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份输血对老年急腹症疗效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急诊医学》
作者:王和平 汤旭惠 刘伟中 熊本京 罗地来
单位:王和平、汤旭惠、刘伟中,江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330006 南昌;熊本京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罗地来 解放军九四医院
关键词:
急诊医学990316 目前提倡成份输血,抛弃输全血的旧习,是现代输血的进步,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发展。为探讨成份输血与输全血对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我院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间收治的61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就其输全血与成份输血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61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女28例,男33例,年龄60至74岁,平均65岁。61例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Ⅰ-Ⅱ级。
, http://www.100md.com
1.2 急腹症病种:胰腺炎6例,胃溃疡急性穿孔8例。回盲部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6例,胃、球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胃癌并幽门梗阻12例,贲门撕裂伤合并大出血1例,胃癌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5例,胆道感染合并休克9例,胆石急性胆道梗阻2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上述疾病均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
1.3 术前血象检测:61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61例患者中59例白细胞明显增高(WBC(11.1-12.2)×109/L),7例血小板减低,平均血小板计数[(87.1±18)×109/L],54例贫血患者,按戚仁铎贫血分度标准[2],其中极重度2例,重度18例,中度25例,轻度9例。
1.4 治疗方法:采取手术治疗者39例,其中胰床松解合引流术6例,胃穿孔修补术13例,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2例,采取成份输血者30例,采取输全血者31例,输血量400ml至3800ml不等,最高输血次数达6次,成份输血组:输注红细胞悬液2-4u者23例,输注血小板4-6u者7例,二组在输血前均应用地塞米松5-10mg或非那根12.5mg,在输血时及输血后观察二组的输血反应及有否心功能不全的征象,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1采用χ2检验,表Ⅱ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tudent’s检验。
, 百拇医药
表Ⅰ:输成份血和输全血反应
发生率比较表 组别
例数
反应与发生率
发热
反应
过敏
反应
合计
发生率
(%)
输全
血组
, http://www.100md.com
31
2
2
4
12.9
输成份
血组
30
0
1
1
3.3
提示:输全血与输成份血发生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表Ⅱ 输成份血与输全血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比较 组别
, 百拇医药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红细胞计数
(×1012/L)
血小板计数
(×109/L)
红细胞计数
(×1012/L)
血小板计数
(×109/L)
, http://www.100md.com 输全血组
输红细胞
31
3.3±1.1
101.2±13
3.6±0.6
103.1±7
悬液
23
2.6±1.7*
3.7±1.8*
输血小板
, http://www.100md.com
7
87.1±18**
183±34**
*P<0.01(输红细胞悬液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输血小板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输血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31例输全血患者,在输血400-800mg后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2例,发生率为6.4%,经强心利尿等治疗后好转,30例成份输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未出现心功能不全反应。
2.2 输血反应发生率:成份输血组输血浆时,1例发生发热反应,输全血组2例,出现发热反应,2例出现过敏反应(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2.3 成份输血与全血组输血前后疗效比较:
30例成份输血急腹症患者,尽管病种不同,但输血前均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减低及低蛋白血症,31例输全血患者,输血前红细胞计数为3.3±1.1×1012/L,输全血400-3800毫升,最高输血次数达6次,输血后红细胞计数为3.6±0.6×1012/L,而成份输血组,23例输注红细胞悬液2-4u,输血前红细胞计数为2.6±1.7×1012/L,输血后红细胞计数为3.7±1.8×1012/L,输血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注血小板,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为87.1±18×109/L,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183±34×109/L,输注前后差异显著(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出血停止。4例门脉高压患者输注血浆,输注前后低蛋白血症纠正不明显。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从成份输血组输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表明,成份输血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疗效显著,输全血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稍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输入的全血量却较大,平均为400-3800ml。
输血反应发生率从表1可以看出,输全血组明显高于输成份血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输成份血好于输全血。
输全血组在输血后有2例出现右心功能不全。
提示:(1)老年急腹症患者,由于其心肺功能低下,各种应激能力降低,常有多种并发症存在,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加,即使正常老年人也存在着潜在的心功能不全[3],当大量输全血时,急性血容量扩张超过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则会发生循环超负荷,引起心衰或肺水肿,而就输血的目的来说,仅考虑纠正贫血及出血,输等量全血和红细胞悬液,效果是相同的,但考虑到血容量,则除非受血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即需要纠正贫血,又需要补充血容量,否则,不应选择全血而应选择红细胞[4]。本文疗效比较亦验证了这一点,(2)由于人的血型十分复杂,所谓同型输血,实际上输的异型血(除同卵双生子除外),这就意味着异体血液可能作为免疫后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或输血无效,有人观察约2-10%的输血病人会产生轻重不等的输血反应[5],与本文输全血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近。说明选择成份输血不仅节约血源,而且副作用小。(3)目前,由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急性失血者,多数医生采用输全血治疗,但文献报道输全血不是治疗急性失血患者的理想治疗,全血并不全,它离开血循环就开始发生变化,通常称之为保存损害,全血中红细胞含量最高,其它用于治疗的成份不纯,不浓,数量不够[6]。还有人认为在纠正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容量时,浓缩红细胞与晶体溶液或白蛋白联合应用也可达到与输血一样的疗效。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成份输血比输全血优点较多,在老年患者尤为明显,表现在:(1)有效成份浓度、纯度都比全血高,疗效好,并可使用较大剂量,不致引起血容超负荷;(2)有效成份活性高;(3)副作用小。比全血更适合于肝、肾、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4)一份血可制成多种成份,一血多用;(5)比全血稳定,便于贮存。
本文经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仁树教授审阅,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 戚仁铎主编.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87
3 张中声等主编.老年急腹症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7.148
4 刘隽湘主编,输血疗法与血液制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1
5 庄文主编,现代输血与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6 杨天楹等主编,临床输血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40
收稿:1998-10-10, http://www.100md.com
单位:王和平、汤旭惠、刘伟中,江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330006 南昌;熊本京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罗地来 解放军九四医院
关键词:
急诊医学990316 目前提倡成份输血,抛弃输全血的旧习,是现代输血的进步,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发展。为探讨成份输血与输全血对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我院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间收治的61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就其输全血与成份输血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61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女28例,男33例,年龄60至74岁,平均65岁。61例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Ⅰ-Ⅱ级。
, http://www.100md.com
1.2 急腹症病种:胰腺炎6例,胃溃疡急性穿孔8例。回盲部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6例,胃、球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胃癌并幽门梗阻12例,贲门撕裂伤合并大出血1例,胃癌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5例,胆道感染合并休克9例,胆石急性胆道梗阻2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上述疾病均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
1.3 术前血象检测:61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61例患者中59例白细胞明显增高(WBC(11.1-12.2)×109/L),7例血小板减低,平均血小板计数[(87.1±18)×109/L],54例贫血患者,按戚仁铎贫血分度标准[2],其中极重度2例,重度18例,中度25例,轻度9例。
1.4 治疗方法:采取手术治疗者39例,其中胰床松解合引流术6例,胃穿孔修补术13例,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2例,采取成份输血者30例,采取输全血者31例,输血量400ml至3800ml不等,最高输血次数达6次,成份输血组:输注红细胞悬液2-4u者23例,输注血小板4-6u者7例,二组在输血前均应用地塞米松5-10mg或非那根12.5mg,在输血时及输血后观察二组的输血反应及有否心功能不全的征象,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1采用χ2检验,表Ⅱ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tudent’s检验。
, 百拇医药
表Ⅰ:输成份血和输全血反应
发生率比较表 组别
例数
反应与发生率
发热
反应
过敏
反应
合计
发生率
(%)
输全
血组
, http://www.100md.com
31
2
2
4
12.9
输成份
血组
30
0
1
1
3.3
提示:输全血与输成份血发生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表Ⅱ 输成份血与输全血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比较 组别
, 百拇医药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红细胞计数
(×1012/L)
血小板计数
(×109/L)
红细胞计数
(×1012/L)
血小板计数
(×109/L)
, http://www.100md.com 输全血组
输红细胞
31
3.3±1.1
101.2±13
3.6±0.6
103.1±7
悬液
23
2.6±1.7*
3.7±1.8*
输血小板
, http://www.100md.com
7
87.1±18**
183±34**
*P<0.01(输红细胞悬液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输血小板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输血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31例输全血患者,在输血400-800mg后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2例,发生率为6.4%,经强心利尿等治疗后好转,30例成份输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未出现心功能不全反应。
2.2 输血反应发生率:成份输血组输血浆时,1例发生发热反应,输全血组2例,出现发热反应,2例出现过敏反应(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2.3 成份输血与全血组输血前后疗效比较:
30例成份输血急腹症患者,尽管病种不同,但输血前均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减低及低蛋白血症,31例输全血患者,输血前红细胞计数为3.3±1.1×1012/L,输全血400-3800毫升,最高输血次数达6次,输血后红细胞计数为3.6±0.6×1012/L,而成份输血组,23例输注红细胞悬液2-4u,输血前红细胞计数为2.6±1.7×1012/L,输血后红细胞计数为3.7±1.8×1012/L,输血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注血小板,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为87.1±18×109/L,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183±34×109/L,输注前后差异显著(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出血停止。4例门脉高压患者输注血浆,输注前后低蛋白血症纠正不明显。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从成份输血组输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表明,成份输血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疗效显著,输全血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稍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输入的全血量却较大,平均为400-3800ml。
输血反应发生率从表1可以看出,输全血组明显高于输成份血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输成份血好于输全血。
输全血组在输血后有2例出现右心功能不全。
提示:(1)老年急腹症患者,由于其心肺功能低下,各种应激能力降低,常有多种并发症存在,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加,即使正常老年人也存在着潜在的心功能不全[3],当大量输全血时,急性血容量扩张超过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则会发生循环超负荷,引起心衰或肺水肿,而就输血的目的来说,仅考虑纠正贫血及出血,输等量全血和红细胞悬液,效果是相同的,但考虑到血容量,则除非受血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即需要纠正贫血,又需要补充血容量,否则,不应选择全血而应选择红细胞[4]。本文疗效比较亦验证了这一点,(2)由于人的血型十分复杂,所谓同型输血,实际上输的异型血(除同卵双生子除外),这就意味着异体血液可能作为免疫后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或输血无效,有人观察约2-10%的输血病人会产生轻重不等的输血反应[5],与本文输全血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近。说明选择成份输血不仅节约血源,而且副作用小。(3)目前,由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急性失血者,多数医生采用输全血治疗,但文献报道输全血不是治疗急性失血患者的理想治疗,全血并不全,它离开血循环就开始发生变化,通常称之为保存损害,全血中红细胞含量最高,其它用于治疗的成份不纯,不浓,数量不够[6]。还有人认为在纠正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容量时,浓缩红细胞与晶体溶液或白蛋白联合应用也可达到与输血一样的疗效。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成份输血比输全血优点较多,在老年患者尤为明显,表现在:(1)有效成份浓度、纯度都比全血高,疗效好,并可使用较大剂量,不致引起血容超负荷;(2)有效成份活性高;(3)副作用小。比全血更适合于肝、肾、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4)一份血可制成多种成份,一血多用;(5)比全血稳定,便于贮存。
本文经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仁树教授审阅,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 戚仁铎主编.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87
3 张中声等主编.老年急腹症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7.148
4 刘隽湘主编,输血疗法与血液制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1
5 庄文主编,现代输血与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6 杨天楹等主编,临床输血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40
收稿:1998-10-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