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掌侧瘢痕挛缩致腕管综合征(附9例报告)
作者:郭俊林 米亚珍 刘辉 王艳红
单位:郭俊林(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米亚珍(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刘辉(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王艳红 (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
关键词:瘢痕;腕管综合征;外科手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000128 摘要: 目的 报告9例腕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致腕管综合征。方法 9例均行瘢痕切除、正中神经松解、皮瓣移植术。结果9例病人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8.3月。结果 优8例,一般1例,优良率88.8%。结论 瘢痕压迫致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粘连、腕管内高压是其发病基础。本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19+.6 文献标识码: A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 1007-6611(2000)01-0052-02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一临床病征。其病因多种多样,但由于腕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所致者临床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并得到随访的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 7 例,女 2 例;左侧 4 例,右侧 5 例;年龄14~45岁,平均 29 岁。烧伤后至发病时间 4 个月~2 年,平均 11 月。就诊时病程 5 d~10 个月,平均100 d。
1.2 临床表现 患手拇、示、中指麻木及烧灼样疼痛,以夜间灼痛显著,患手握物无力,持筷及执笔感力不从心,笨拙无力。拇、示、中指痛温觉迟钝,皮肤干燥、脱屑,腕关节被动处掌屈位,活动受限,瘢痕面积最大的 6 cm×7 cm,最小的 4 cm×5 cm,按压瘢痕可使拇、示、中指麻痛加重。止血带试验阳性。肌电图显示患侧正中神经腕部传导时间延长,最长22 ms,最短的 12 ms,平均约 17.6 ms。
, 百拇医药
2 方法及结果
2.1 手术所见及方法 手术在臂丛麻醉气压止血带下进行,从瘢痕近端切开,逐渐向远端锐性分离。注意分辨瘢痕是否波及掌腱膜及深筋膜,若被波及,则应注意辨别和分离深层结构。愈接近腕部愈应小心,此处神经肌腱往往与瘢痕基底粘连。自其近端仔细辨认,锐性分离,将瘢痕组织完整切除。对于 6 例掌腱膜及深筋膜未被波及的,常规切开腕管探查,切除0.5 cm腕横韧带。该段正中神经约1~1.5 cm水肿,梭形变粗,行外膜切开松解。对于 3 例掌腱膜被波及、腕管内有粘连的,将粘连于正中神经及肌腱的瘢痕组织小心剥离,该段正中神经变细、发白。切开神经外膜,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束间松解。松止血带,冲洗止血,6例掌腱膜及筋膜未被波及的,行全层皮片游离移植覆盖。累及掌腱膜及筋膜的 3 例,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皮瓣下保留一定的脂肪组织,以免神经肌腱直接与皮肤粘连,供区用断层皮片移植覆盖。6 周后断蒂,开始功能锻炼。
2.2 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 2 周烧灼样疼痛缓解,手指的麻胀感明显减轻。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最长的 1 年,最短的半年,平均8.3月,优 8 例,腕背伸≥20°,患手抓握有力,手指灼痛及麻胀感消失,痛温觉恢复同对侧。一般 1 例,腕背伸近20°,患手抓握有力,拇指,示指仍有轻度麻胀感,痛温觉亦较对侧稍差,且遇冷时有所加重。优良率88.8 %。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发病基础 本组病例由于腕掌部瘢痕挛缩,瘢痕本身的压迫致腕管容积减小;加之瘢痕侵及腕管,造成腕管内粘连;再者,由于瘢痕挛缩使腕关节长期始终处于掌屈位,致腕管内压力增高。徐德奎等[1]报告 10 例急性腕管综合征病人,其中 4 例即由于Colles骨折后过度掌屈位固定所致,宋知非等[2]报告 28 例腕管综合征,其中 8 例亦同上述。可见,上述诸因素协同作用致正中神经受压,变性,进而发病。
3.2 诊断 根据烧伤后局部瘢痕挛缩及正中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不难确诊。值得提倡的是,肌电图检查,不仅能准确定位,且可反映受压正中神经的病变程度,并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组 3 例行神经束间松解的病例,术前正中神经腕部传导时间均≥20 ms,且与术中所见其病变相符。
3.3 结论 见于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造成,且均为不可逆性,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效。
作者简介: 郭俊林,男,1963年9月生,本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徐德奎,唐绍奇.急性腕管综合征(附10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 (7): 392.
[2] 宋知非,李承球,孙贤敏,等.腕管综合征28例报告[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5, 11 (1): 32.
[收稿日期: 1999-08-19], 百拇医药
单位:郭俊林(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米亚珍(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刘辉(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王艳红 (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长治 046000)
关键词:瘢痕;腕管综合征;外科手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000128 摘要: 目的 报告9例腕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致腕管综合征。方法 9例均行瘢痕切除、正中神经松解、皮瓣移植术。结果9例病人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8.3月。结果 优8例,一般1例,优良率88.8%。结论 瘢痕压迫致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粘连、腕管内高压是其发病基础。本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19+.6 文献标识码: A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 1007-6611(2000)01-0052-02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一临床病征。其病因多种多样,但由于腕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所致者临床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并得到随访的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 7 例,女 2 例;左侧 4 例,右侧 5 例;年龄14~45岁,平均 29 岁。烧伤后至发病时间 4 个月~2 年,平均 11 月。就诊时病程 5 d~10 个月,平均100 d。
1.2 临床表现 患手拇、示、中指麻木及烧灼样疼痛,以夜间灼痛显著,患手握物无力,持筷及执笔感力不从心,笨拙无力。拇、示、中指痛温觉迟钝,皮肤干燥、脱屑,腕关节被动处掌屈位,活动受限,瘢痕面积最大的 6 cm×7 cm,最小的 4 cm×5 cm,按压瘢痕可使拇、示、中指麻痛加重。止血带试验阳性。肌电图显示患侧正中神经腕部传导时间延长,最长22 ms,最短的 12 ms,平均约 17.6 ms。
, 百拇医药
2 方法及结果
2.1 手术所见及方法 手术在臂丛麻醉气压止血带下进行,从瘢痕近端切开,逐渐向远端锐性分离。注意分辨瘢痕是否波及掌腱膜及深筋膜,若被波及,则应注意辨别和分离深层结构。愈接近腕部愈应小心,此处神经肌腱往往与瘢痕基底粘连。自其近端仔细辨认,锐性分离,将瘢痕组织完整切除。对于 6 例掌腱膜及深筋膜未被波及的,常规切开腕管探查,切除0.5 cm腕横韧带。该段正中神经约1~1.5 cm水肿,梭形变粗,行外膜切开松解。对于 3 例掌腱膜被波及、腕管内有粘连的,将粘连于正中神经及肌腱的瘢痕组织小心剥离,该段正中神经变细、发白。切开神经外膜,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束间松解。松止血带,冲洗止血,6例掌腱膜及筋膜未被波及的,行全层皮片游离移植覆盖。累及掌腱膜及筋膜的 3 例,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皮瓣下保留一定的脂肪组织,以免神经肌腱直接与皮肤粘连,供区用断层皮片移植覆盖。6 周后断蒂,开始功能锻炼。
2.2 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 2 周烧灼样疼痛缓解,手指的麻胀感明显减轻。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最长的 1 年,最短的半年,平均8.3月,优 8 例,腕背伸≥20°,患手抓握有力,手指灼痛及麻胀感消失,痛温觉恢复同对侧。一般 1 例,腕背伸近20°,患手抓握有力,拇指,示指仍有轻度麻胀感,痛温觉亦较对侧稍差,且遇冷时有所加重。优良率88.8 %。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发病基础 本组病例由于腕掌部瘢痕挛缩,瘢痕本身的压迫致腕管容积减小;加之瘢痕侵及腕管,造成腕管内粘连;再者,由于瘢痕挛缩使腕关节长期始终处于掌屈位,致腕管内压力增高。徐德奎等[1]报告 10 例急性腕管综合征病人,其中 4 例即由于Colles骨折后过度掌屈位固定所致,宋知非等[2]报告 28 例腕管综合征,其中 8 例亦同上述。可见,上述诸因素协同作用致正中神经受压,变性,进而发病。
3.2 诊断 根据烧伤后局部瘢痕挛缩及正中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不难确诊。值得提倡的是,肌电图检查,不仅能准确定位,且可反映受压正中神经的病变程度,并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组 3 例行神经束间松解的病例,术前正中神经腕部传导时间均≥20 ms,且与术中所见其病变相符。
3.3 结论 见于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造成,且均为不可逆性,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效。
作者简介: 郭俊林,男,1963年9月生,本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徐德奎,唐绍奇.急性腕管综合征(附10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 (7): 392.
[2] 宋知非,李承球,孙贤敏,等.腕管综合征28例报告[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5, 11 (1): 32.
[收稿日期: 1999-08-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