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142例分析
作者:孙晓亮 孙有声 刘志伟
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130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1242
我院自1988年1月~1998年12月共诊治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患者142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42例,男97例,女45例,年龄23~74岁,平均47.6岁 。病程平均4年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腰痛及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139例 。14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二、结果
, 百拇医药
术后随访131例,失访11例,随访1~6年,平均3年2个月。评定标准: 优: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良:腰部轻度酸痛,无下肢放射痛,不影响正常工作 ;可:仍有腰腿痛但较术前减轻;差:无恢复或加重者。本组优58例,占44.3%,良 49例,占37.4%,可18例,占13.7%,差6例,占4.6%,优良率81.7 %。获访者中无明显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并发症。
讨论
一、诊断要点
本病的诊断要仔细询问病史与体检,强调既有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典型坐骨神经 痛,又有侧隐窝狭窄所致的下肢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且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同时存在。根据症 状,定位体征较单纯椎间盘突出明显严重且顽固。症状不因改变体位如侧弯,坐卧等而减轻 ,牵引、按摩等非手术治疗效果差,甚至加重。另外,CT扫描后测量侧隐窝矢状径有很大 意义。CT扫描除发现有椎间盘突出外,还可发现侧隐窝矢状径<3.5mm,黄韧带厚度 > 4mm或伴骨化以及后纵韧带骨化等。Kiraldy-willis认为侧隐窝矢状径在 5mm以上为正常,4mm为临界状态,小于3mm者肯定狭窄。但我们认为不能单独将C T测量侧隐窝矢状径作为判断侧隐窝狭窄之有无或程度的标准。其中除CT检查可能发生的 误差外,尚有纤维结构性狭窄如黄韧带、增生疤痕、粘连等卡压因素,故临床表现结合术中 探查是不容忽视的诊断依据。
, 百拇医药
二、病理变化
本组病例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突出,椎间关节内聚,椎体后缘骨赘增生和黄 韧带肥厚挤压神经根所致,均经手术证实。侧隐窝是指椎管两侧三角形的狭窄区,它的外界 是椎弓根的内壁,后方是上关节突前壁、黄韧带外侧部及相邻椎板峡部,前方是椎体后面的 外侧部分及相应的椎间盘,内侧面向硬膜囊开放。其中侧隐窝狭窄因素一是突出的椎间盘, 二是黄韧带肥厚,三是关节突肥大及椎体后缘骨刺和神经根纤维性粘连。
三、治疗方法
本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本组14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患侧椎板间 扩大开窗,相应椎间关节内1/3凿除,摘除突出之椎间盘组织,充分扩大侧隐窝的方法。 手术重点在于椎间盘突出的处理,并应常规探查有无其它原因仍继续卡压神经根,如关节突 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疤痕组织,凿除相应椎间关节内1/3,以侧隐 窝扩大到神经根松动1cm左右而不受挤压为准。术中开窗应掌握:(1)术前仔细分析C T片,确定拟开窗的间隙,术中正确定位后,一般先从无粘连的后隐窝进入椎管,边剥离边 向外侧扩大开窗,避免撕破硬膜囊,伤及马尾神经。(2)掌握下腰段椎间盘平面与椎间隙 平面相对应关系这一解剖特点,才能做到椎板开窗范围小,显露突出椎间盘充分、准确。( 3)正确凿切内1/3之椎间关节突。安放骨凿的正确位置是:椎间关节突内1/3处,与 中线平行,骨凿的刀刃斜坡面向中线,轻轻击柄,凿下之骨块应在深面剥离的同时轻轻提出 ,避免猛烈牵拉而损伤与其粘连的神经根。本组病例重点在于椎间盘突出的处理,但同时必 须彻底解除侧隐窝狭窄对神经根的压迫,否则必将影响疗效。另一方面,需严格控制减压的 范围。过多的不必要的切除椎管骨性结构,将可能导致脊柱不稳、腰椎滑脱等并发症。因此 ,我们认为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损伤小,减压彻底,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术后可早期活 动。, 百拇医药
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130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1242
我院自1988年1月~1998年12月共诊治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患者142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42例,男97例,女45例,年龄23~74岁,平均47.6岁 。病程平均4年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腰痛及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139例 。14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二、结果
, 百拇医药
术后随访131例,失访11例,随访1~6年,平均3年2个月。评定标准: 优: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良:腰部轻度酸痛,无下肢放射痛,不影响正常工作 ;可:仍有腰腿痛但较术前减轻;差:无恢复或加重者。本组优58例,占44.3%,良 49例,占37.4%,可18例,占13.7%,差6例,占4.6%,优良率81.7 %。获访者中无明显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并发症。
讨论
一、诊断要点
本病的诊断要仔细询问病史与体检,强调既有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典型坐骨神经 痛,又有侧隐窝狭窄所致的下肢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且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同时存在。根据症 状,定位体征较单纯椎间盘突出明显严重且顽固。症状不因改变体位如侧弯,坐卧等而减轻 ,牵引、按摩等非手术治疗效果差,甚至加重。另外,CT扫描后测量侧隐窝矢状径有很大 意义。CT扫描除发现有椎间盘突出外,还可发现侧隐窝矢状径<3.5mm,黄韧带厚度 > 4mm或伴骨化以及后纵韧带骨化等。Kiraldy-willis认为侧隐窝矢状径在 5mm以上为正常,4mm为临界状态,小于3mm者肯定狭窄。但我们认为不能单独将C T测量侧隐窝矢状径作为判断侧隐窝狭窄之有无或程度的标准。其中除CT检查可能发生的 误差外,尚有纤维结构性狭窄如黄韧带、增生疤痕、粘连等卡压因素,故临床表现结合术中 探查是不容忽视的诊断依据。
, 百拇医药
二、病理变化
本组病例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突出,椎间关节内聚,椎体后缘骨赘增生和黄 韧带肥厚挤压神经根所致,均经手术证实。侧隐窝是指椎管两侧三角形的狭窄区,它的外界 是椎弓根的内壁,后方是上关节突前壁、黄韧带外侧部及相邻椎板峡部,前方是椎体后面的 外侧部分及相应的椎间盘,内侧面向硬膜囊开放。其中侧隐窝狭窄因素一是突出的椎间盘, 二是黄韧带肥厚,三是关节突肥大及椎体后缘骨刺和神经根纤维性粘连。
三、治疗方法
本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本组14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患侧椎板间 扩大开窗,相应椎间关节内1/3凿除,摘除突出之椎间盘组织,充分扩大侧隐窝的方法。 手术重点在于椎间盘突出的处理,并应常规探查有无其它原因仍继续卡压神经根,如关节突 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疤痕组织,凿除相应椎间关节内1/3,以侧隐 窝扩大到神经根松动1cm左右而不受挤压为准。术中开窗应掌握:(1)术前仔细分析C T片,确定拟开窗的间隙,术中正确定位后,一般先从无粘连的后隐窝进入椎管,边剥离边 向外侧扩大开窗,避免撕破硬膜囊,伤及马尾神经。(2)掌握下腰段椎间盘平面与椎间隙 平面相对应关系这一解剖特点,才能做到椎板开窗范围小,显露突出椎间盘充分、准确。( 3)正确凿切内1/3之椎间关节突。安放骨凿的正确位置是:椎间关节突内1/3处,与 中线平行,骨凿的刀刃斜坡面向中线,轻轻击柄,凿下之骨块应在深面剥离的同时轻轻提出 ,避免猛烈牵拉而损伤与其粘连的神经根。本组病例重点在于椎间盘突出的处理,但同时必 须彻底解除侧隐窝狭窄对神经根的压迫,否则必将影响疗效。另一方面,需严格控制减压的 范围。过多的不必要的切除椎管骨性结构,将可能导致脊柱不稳、腰椎滑脱等并发症。因此 ,我们认为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损伤小,减压彻底,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术后可早期活 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