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1例
作者:裴荣光
单位:063100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矿务局嘉盛实业总公司医院
关键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000711 1病历报告
患儿,女,12岁,因走路不稳、吐字不清1年余入院。患儿于1年前感觉左膝疼痛并走路不稳,X线片示左胫骨上端囊性变(1cm×lcm×lcm),未予特殊治疗。1个月后疼痛消失,但走路不稳渐加重,同时出现吐字不清、流涎、饮水呛咳,近半年感觉左手麻木,持物不稳,精细活动障碍,伴快速细微震颤。入院前患儿消瘦明显,面部表情减少,情绪不稳,学习成绩下降。既往无外伤史,出生时无产伤及窒息,家族中无同类患者。查体:轻微剪刀步态,双侧肢体有不随意运动。右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舌肌震颤。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HR86/min,律不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强,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减弱,膝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阴性。肝功能检查AKP292.5U,余正常。B超示早期肝硬变。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由于患儿肝症状和神经症状同时存在,高度怀疑肝豆状核变性。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周围有淡黄色凯-费环(K-F环)。查血清铜275.3/μg几(参考值557~1375μg/L),铜氧化酶活性为0.08光密度(参考值0.152~0.45光密度),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经青霉胺及硫酸锌驱铜治疗1月余,患儿精神、神经症状减轻,但出现大量皮疹,停用青霉胺。不久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持续2个月后复查B超提示肝体积较前缩小,脾脏增大,家属要求出院治疗。
2讨论
1861年Frerichs、1883年Westphal和1898年Strumpel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首先报道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变伴发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以青少年多见。肝症状与神经症状同为本病主要特征之一,所以儿童和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变、一过性黄疸、流涎、震颤、舞蹈样运动或精神错乱,需与本病鉴别。家族中有肝病史者应疑及本病。另外.并非所有患者都有肉眼可见的角膜色素环,考虑本病时应行裂隙灯检查,对年龄较小者尤应注意。
收稿日期:1999-10-27
修稿日期:2000-01-31, 百拇医药
单位:063100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矿务局嘉盛实业总公司医院
关键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000711 1病历报告
患儿,女,12岁,因走路不稳、吐字不清1年余入院。患儿于1年前感觉左膝疼痛并走路不稳,X线片示左胫骨上端囊性变(1cm×lcm×lcm),未予特殊治疗。1个月后疼痛消失,但走路不稳渐加重,同时出现吐字不清、流涎、饮水呛咳,近半年感觉左手麻木,持物不稳,精细活动障碍,伴快速细微震颤。入院前患儿消瘦明显,面部表情减少,情绪不稳,学习成绩下降。既往无外伤史,出生时无产伤及窒息,家族中无同类患者。查体:轻微剪刀步态,双侧肢体有不随意运动。右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舌肌震颤。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HR86/min,律不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强,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减弱,膝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阴性。肝功能检查AKP292.5U,余正常。B超示早期肝硬变。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由于患儿肝症状和神经症状同时存在,高度怀疑肝豆状核变性。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周围有淡黄色凯-费环(K-F环)。查血清铜275.3/μg几(参考值557~1375μg/L),铜氧化酶活性为0.08光密度(参考值0.152~0.45光密度),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经青霉胺及硫酸锌驱铜治疗1月余,患儿精神、神经症状减轻,但出现大量皮疹,停用青霉胺。不久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持续2个月后复查B超提示肝体积较前缩小,脾脏增大,家属要求出院治疗。
2讨论
1861年Frerichs、1883年Westphal和1898年Strumpel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首先报道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变伴发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以青少年多见。肝症状与神经症状同为本病主要特征之一,所以儿童和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变、一过性黄疸、流涎、震颤、舞蹈样运动或精神错乱,需与本病鉴别。家族中有肝病史者应疑及本病。另外.并非所有患者都有肉眼可见的角膜色素环,考虑本病时应行裂隙灯检查,对年龄较小者尤应注意。
收稿日期:1999-10-27
修稿日期:2000-01-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