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9546
电视胸腔镜双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涂远荣 林敏 王于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福州 350005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检查;肺气肿;肺减容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000244

    中图分类号:R6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2000)02-0109-02

    笔者于1999年7月对1例肺功能极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了电视胸腔镜下双肺减容术,近期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8岁。一般活动即胸闷、气急 2年,加重 3个月。入院时卧床,呼吸困难,连续吸氧3 L/min,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94%,不吸氧5 min后降至75%左右。查体: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弱,心音遥远,病人手提2 kg物即感喘憋。X线胸片及CT均提示重度肺气肿。肺功能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功能残气量(FRC) 、肺总量(TLC)分别为占预计值的34%,310%,156%。6 min平地行走不能耐受,吸氧行走50 m时心率上升至134 min-1,SaO2降至85%,属呼吸困难指数Ⅳ级。血气分析:PaO2 76 mmHg,PaCO2 50 mmHg。
, http://www.100md.com
    病人在静脉复合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测气道阻力为32 cmH2O。取较重的左侧先行手术,在胸部第8前肋水平作一小切口,置入胸腔镜,观察肺的萎缩程度。在前胸乳晕水平和肩胛下作第2和第3个1 cm的切口。先用电灼将胸膜粘连烧断,使肺完全萎缩,找出术前定位的肺组织。用自动切割缝合器(Endo GIA 35 Stapler USSG)围绕上叶及下叶呈“∩”及“∪”型切除过度充气破坏的边缘肺组织,总减容肺组织在25%~30%之间。左侧术毕,翻转体位进行右侧肺的减容术,方法如同上述。双侧手术使用Endo GIA 35共33个,术毕平卧,测定气道阻力显著下降(18 cmH2O)。术后病人自主呼吸平稳,拔除气管插管,返ICU监护。双侧胸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予以甲基强的松龙60 mg,2/d。术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停用支气管扩张喷雾剂,第三天拔除右侧胸管。左侧持续漏气14天再次经胸腔镜手术探查,未见缝合钉断面漏气,但发现下叶背段有个 1 cm×1 cm肺大泡破裂,予以修补,术后5天拔管。不吸氧血氧饱和度达94%~96%。术后4个月随访,呼吸困难转为Ⅱ级,已能从事一般家务。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外科治疗肺气肿最早始于1957年,如采用胸廓成形术、膈神经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术、交感神经切断术等,但均因疗效不佳而废弃[1]。直到1994年,Cooper等采用肺减容术(LVRS)治疗一组有严重肺气肿的患者,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病死率5%以下[2]。此后有关LVRS治疗肺气肿的文献日益增多。本例经LVRS术后病人主观感觉、生活质量和客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国内报道相符[3~5]

    本例重度肺气肿患者LVRS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氧分压上升,说明LVRS确能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丁嘉安等连续观察LVRS术后肺功能变化,术后6个月优于3个月,3个月优于1个月,而术后1年与6个月相近[3],可见LVRS术后肺功能在半年内逐步改善并达到稳定水平。本例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http://www.100md.com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持续性肺漏气。Cooper报道20例术后漏气>7天11例,其中4例再次手术[2];Miller等对53例患者手术,21例术后肺漏气>7天,14例>14天[6]。本例左肺漏气14天后再次经胸腔镜手术修补。为了降低漏气发生率,有人采用牛心包片与GIA的钉夹配合使用,目的是加固切缘对抗肺膨胀压力,结果效果显著[3]。本例肺切缘良好,漏气因肺大泡破裂所致,并非肺切缘漏气,表明自动切割缝合器钉合牢固。其他并发症还包括膈神经麻痹,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

    肺气肿肺减容术的目的是通过切除病变最严重的部分肺组织,恢复剩余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和减少胸廓体积,改善肺功能。笔者的体会是术前选择病人应符合以下三种情况:(1)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仅由肺气肿所致;(2)病变分布不均一,存在可供切除的“靶区”;(3)胸廓过度膨胀。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8-Z-217)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涂远荣(1950~),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参考文献:

    [1]Laforet EG.Surgic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orouctive lung disease[J].N Engl J Med,1972;287:175~177.

    [2] Cooper JD.Results of 150 consecutive bilateral lung volume reduction procedur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emphysema[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6;112:1319~1330.

    [3]丁嘉安,姜格宁,张 雷,等.肺容积减少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2:353.

    [4]何建行,杨运有,荣毅敏,等.肺气肿胸腔镜减容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8;5:299.

    [5]刘吉福,Fausto V.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临床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9;1:32.

    [6]Miller JJ,Lec RB,Mansour KA.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J].Ann Thorac Surg,1996;61:1464.

    收稿日期:1999-11-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