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国急救医学
编号:10290490
B超诊断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穿孔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杨敏 郑敏 邓金玲 文巧艳▲

    单位:杨敏 郑敏 邓金玲(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超声科,150001);文巧艳(大庆市大同区中医院)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658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51岁。因突然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而就诊,皮肤未见黄染,临床以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收入院。首先做B型超声检查,检查所见:胆囊各径增大,为9.2 cm×5.1 cm,壁厚0.6 cm,于胆囊的肝床面近胆囊底处胆囊壁断续,径线为0.7 cm。于其周边可探及4.1 cm×1.2 cm的液性暗区,胆汁透声欠佳,于胆囊颈部可探及一枚强回声嵌顿,大小为1.0 cm×0.8 cm,后方伴有声影。提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穿孔。该患者于当天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术中所见:肿大的胆囊近底部穿孔,周边胆囊壁坏疽样病变,并于胆囊周围可见黄绿色的脓汁。同时发现胆囊内还有一块大小为1.1 cm×1.0 cm结石。临床诊断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合并穿孔,胆囊结石。

    2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或胰液向胆道返流等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胆囊炎穿孔临床并不多见,本病例由于胆囊颈部有一枚结石嵌顿,使胆囊引流不畅,浓缩的胆汁刺激胆囊粘膜,发生化脓性炎症,使分泌增加,腔内压力显著增大,使胆囊壁受压迫,导致循环障碍,发生坏死,引起胆囊穿孔。

    超声检查胆囊既能迅速又能简便地清楚地显示胆囊的外形改变、壁增厚、水肿及囊腔内外的异常,为早期诊断急性胆囊炎及其合并症以及估计其严重程度提供可靠依据。超声检查不受胆囊功能和病人条件的限制,是诊断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

    [收稿:1999-05-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