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黑龙江医药科学
编号:10290663
320例自发性气胸细管引流治疗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高升琴 高升梅 徐海荣

    单位:高升琴(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升梅(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徐海荣(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

    关键词:细管引流;气胸;护理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2133 我科自1990-08~1996-08用细管引流治疗320例自发性气胸,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我院呼吸内科共收治自发性气胸320例,其中男178例,女158例。年龄15~55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92例,肺结核59例,支气管哮喘48例,肺大泡28例,外伤15例,刺激气体诱发9例,针灸9例,不明原因59例。上述病人经胸透肺压缩60%~95%,均经细管引流而康复。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准备好引流管及水封瓶一套,然后正确选择插管部位,一般在患侧胸壁锁骨中线第二前肋间进行插管,部分患者因有胸膜粘连,甚至形成包裹或多房性气胸,需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才能确定插管部位[1]。少数患者甚至需插入多根细导管,分别进行引流排气。确定部位后,局部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后,用2mm~3mm带针芯的套管针刺入胸腔,拔出针芯,保证管前端之侧孔都在胸腔内,远端连接水封引流瓶,见气泡逸出,如引流通畅,即可将导管固定,水封瓶中玻璃管应插入至瓶内水面下1cm~2cm,以免外界空气进入胸腔。术后给予强痛定100mg,肌注,以缓解不适。

    1.3 治疗效果

    320例气胸病人经上述细管引流后,喘憋立即在3~5min内缓解,呼吸平稳,肺复张最短1天,最长22天,平均为4.5天,夹管观察24~36h,经胸部X线检查确定肺已完全复张,无气胸复发现象,即可拔除导管,伤口用创可贴覆盖,数日后即可愈合。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准备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意义以取得病人合作,减少病人心理顾虑,消除恐惧感,必要时可肌注安定10mg。

    2.2 术中配合

    ①护士应了解操作步骤和顺序,熟练掌握制做水封瓶的方法,使治疗工作顺利进行。②操作时护士应床边守护,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液体和出入量,并观察患者是否仍有缺氧的体征,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必要时心电监护,做好心肺复苏准备。一般患者术中心率略有加快无需特殊处理,术后可自行恢复。若心率>100次/min,或出现心律失常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措施。

    2.3 术后护理

    ①置管后病人需卧床休息,对年老体弱,体质消瘦的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褥疮的发生。同时应体谅病人由于强迫体位带来的痛苦,协助病人安全愉快地度过置管期。②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是护理的关键,因穿刺造成胸腔与外界相通,易发生感染。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数次,引流不畅需要挤压时,防止引流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腔内。水封瓶引流治疗过程中,就注意观察患者及水封瓶引流情况,每日更换1次消毒引流瓶。在更换引流瓶时,必须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随时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异常情况,并注意引流管内是否有血性液体流出。③引流管阻塞的处理:置管引流过程中,一定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一旦阻塞可变动穿刺针位置及注射器抽吸或用导丝疏通,如何保持引流管是否通畅是护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内容。④病人离床时引流瓶的处理。保持引流瓶的适当位置,防止其中液体逆流入胸腔内,病人离床时,先夹住管再活动。注意防止穿刺针与引流管接头处脱落,减少污染机会。防止管腔弯曲,受压,闭塞。⑤拔除引流管的注意事项:拔管过早影响疗效,置管时间过长易造成感染及增加损伤,因此,选择合适时机拔除引流管十分重要。置管后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患侧呼吸音恢复,引流管不再有气泡逸出,表示气体已大部排出,肺已复张,可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观察24h~36h,经胸部X线检查确定肺已完全复张,无气胸复发现象,即可拔除导管[2]
, 百拇医药
    3 小结

    本组病例通过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无感染及组织损伤等并发症。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本法有下列优点:①安全,副作用小。②器械简单,操作方便,在门诊病房都可手术。③可持续排气,勿需反复穿刺。④导管细,痛苦小,伤口易愈合。⑤疗效确切,置管3~5min即缓解症状,一般3~6天即愈。⑥该法费用低,病人易接受手术。

    参考文献

    1.邝贺龄,容中生,章天予.内科急症治疗学,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

    2.曾俊群,张国良,丁东杰.自发性气胸162例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5):314

    (1999-11-08收稿),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胸膜疾病 > 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