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李双全
单位:李双全(广东省南海市沙头镇医院外科 528208)
关键词:
腹部外科000534
我院自1985~1997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76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6例, 其中男31例, 女45例;年龄13~72岁。脓肿单发62例, 其中右叶59例, 左叶5例;多发14例。发热67例, 肝区疼痛41例, 畏寒或寒战26例, 肝肿大、 肝区疼痛22例, 黄疸5例, 全身中毒症状12例, 白细胞>10.0×109/ L72例。术前检查: 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21例, 中耳炎9例, 右肾周脓肿1例。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 腋中线第7~9肋间经皮行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后, 沿外套放置一条导丝, 然后将8F猪尾导管沿通过诊断穿刺针的外套置入的导丝放入脓腔, 排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均采用经腹入路手术。脓肿一期切开吸净脓液, 脓腔内放置双腔管引流。对脓腔大的脓肿, 我们采用两根内径为6~10mm医用乳胶管高低位放置。术后3 d, 选用氨苄青霉素3.0 g、 庆大霉素24万单位、 0.5%甲硝唑125ml, 每日灌洗一次。
3. 治疗结果: 我们确定的治愈标准为: 白细胞正常;体温恢复正常;肝区疼痛消失;B型超声检查: 脓腔消失或虽有薄层壁的脓腔, 但无液性暗区。64例置管引流者, 有3例因引流不畅而中转手术。导管出血2例, 术后瘘道形成2例, 胸腔积液5例。死亡1例, 为术后第3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住院时间最短7 d, 最长65 d, 平均住院时间15.4 d。
讨 论
, 百拇医药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化脓性肝脓肿的病因、 病理和临床表现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典型的症状如寒战、 高热、 右上腹疼痛、 肝肿大、 黄疸及脓毒血症等在临床上已很少或不典型, 而主要表现为一种慢性发热性疾病。因而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 特别是早期诊断上的困难。为了避免误诊, 首先, 要详细询问病史, 如过去是否有腹部手术、 外伤及感染史。上述病史可追溯到数月甚至数年以前。另外, 有些腹腔内感染的患者, 因早期接受抗生素的治疗, 原发症状不明显或早期被消除, 故不能因无原发病史而否定有肝脓肿的可能。同时, 应与其他腹部和胸部炎症性疾病相鉴别。应及时作必要的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是肝脓肿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 也是肝脓肿引流的主要依据。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主要包括脓肿引流和抗生素的治疗。引流治疗主要是置管引流和经腹切开引流。置管引流具有住院时间短、 成功率高、 损伤小、 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的优点, 患者易于接受。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置管的外径要粗, 以防止脓液沿管周溢漏。管子放妥以后要立即排空脓液, 防止感染向腹腔扩散。下列几种情况不宜采用置管引流, 而应采用经腹切开引流: ① 腹腔内有原发感染病灶, 如阑尾炎、 胆道感染;② 多发性脓肿;③ 凝血机制障碍;④ 脓腔大且脓液比较稠厚。手术探查要全面、 仔细。探查中穿剌到脓肿时, 周围要用纱布保护, 选在最表浅部位做小切口, 吸尽脓液, 再用手指轻柔探入脓腔, 了解脓腔大小、 延伸范围及有无间隔等。然后, 根据需要向脓腔下方扩大切口, 在最低位放置柔软的内径大的双腔引流管。脓腔较大者放置二根引流管, 一高一低。肝下放置烟卷引流。管道均于切口外侧引出, 妥为固定。多发性肝脓肿要分别引流, 切勿遗漏深部及中央部位的脓肿。术后3 d, 待引流管周围组织粘连以后, 给予抗生素液冲洗脓腔, 压力不能太高。若症状不缓解、 体温不退或退后复升时, 应及时更换引流管, 并做脓腔造影、 B型超声及X线检查, 以找出原因。
此外, 要积极加强抗生素治疗。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给予多联足量联合治疗。同时, 积极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收稿: 2000-04-10), 百拇医药
单位:李双全(广东省南海市沙头镇医院外科 528208)
关键词:
腹部外科000534
我院自1985~1997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76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6例, 其中男31例, 女45例;年龄13~72岁。脓肿单发62例, 其中右叶59例, 左叶5例;多发14例。发热67例, 肝区疼痛41例, 畏寒或寒战26例, 肝肿大、 肝区疼痛22例, 黄疸5例, 全身中毒症状12例, 白细胞>10.0×109/ L72例。术前检查: 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21例, 中耳炎9例, 右肾周脓肿1例。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 腋中线第7~9肋间经皮行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后, 沿外套放置一条导丝, 然后将8F猪尾导管沿通过诊断穿刺针的外套置入的导丝放入脓腔, 排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均采用经腹入路手术。脓肿一期切开吸净脓液, 脓腔内放置双腔管引流。对脓腔大的脓肿, 我们采用两根内径为6~10mm医用乳胶管高低位放置。术后3 d, 选用氨苄青霉素3.0 g、 庆大霉素24万单位、 0.5%甲硝唑125ml, 每日灌洗一次。
3. 治疗结果: 我们确定的治愈标准为: 白细胞正常;体温恢复正常;肝区疼痛消失;B型超声检查: 脓腔消失或虽有薄层壁的脓腔, 但无液性暗区。64例置管引流者, 有3例因引流不畅而中转手术。导管出血2例, 术后瘘道形成2例, 胸腔积液5例。死亡1例, 为术后第3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住院时间最短7 d, 最长65 d, 平均住院时间15.4 d。
讨 论
, 百拇医药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化脓性肝脓肿的病因、 病理和临床表现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典型的症状如寒战、 高热、 右上腹疼痛、 肝肿大、 黄疸及脓毒血症等在临床上已很少或不典型, 而主要表现为一种慢性发热性疾病。因而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 特别是早期诊断上的困难。为了避免误诊, 首先, 要详细询问病史, 如过去是否有腹部手术、 外伤及感染史。上述病史可追溯到数月甚至数年以前。另外, 有些腹腔内感染的患者, 因早期接受抗生素的治疗, 原发症状不明显或早期被消除, 故不能因无原发病史而否定有肝脓肿的可能。同时, 应与其他腹部和胸部炎症性疾病相鉴别。应及时作必要的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是肝脓肿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 也是肝脓肿引流的主要依据。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主要包括脓肿引流和抗生素的治疗。引流治疗主要是置管引流和经腹切开引流。置管引流具有住院时间短、 成功率高、 损伤小、 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的优点, 患者易于接受。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置管的外径要粗, 以防止脓液沿管周溢漏。管子放妥以后要立即排空脓液, 防止感染向腹腔扩散。下列几种情况不宜采用置管引流, 而应采用经腹切开引流: ① 腹腔内有原发感染病灶, 如阑尾炎、 胆道感染;② 多发性脓肿;③ 凝血机制障碍;④ 脓腔大且脓液比较稠厚。手术探查要全面、 仔细。探查中穿剌到脓肿时, 周围要用纱布保护, 选在最表浅部位做小切口, 吸尽脓液, 再用手指轻柔探入脓腔, 了解脓腔大小、 延伸范围及有无间隔等。然后, 根据需要向脓腔下方扩大切口, 在最低位放置柔软的内径大的双腔引流管。脓腔较大者放置二根引流管, 一高一低。肝下放置烟卷引流。管道均于切口外侧引出, 妥为固定。多发性肝脓肿要分别引流, 切勿遗漏深部及中央部位的脓肿。术后3 d, 待引流管周围组织粘连以后, 给予抗生素液冲洗脓腔, 压力不能太高。若症状不缓解、 体温不退或退后复升时, 应及时更换引流管, 并做脓腔造影、 B型超声及X线检查, 以找出原因。
此外, 要积极加强抗生素治疗。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给予多联足量联合治疗。同时, 积极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收稿: 2000-04-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