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作者:黄莉 张远明
单位:430060,湖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糖尿病;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山西护理杂志000205摘要:为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心理的影响,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糖尿病病人的精神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病人教育、心理护理、感觉护理、药物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糖尿病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建议对糖尿病病人应进行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84(2000)02-0053-02
, 百拇医药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Huang Li Zhang Yuanming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Hubei 430060 China)
Abstract:To approach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Zung anxiety-depression self-evaluation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ere also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cluding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sensory nursing, and drug disposal. Results showed that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had marked anxiety-depression mentality (P<0.01). And it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P<0.05). Suggested that for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routine and multiple-leve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 百拇医药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Anxiety Depres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世界流行性疾病,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左右,有2/3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良。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得到正确、及时治疗,其次是病人担心血糖不易控制导致严重并发症、害怕使用胰岛素以及苦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心因性因素的参与。因此,我们对64例Ⅱ型糖尿病病人精神状况进行了研究,并观察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抑郁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Ⅱ型糖尿病病人6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30岁~70岁,平均52岁。其中男38例,女26例。病程平均11年。排除各种并发有严重精神病和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依据1985年WHO标准。
, 百拇医药
1.2 调查工具 在病人入院及出院时均以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1];入院时结果与我国常模作对照分析,然后将入院及出院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
1.3 干预措施
1.3.1 糖尿病知识宣教:首先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和记录,合理饮食及运动治疗,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虽是终身疾病,但只要严格控制血糖,就能有效地防止心脏、肾脏和眼底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其次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次数。首次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存在顾虑,认为胰岛素会“成瘾”,产生依赖,或存在严重副反应,而拒绝使用胰岛素。故对上述病人应在护士和医生参与下,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同时可让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以消除此类病人的疑虑,并使其知道使用胰岛素是必须的,并告诫他们如何识别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低血糖。
1.3.2 心理护理:首先使家属了解病人确实存在焦虑心理,尤其是经济状况不佳、文化层次较低的病人,应使其明白DM是可控制的。同时在药物的应用上尽量使用疗效好又廉价的药物,其它检查和住院费用也应尽量减少。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最好让医生参与或在场,使病人充分相信和理解。
, 百拇医药
1.3.3 感觉护理:对焦虑病人进行音乐治疗[2]。动员病人餐后到活动室听音乐,每次30 min,每日2次,或者观看一些内容活泼的电视连续剧。这些感官刺激作用于大脑右半球,致垂体释放内啡肽等中枢神经递质,产生欣快感。同时,儿茶酚胺水平下降,可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达到缓解部分躯体症状的目的。
1.3.4 其它:引导和鼓励病人餐后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运动,尤其是周身或局部不适的病人,如先收缩后逐渐放松,从上到下或从不适部位的最远端开始,也可让病人在健身器材上进行运动,以踏板车、摇摆器为最适合。活动时,护士可指导病人做有规律的深呼吸练习,但活动量不宜过大。此项活动不仅可改善病人焦虑状态,而且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与病人进行有目的的谈心和治疗性接触,或让病人想象一些愉快的画面,病房摆设一些颜色明朗或有香味的鲜花等。
1.3.5 药物干预:对于存在严重焦虑的病人,如有坐立不安、易怒、容易疲劳和难以入睡者可给予药物治疗。Buch(1993)发现药物治疗可迅速地改善症状,而且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不必担心撤退依赖。我们将苯二氮类药物用于急性焦虑病人,尤其是夜间睡眠欠佳的病人,睡前给予安定和氯氮平对症状改善确实有效。因此,苯二氮类药物应为首选药物。但也可选择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etected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er,SSRI),如赛洛特(paroxetine)。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糖尿病病人治疗前SDS、SAS评分见表1
表1 DM病人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结果
分
SDS
SAS
糖尿病病人
52±10
48±8
国内常模
42±11
37±13
, 百拇医药
P值
<0.01
<0.01
2.2 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见表2
表2 DM病人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分
SDS
SAS
干预前
52±10
48±8
干预后
, 百拇医药
45±9
40±6
t值
5.89
9.05
P值
<0.01
<0.01
3 讨论
目前尚无特殊有效方法根治糖尿病,而且随着病程延长,逐渐出现不可逆转的心、脑、肾、神经等器官的并发症,可致死致残。所以一旦患有DM,病人即有恐惧心理,特别是第一次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住院病人,更担心疾病的严重性和慢长性。再者因经济原因,总希望能迅速将血糖控制或自行减药停药。此外对使用胰岛素的顾虑,也是加重心理负担的原因。因此糖尿病病人明显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这种负性情绪是环境变化所致,还是紊乱的内分泌系统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大脑不适当的激素或神经递质分泌参与所致,目前尚无确实报告。但糖尿病引起的脑动脉硬化及神经细胞代谢障碍有时确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础[3]。因此,对DM病人进行多层次护理尤为重要。焦虑是不安的情绪和由于不明确的非特异的担心而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多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异常有关。苯二氮类、三环类以及血清素回收抑制剂即是通过上述途径抗焦虑和抑郁。后者虽副反应少,疗效好,但剂量不宜过大,不可突然停药;此外,这些药物对血糖亦有轻微影响,应适当使用。
, 百拇医药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感觉及运动疗法,可能通过迷走神经、视神经、听神经等感觉神经改善中枢神经递质血清素、GABA、去甲肾上腺素、甘氨酸的调节,运动疗法还有降低血糖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国外Turner等[4]报告,使用治疗性接触,对烧伤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有改善,还可加强免疫功能,但因护士和病人间难以完全配合而效果不佳,今后应加强这方面工作。
总之,对DM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及抑郁心理,使血糖易于控制,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形成良性循环,值得常规应用。然而,因并发症严重程度不同,其护理也应不同,至少在失明的老年DM病人与新发病的Ⅰ型DM病人中是这样的。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2,Ann H,Fisnel.PHD.C S.Nursing management of anxiety and panic[J].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98,133(3):6
3,钟学礼.临床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65~267
4,Turner J C,Clark A J,Gauthier D K et al.The effect of therapeutic touch on pain and anxiety in burn patient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8,28(1):10~20
收稿日期:1999-06-29, 百拇医药
单位:430060,湖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糖尿病;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山西护理杂志000205摘要:为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心理的影响,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糖尿病病人的精神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病人教育、心理护理、感觉护理、药物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糖尿病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建议对糖尿病病人应进行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84(2000)02-0053-02
, 百拇医药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Huang Li Zhang Yuanming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Hubei 430060 China)
Abstract:To approach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Zung anxiety-depression self-evaluation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ere also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cluding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sensory nursing, and drug disposal. Results showed that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had marked anxiety-depression mentality (P<0.01). And it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P<0.05). Suggested that for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routine and multiple-leve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 百拇医药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Anxiety Depres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世界流行性疾病,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左右,有2/3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良。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得到正确、及时治疗,其次是病人担心血糖不易控制导致严重并发症、害怕使用胰岛素以及苦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心因性因素的参与。因此,我们对64例Ⅱ型糖尿病病人精神状况进行了研究,并观察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抑郁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Ⅱ型糖尿病病人6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30岁~70岁,平均52岁。其中男38例,女26例。病程平均11年。排除各种并发有严重精神病和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依据1985年WHO标准。
, 百拇医药
1.2 调查工具 在病人入院及出院时均以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1];入院时结果与我国常模作对照分析,然后将入院及出院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
1.3 干预措施
1.3.1 糖尿病知识宣教:首先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和记录,合理饮食及运动治疗,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虽是终身疾病,但只要严格控制血糖,就能有效地防止心脏、肾脏和眼底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其次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次数。首次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存在顾虑,认为胰岛素会“成瘾”,产生依赖,或存在严重副反应,而拒绝使用胰岛素。故对上述病人应在护士和医生参与下,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同时可让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以消除此类病人的疑虑,并使其知道使用胰岛素是必须的,并告诫他们如何识别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低血糖。
1.3.2 心理护理:首先使家属了解病人确实存在焦虑心理,尤其是经济状况不佳、文化层次较低的病人,应使其明白DM是可控制的。同时在药物的应用上尽量使用疗效好又廉价的药物,其它检查和住院费用也应尽量减少。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最好让医生参与或在场,使病人充分相信和理解。
, 百拇医药
1.3.3 感觉护理:对焦虑病人进行音乐治疗[2]。动员病人餐后到活动室听音乐,每次30 min,每日2次,或者观看一些内容活泼的电视连续剧。这些感官刺激作用于大脑右半球,致垂体释放内啡肽等中枢神经递质,产生欣快感。同时,儿茶酚胺水平下降,可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达到缓解部分躯体症状的目的。
1.3.4 其它:引导和鼓励病人餐后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运动,尤其是周身或局部不适的病人,如先收缩后逐渐放松,从上到下或从不适部位的最远端开始,也可让病人在健身器材上进行运动,以踏板车、摇摆器为最适合。活动时,护士可指导病人做有规律的深呼吸练习,但活动量不宜过大。此项活动不仅可改善病人焦虑状态,而且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与病人进行有目的的谈心和治疗性接触,或让病人想象一些愉快的画面,病房摆设一些颜色明朗或有香味的鲜花等。
1.3.5 药物干预:对于存在严重焦虑的病人,如有坐立不安、易怒、容易疲劳和难以入睡者可给予药物治疗。Buch(1993)发现药物治疗可迅速地改善症状,而且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不必担心撤退依赖。我们将苯二氮类药物用于急性焦虑病人,尤其是夜间睡眠欠佳的病人,睡前给予安定和氯氮平对症状改善确实有效。因此,苯二氮类药物应为首选药物。但也可选择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etected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er,SSRI),如赛洛特(paroxetine)。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糖尿病病人治疗前SDS、SAS评分见表1
表1 DM病人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结果
分
SDS
SAS
糖尿病病人
52±10
48±8
国内常模
42±11
37±13
, 百拇医药
P值
<0.01
<0.01
2.2 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见表2
表2 DM病人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分
SDS
SAS
干预前
52±10
48±8
干预后
, 百拇医药
45±9
40±6
t值
5.89
9.05
P值
<0.01
<0.01
3 讨论
目前尚无特殊有效方法根治糖尿病,而且随着病程延长,逐渐出现不可逆转的心、脑、肾、神经等器官的并发症,可致死致残。所以一旦患有DM,病人即有恐惧心理,特别是第一次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住院病人,更担心疾病的严重性和慢长性。再者因经济原因,总希望能迅速将血糖控制或自行减药停药。此外对使用胰岛素的顾虑,也是加重心理负担的原因。因此糖尿病病人明显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这种负性情绪是环境变化所致,还是紊乱的内分泌系统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大脑不适当的激素或神经递质分泌参与所致,目前尚无确实报告。但糖尿病引起的脑动脉硬化及神经细胞代谢障碍有时确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础[3]。因此,对DM病人进行多层次护理尤为重要。焦虑是不安的情绪和由于不明确的非特异的担心而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多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异常有关。苯二氮类、三环类以及血清素回收抑制剂即是通过上述途径抗焦虑和抑郁。后者虽副反应少,疗效好,但剂量不宜过大,不可突然停药;此外,这些药物对血糖亦有轻微影响,应适当使用。
, 百拇医药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感觉及运动疗法,可能通过迷走神经、视神经、听神经等感觉神经改善中枢神经递质血清素、GABA、去甲肾上腺素、甘氨酸的调节,运动疗法还有降低血糖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国外Turner等[4]报告,使用治疗性接触,对烧伤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有改善,还可加强免疫功能,但因护士和病人间难以完全配合而效果不佳,今后应加强这方面工作。
总之,对DM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及抑郁心理,使血糖易于控制,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形成良性循环,值得常规应用。然而,因并发症严重程度不同,其护理也应不同,至少在失明的老年DM病人与新发病的Ⅰ型DM病人中是这样的。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2,Ann H,Fisnel.PHD.C S.Nursing management of anxiety and panic[J].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98,133(3):6
3,钟学礼.临床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65~267
4,Turner J C,Clark A J,Gauthier D K et al.The effect of therapeutic touch on pain and anxiety in burn patient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8,28(1):10~20
收稿日期:1999-06-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