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89412
医院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与功能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陈欣怡 马继红

    单位:050082 石家庄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护理部

    关键词:监护技术;协作网络;建立;功能

    中华护理杂志000914 摘要 为了提高医院整体重症护理水平,于1997年初,建立了以ICU为中心的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为医院各临床科室提供重症护理技术指导,进行重症监护技术的培训,同时,探讨新时期护理技术协作的理论、方法和途径。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提供一套完善的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科学方法,真正实现了护理技术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医院重点科室人才和设备的作用,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医院的全面建设,达到了重症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并取得明显效果。

    Key words Monitoring technique Cooperative network Establishment Function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分科较细,专科护理内容局限,当遇到重症疑难病人发生非专科护理问题或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时,使护理的难度增大,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进行专科护理技术协作。而ICU是危重病人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可以说是医院中的医院,是现代尖端护理技术的集中体现。如何发挥ICU人力和设备的功能,实现重症监护技术的大突破,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院于1997年初,建立了以ICU为中心的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1]并取得明显效果。

    1 建立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意义

    1.1 利用ICU对重症病人观察抢救经验丰富的优势,向普通科室提供重症护理技术指导和援助,进行重症监护技术的培训,以此来推动医院整体重症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2 实现护理技术的优势互补,[3]充分发挥医院重点科室人才和设备的功能,达到全院护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 百拇医药
    1.3 可通过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监护专业训练,以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术,更快地适应医疗需求,使护理人才倍出。

    2 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形式

    我院首先成立了以护理部主任为首的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领导小组,确定了ICU为医院的重症监护技术协作中心,任命了具有丰富监护经验的ICU主管护师为临床监护技术指导教员,聘请了有一定知名度的科主任担任监护顾问,明确了不同的职责。按重症监护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并落实到全院的护理岗位责任制中。监护技术协作主要以院内协作为主,由有重症监护病房和术后恢复室的科室组成。同时,横向拓宽到军区各医院,纵向到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通过对重症监护技术挂钩帮带指导,形成完善的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

    3 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工作内容

    3.1 组织全院性的重症监护技术的学术活动,请院内外的专家授课,主要内容为监护技术、多脏器衰竭的监护及处理、仪器应用等。从而使广大护理人员对重症病人的系统监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http://www.100md.com
    3.2 组织重症监护教学查房,主要以ICU为主讲单位,各有关科室的护理骨干参加,按年初计划内容,结合所监护的病人,进行分析指导,拿出常规的、合理的处理意见,各专科提出临床监护中具体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其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各专科护士可直接观察到病人的情况,监护的知识和技术掌握扎实牢固。

    3.3 组织危重病人的护理会诊,[2]对于疑难重症病人及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请ICU和有关科室介绍各专科成熟的护理抢救经验和做法,指导仪器应用及调试,提出具体可行的护理措施。对于院内不能解决的重症疑难问题,可请上级医院或在该护理技术上有优势的院外医院会诊。另外,我们还制定了紧急监护会诊制度,当普通科室重症病人发生紧急监护问题时,随时请求ICU值班护师会诊。仅1997年进行全院性的监护会诊和紧急护理会诊49人次,及时发现护理问题,有效地预防了护理并发症,使普通专科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3.4 协调组织专科特护小组,[3]当科室危重病人发生病情变化需专人护理抢救时,病区护士长立即上报,由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选派协调技术水平较高的专科护理人员组成特护小组,制定抢救计划,重症监护技术协作中心的专职护理教员及时到场进行监护技术指导。主管助理员及科护士长每日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及抢救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特护人员。这一举措避免了科室重症护理力量薄弱和技术单一的缺点。1997年以来,为27个科室协调特护和帮助工作182人次的护理人员,总计721个班次。
, 百拇医药
    3.5 实施定点定向轮转培训,对监护技术协作指导中心人员主要培训的方式是送出进修和参加监护培训班以拓宽监护的知识面,了解掌握国内外监护技术的新进展,回科后将所学知识及技术传授给全院,同时安排军区范围内各医院和院内各专科护理骨干人员(包括护士长)每年到ICU轮转学习至少1周,以提高全区护理人员对重症病人的整体监护素质。1997年以来,监护技术协作中心送出学习共18人次,普通科室到ICU学习轮转132人次,为军区培训120名监护人才。回院后很快开展工作,效果令人满意。

    3.6 编辑下发《重症监护简讯》,其指导思想是以重症护理为中心,宣传国内外重症监护信息,交流和推广重症监护中的经验和学术成果,对各专科进行系统的监护指导。主要的栏目有基础监护、专科监护、监护展望、仪器应用、监护训练讲座、监护随笔、点将台等,每季一刊。创刊以来,刊登各类有关重症护理方面的稿件140余篇。对医院的重症护理技术建设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医院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系统的阵地,多次协调解决监护疑难问题,受到医院临床科室广大医护人员的欢迎。
, http://www.100md.com
    4 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功能

    建立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系统3年来,有力地促进了我院专科重症护理技术的全面发展,在护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增强了对重症病人实施系统监护的意识。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系统方案的推行,提高了普通科室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增强了对危重病人科学管理的意识,对提高专科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科室认识到了对重症病人实施系统监护的重要性,所以,在监护设施的配制上给予高度的重视。1997年以来,全院34个临床科室70%购置了生命监护仪,11个科室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和术后恢复室,总收容量达2428人次,使重症病人得到集中管理和系统监护,抢救成功率由1996年的82.7%增致90.6%。

    4.2 解决了专科重症护理疑难问题。由于加强了重症监护的指导和科室间的协作,使重症护理中的疑难问题得到了迅速的解决。如我院肿瘤科1病人出现了急性呼吸衰竭,重症协作网络小组及时的将重点科室的呼吸机调整到位,并具体指导如何应用,坚持每天护理查房,指导调试呼吸机的应用指标,这种做法既发挥了ICU的指导作用,同时,使普通科室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学到许多知识,获得了处理急危重症病人的能力。
, http://www.100md.com
    4.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由于我们在护理人员中加大了重症监护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学术活动、教学查房、护理会诊、轮转培训等方式,使全区护理人员获得了许多现代化的监护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护理理论知识,在监护重症病人中能及时观察到病人的细微变化护理问题,并准确地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4.4 促进了专科护理技术建设的发展。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系统建立后,ICU对军区范围内和院内科室实施系统的培训指导,并按计划选派各专科护理骨干到ICU轮转学习,拓宽了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对重症护理的知识面,并将所学的现代监护技术应用到各个专科,从而使专科医疗技术项目的开发得到了扩大,并向高精尖技术发展,保证了各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展开,使罕见的疑难病症得到救治,专科技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4.5 改善了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在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我们将模式病房的经验通过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在全院各科室重症病人中首先进行实施,按护理程序进行工作,并将重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与整体护理融为一体,使护理人员对重症病人的观察和处理内容更加丰富、细致、有效,这一举措深化了整体护理工作,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1996年的94.7%增到98.8%。
, 百拇医药
    总之,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医院重症护理水平,对加快医院护理内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此项工作展开时间较短,在某些方面还有缺陷。例如:由于科室护理人员短缺,接受监护技术培训的机会较少,监护技术协作会诊和查房制度还不完善,个别科室护理人员对请求技术协作指导的意识不强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加强科学管理,主动指导和培训。同时,掌握培训时机,在病人多、工作任务大的情况下以临床指导为主,病人少、手术淡季安排培训和轮转,以提高培训效果。另外,还要进一步拓宽扩大技术协作网络,最终建成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群。[4]目前协作网络只限于医院内,其技术协作的水平受限,还应进一步展开大范围的技术协作,联合军内外各医院,形成监护技术协作群,真正实现重症护理技术的大突破。

    参 考 文 献

    1,马继红,陈欣怡,周素鲜,等.关于建立医院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医院管理,1999.19(2):101-102.

    2,马继红,周素鲜,刘思文,等.浅论实施危重病人护理会诊.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2):93-94.

    3,马继红,陈欣怡,周素鲜,等.建立监护技术协作网络,提高重症护理水平.解放军护理杂志,1998,15(4):9-10.

    4,罗振华.论医院技术协作群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10):578-580.

    收稿:1999-01-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