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脓肿15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吴永金
单位:安徽省六安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六安 237005
关键词:耳源性脑脓肿;临床特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000334
中图分类号 R7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492(2000)03-0244-02
耳源性脑脓肿是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严重的颅内并发症之一,此病早期定位体征不明显,易延误病情或漏诊。我院1988~1998年收治耳源性脑脓肿1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耳源性脑脓肿15例,颞叶脓肿9例,小脑脓肿6例,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2岁,所有病例在当地均接受过14~26天的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其中病情突然加重昏迷急诊入院者7例,占46.7%。
, http://www.100md.com
1.2 病因 均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流脓史最短2年,最长35年,11例有胆脂瘤病变。
1.3 病变部位 颞叶脓肿9例,小脑脓肿6例。所有病例的脑脓肿部位均与溢脓耳同例。
1.4 临床表现特点
1.4.1 症状 耳溢脓伴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及耳痛症状12例,伴有恶心呕吐者9例。
1.4.2 神经体征 其中2例颞叶脓肿无定位体征,除昏迷的病例不能查出的体征外,其余病例均出现部分定位体征。见表1。
1.4.3 耳部检查 外耳道后上壁塌陷3例,鼓膜松弛部穿孔5例,边缘性穿孔4例,中央性大穿孔2例,伴有耳后瘘管及外耳道肉芽组织2例。
1.4.4 CT扫描及MRI检查 头颅CT扫描诊断颞叶脓肿6例,小脑脓肿4例,1例头MRI检查所见为巨大胆脂瘤合并小脑脓肿。CT显示,乳突气房密度增高3例,乳突窦扩大,其边缘锐利,脑板破坏或缺损8例,乙状窦前壁骨质吸收、破坏、中断3例,15例中4例经X线平片,结合病史体征,行手术探查证实脑脓肿。
, 百拇医药
表1 定位体征 体 征
颞叶脓肿
小脑脓肿
合计
颈项抵抗
6
3
9
克氏征或布氏征
4
2
6
视乳头水肿
, 百拇医药
3
2
5
尿失禁
2
1
3
失明
1…
1
失语症
3…
3
对侧中枢性面瘫
, 百拇医药
3…
3
肢体瘫痪
2…
2
同侧瞳孔散大
4
1(对侧)
5
共济失调…
4
4
肌张力减弱…
, 百拇医药 4
4
自发性眼震…
3
3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耳后切口,经中耳乳突凿开施行脑脓肿穿刺抽脓及引流术,术中根据炎症侵及或可能扩散的途径,清除病变组织,充分暴露相应脑膜,作脑穿刺抽脓及冲洗,置入硅胶软管,一般经反复间歇抽脓冲洗3次左右后无脓。腰穿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常规正常,全部病例获得治愈。但1例颞叶脑脓肿术前已并发双目失明,术后视力仅眼前指数。
3 讨论
耳源性脑脓肿现主要发生于欠发达的农村,城市已极为少见。基层医务人员缺乏专科知识,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不规范的应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及脱水药物,致使脑脓肿发病过程中的症状、体征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表现为脑脓肿的四期〔1〕规律不典型。本组病例入院前均接受基层医院14~26天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虽然初期脑炎得以控制,症状缓解或消退,进入静止期又停止治疗,实际扩散至脑实质的炎症逐渐发展,直至脑脓肿形成,出现高颅压症状。此时临床又误认为旧病复发再予对症治疗,结果造成显著期体征不典型,难以诊断,而致入院时危重患者多(昏迷者占46.7%,出现脑疝危象2例,失明1例),入院时脑CT证实脓肿均已形成。
, 百拇医药
CT扫描特征显示脓肿一般均较小,直径不超过5 cm,略呈椭圆形,其水平直径稍大于垂直径。本组11例脑CT像见脓肿最大直径4.8 cm,最小直径2.5 cm,脑穿最大容量41 ml,最小7 ml,这较10年前王鹏万〔2〕、樊忠〔3〕报道最大容量分别为180 ml及100 ml明显减少。本组2例术前昏迷5天以上患者术中抽脓量分别为21 ml和12 ml。从而可见脓肿小、脓量少成为近期耳源性脑脓肿另一特点。其原因可能与早期反复应用激素、脱水药及近年来开发的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为此,入院后对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应立即详细了解发病及入院前治疗经过,特别要注意用药情况,追询有关耳部病史,细致检查,结合CT扫描所见,全面综合分析,作出快速的临床诊断,以便即时手术治疗。认识到近年来耳源性脑脓肿经基层医疗单位大量药物治疗后出现的新特征,对避免不可逆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吴永金,男,52岁,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黄选兆主编.耳鼻咽喉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66~267
2,王鹏万,王正敏,邱明生.耳源性脑脓肿(50例临床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79;14(2):65
3,樊忠.耳源性脑脓肿301例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0;15(3):170
2000-02-22收稿,2000-04-28修回, 百拇医药
单位:安徽省六安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六安 237005
关键词:耳源性脑脓肿;临床特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000334
中图分类号 R7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492(2000)03-0244-02
耳源性脑脓肿是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严重的颅内并发症之一,此病早期定位体征不明显,易延误病情或漏诊。我院1988~1998年收治耳源性脑脓肿1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耳源性脑脓肿15例,颞叶脓肿9例,小脑脓肿6例,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2岁,所有病例在当地均接受过14~26天的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其中病情突然加重昏迷急诊入院者7例,占46.7%。
, http://www.100md.com
1.2 病因 均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流脓史最短2年,最长35年,11例有胆脂瘤病变。
1.3 病变部位 颞叶脓肿9例,小脑脓肿6例。所有病例的脑脓肿部位均与溢脓耳同例。
1.4 临床表现特点
1.4.1 症状 耳溢脓伴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及耳痛症状12例,伴有恶心呕吐者9例。
1.4.2 神经体征 其中2例颞叶脓肿无定位体征,除昏迷的病例不能查出的体征外,其余病例均出现部分定位体征。见表1。
1.4.3 耳部检查 外耳道后上壁塌陷3例,鼓膜松弛部穿孔5例,边缘性穿孔4例,中央性大穿孔2例,伴有耳后瘘管及外耳道肉芽组织2例。
1.4.4 CT扫描及MRI检查 头颅CT扫描诊断颞叶脓肿6例,小脑脓肿4例,1例头MRI检查所见为巨大胆脂瘤合并小脑脓肿。CT显示,乳突气房密度增高3例,乳突窦扩大,其边缘锐利,脑板破坏或缺损8例,乙状窦前壁骨质吸收、破坏、中断3例,15例中4例经X线平片,结合病史体征,行手术探查证实脑脓肿。
, 百拇医药
表1 定位体征 体 征
颞叶脓肿
小脑脓肿
合计
颈项抵抗
6
3
9
克氏征或布氏征
4
2
6
视乳头水肿
, 百拇医药
3
2
5
尿失禁
2
1
3
失明
1…
1
失语症
3…
3
对侧中枢性面瘫
, 百拇医药
3…
3
肢体瘫痪
2…
2
同侧瞳孔散大
4
1(对侧)
5
共济失调…
4
4
肌张力减弱…
, 百拇医药 4
4
自发性眼震…
3
3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耳后切口,经中耳乳突凿开施行脑脓肿穿刺抽脓及引流术,术中根据炎症侵及或可能扩散的途径,清除病变组织,充分暴露相应脑膜,作脑穿刺抽脓及冲洗,置入硅胶软管,一般经反复间歇抽脓冲洗3次左右后无脓。腰穿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常规正常,全部病例获得治愈。但1例颞叶脑脓肿术前已并发双目失明,术后视力仅眼前指数。
3 讨论
耳源性脑脓肿现主要发生于欠发达的农村,城市已极为少见。基层医务人员缺乏专科知识,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不规范的应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及脱水药物,致使脑脓肿发病过程中的症状、体征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表现为脑脓肿的四期〔1〕规律不典型。本组病例入院前均接受基层医院14~26天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虽然初期脑炎得以控制,症状缓解或消退,进入静止期又停止治疗,实际扩散至脑实质的炎症逐渐发展,直至脑脓肿形成,出现高颅压症状。此时临床又误认为旧病复发再予对症治疗,结果造成显著期体征不典型,难以诊断,而致入院时危重患者多(昏迷者占46.7%,出现脑疝危象2例,失明1例),入院时脑CT证实脓肿均已形成。
, 百拇医药
CT扫描特征显示脓肿一般均较小,直径不超过5 cm,略呈椭圆形,其水平直径稍大于垂直径。本组11例脑CT像见脓肿最大直径4.8 cm,最小直径2.5 cm,脑穿最大容量41 ml,最小7 ml,这较10年前王鹏万〔2〕、樊忠〔3〕报道最大容量分别为180 ml及100 ml明显减少。本组2例术前昏迷5天以上患者术中抽脓量分别为21 ml和12 ml。从而可见脓肿小、脓量少成为近期耳源性脑脓肿另一特点。其原因可能与早期反复应用激素、脱水药及近年来开发的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为此,入院后对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应立即详细了解发病及入院前治疗经过,特别要注意用药情况,追询有关耳部病史,细致检查,结合CT扫描所见,全面综合分析,作出快速的临床诊断,以便即时手术治疗。认识到近年来耳源性脑脓肿经基层医疗单位大量药物治疗后出现的新特征,对避免不可逆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吴永金,男,52岁,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黄选兆主编.耳鼻咽喉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66~267
2,王鹏万,王正敏,邱明生.耳源性脑脓肿(50例临床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79;14(2):65
3,樊忠.耳源性脑脓肿301例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0;15(3):170
2000-02-22收稿,2000-04-28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