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大鼠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时相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明镜 王硕仁 李敏 王振涛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气血研究室,北京 100700
关键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0010144
目的:探讨心梗后不同时间点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的自身动态变化及二者彼此消长的规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250 g左右),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根部下1 mm处,假手术组在同样位置只穿线不结扎。分别于术后急性期(第3 d、第5 d、第10 d)、慢性期(第4周、第8周)将动物处死,经心脏最大横径做冰冻切片(厚度8μ),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POD法),DAB显色,显示凋亡细胞。经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出梗塞边缘区凋亡心肌细胞占总心肌细胞的百分比。同时计算左室腔内径、左室面积、变薄比(心室梗塞区/健存区)等重构指标。结果:1.边缘区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比随时间呈动态变化。(1)模型组第3、第5、第10 d分别为25.31%±1.98%(±s,下同)、17.50%±2.86%、10.62%±1.45%,凋亡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凋亡细胞逐渐减少,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2)模型组第4周(5.28%±0.43%)、第8周(7.96%±0.44%)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较急性期明显减少与急性期各天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第8周与第4周比较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而假手术组无明显的动态变化,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左室重构指标呈现时相动态变化。(1)左室内径(mm):模型组第3、第5、第10 d逐渐增大,第10 d最大(13.78±1.27)与第3 d(10.60±1.24)比较有极显著P<0.001,第4、第8周会落到第5 d水平(13.39±1.80)。而假手术组,随时间推移内径自然生长,第8周较第3、第5、第10 d明显变大。(2)左室面积:(mm2)模型组的变化曲线为:急性期面积逐渐增加,第10 d达4.94±0.85;慢性期第4周较第10 d回降,第8周呈增加趋势高达7.81±1.11,各时间点与第8周比较P<0.001。假手术组的变化曲线为:急性期逐渐减少,第10 d最少为0.69±0.31;慢性期增加到3.54±0.44,与急性期有极显著差异。(3)变薄比:模型组按第3 d(0.42±0.08)、第5 d、第10 d、第4周(0.29±0.03)的顺序依次减少,第8周有所回升为0.37±0.08,但各时间点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以上三项心室重构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即模型组各时间点的左室内径、左室面积、均比假手术组数值大且增加量超过100%,变薄比明显减小,且减小量大于100%。3.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的消长规律:急性期模型组左室重构指标逐渐加重,第10 d达高峰,慢性期第4周下降,第8周较第4周又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这种变化与凋亡细胞百分比在急性期呈负相关,在慢性期有一定正相关的趋势。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将继续。结论:急性心梗(AMI)后,由于心肌急性缺血、容量负荷、压力负荷等的综合作用心肌细胞大量死亡伴随有大量心肌细胞凋亡,同时心室急性膨展(左室内径增大)。慢性期左室重构以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增生为主(左室面积变大),凋亡心肌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总之心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和左室重构构成了AMI后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体,对二者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百拇医药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气血研究室,北京 100700
关键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0010144
目的:探讨心梗后不同时间点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的自身动态变化及二者彼此消长的规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250 g左右),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根部下1 mm处,假手术组在同样位置只穿线不结扎。分别于术后急性期(第3 d、第5 d、第10 d)、慢性期(第4周、第8周)将动物处死,经心脏最大横径做冰冻切片(厚度8μ),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POD法),DAB显色,显示凋亡细胞。经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出梗塞边缘区凋亡心肌细胞占总心肌细胞的百分比。同时计算左室腔内径、左室面积、变薄比(心室梗塞区/健存区)等重构指标。结果:1.边缘区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比随时间呈动态变化。(1)模型组第3、第5、第10 d分别为25.31%±1.98%(±s,下同)、17.50%±2.86%、10.62%±1.45%,凋亡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凋亡细胞逐渐减少,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2)模型组第4周(5.28%±0.43%)、第8周(7.96%±0.44%)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较急性期明显减少与急性期各天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第8周与第4周比较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而假手术组无明显的动态变化,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左室重构指标呈现时相动态变化。(1)左室内径(mm):模型组第3、第5、第10 d逐渐增大,第10 d最大(13.78±1.27)与第3 d(10.60±1.24)比较有极显著P<0.001,第4、第8周会落到第5 d水平(13.39±1.80)。而假手术组,随时间推移内径自然生长,第8周较第3、第5、第10 d明显变大。(2)左室面积:(mm2)模型组的变化曲线为:急性期面积逐渐增加,第10 d达4.94±0.85;慢性期第4周较第10 d回降,第8周呈增加趋势高达7.81±1.11,各时间点与第8周比较P<0.001。假手术组的变化曲线为:急性期逐渐减少,第10 d最少为0.69±0.31;慢性期增加到3.54±0.44,与急性期有极显著差异。(3)变薄比:模型组按第3 d(0.42±0.08)、第5 d、第10 d、第4周(0.29±0.03)的顺序依次减少,第8周有所回升为0.37±0.08,但各时间点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以上三项心室重构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即模型组各时间点的左室内径、左室面积、均比假手术组数值大且增加量超过100%,变薄比明显减小,且减小量大于100%。3.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的消长规律:急性期模型组左室重构指标逐渐加重,第10 d达高峰,慢性期第4周下降,第8周较第4周又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这种变化与凋亡细胞百分比在急性期呈负相关,在慢性期有一定正相关的趋势。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将继续。结论:急性心梗(AMI)后,由于心肌急性缺血、容量负荷、压力负荷等的综合作用心肌细胞大量死亡伴随有大量心肌细胞凋亡,同时心室急性膨展(左室内径增大)。慢性期左室重构以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增生为主(左室面积变大),凋亡心肌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总之心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和左室重构构成了AMI后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体,对二者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