物,也不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胆囊切除术后不用常规抗生素治疗,亦可获得同样疗效。在选择胆囊切除术后是否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掌握好其适应症,对胆囊息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液术前术后均不用抗生素治疗;但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积脓则必须经过严格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3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则可不再用抗生素。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刘裕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菌群失调.实用外科杂志,1989,9(7):342
2,冉瑞图,沈 魁,黄志强主编.胆道手术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7.90
3,梅恩各礎.R著(英).腹部外科手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40
4,骆万青,郑新元,左郭亚,等.择期胆囊切除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实用外科杂志,1989,9(6):303
(1999—09—28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