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8833
46例老年人室性早搏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定芬

    单位:张定芬(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 524001)

    关键词:

    广东医学院学报0003101 文章编号:1005-4057(2000)03-0322-01

    室性早搏(室早)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处理不好可使病情恶化,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室早的发生除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外,精神刺激等因素亦起重要作用。所以,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外,还必须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手段来纠正患者异常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本文就46例老年室早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60~80岁(平均71岁)。冠心病4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例,心绞痛10例,隐性冠心病22例,其余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类型:多源性室早13例,单源性室早33例;连发室早5例,短阵室速2例,二联、三联律26例。诱发因素:46例中38例有明确的心脏外诱因:精神刺激28例,对病情不了解5例,医源性2例,上述两种以上因素3例。除2例急性心梗因心衰、室颤死亡外,余44例均好转出院。

    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其特殊性,易怒、精神过敏、多疑是老年病人特有症状。良好的护理前提是取得病人的信任与配合,我们通过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多与病人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受精神因素诱发的室早病人,我们耐心地把室早与精神因素的关系向他们交待清楚,使他们正确认识室早的发生过程并配合药物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早搏的病人常觉心慌,并有心跳停顿感,故形成常摸脉搏的不良习惯,结果越摸脉,早搏越多,压力越大,造成极度焦虑。对此,宜向患者耐心解释室早的机制与心理压力及条件反射的关系。典型病例介绍:男,70岁,知识分子,冠心病。经常看一些医学书籍,发现室早后,怕出现室速、室颤、心跳停止,有空就摸脉搏,数漏搏数,入院时极度紧张,经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经认真观察,与病人交谈知其顾虑后,耐心开导,建议不要自摸脉搏,放松紧张情绪,避免恶性循环,后经常规治疗,早搏明显减少,出院追踪半年,病情稳定。本组有2例室早病人无心脏病表现,仅在基层医院体检时发现室早。经多方治疗症状加重,后转入我院。经全面检验后没有发现器质性心脏病。遂我们以亲切的语言安慰病人,与病人全面分析病情及诱因,并告知有部分建康人可有室早,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2例均痊愈出院。

    作者简介:张定芬,女1959年9月出生,中专,护理师

    收稿日期:2000-03-31

    修订日期:2000-05-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