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表现的嗜铬细胞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张虹 李蕊 顾家宝
单位:张虹 李蕊 顾家宝(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000178分类号:R736.6 文献标识码:B▲
【病例】 女,14岁。1989年6月初出现发作性心悸、头痛、出汗,10天后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当时血压20/14 kPa,心率140/min。尿常规有少量蛋白及红、白细胞,血尿素氮及肌酐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示左房、左室饱满。诊断为急性肾炎。此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头痛、出汗,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于1990年4月2日入我院。查体:体温37.4℃,脉搏120/min,呼吸18/min,血压21.3/14.0 kPa,双肺背底部可闻少量小水泡音。血常规:血红蛋白97 g/L,白细胞21.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尿常规:蛋白(2+),白细胞0~2/HP,红细胞3~6/HP,尿4-羟-3-甲氧扁桃酸定性(-)。尿素氮13.6 mmol/L,肌酐175 μmol/L。X线胸透: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心脏超声: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内心尖部可见一约3.0 cm×2.2 cm大小团块,半月后复查该团块消失。腹部超声:左肾上腺可见5.8 cm×5.9 cm实性回声团块,使膈肌局部向上突起,其内有一直径2.1 cm液性暗区。病人入院后每隔3~5天出现一次发作性左上腹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心悸、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及肢端发绀,发作时心率140~160/min,呼吸50~60/min,血压0~0.6/0~4 kPa,左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经给予镇静剂及输液后,病情可迅速好转,约10分钟血压恢复平时水平。平素血压18~20/12~14 kPa,脉搏在120~130/min,心脏听诊常有奔马律,体温在38℃左右,有大汗。4月20日上午突然抽搐,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后行左侧肾区局部尸体解剖,于左肾上方取出一圆形、灰红色包膜完整的肿瘤,约5.8 cm×6.0 cm×5.0 cm大小,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瘤组织中有出血及坏死现象。
, http://www.100md.com
阵发性高血压为嗜铬细胞瘤最突出的症状,但此例主要表现为发作时血压急剧下降,呈休克状,数分钟后血压再度回升,这可能是瘤内坏死出血,释放儿茶酚胺锐减,或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微血管壁缺氧,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减少;此时又刺激儿茶酚胺释放,血压复又上升。该病人血压波动同时还伴剧烈腹痛、发热,曾误诊为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故对血压骤升骤降交替发生或原有高血压突然下降者,应怀疑嗜铬细胞瘤。大量出汗,也是嗜铬细胞瘤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据统计61%有这种表现(吴美英,罗邦尧.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58例临床分析.上海医学,1998,21(8):481)。部分青少年病例,常呈急性高血压过程,出现眼底及肾脏损害,故此例最初误诊为急性肾炎。嗜铬细胞瘤伴发胸腔积液少见,此例因肿瘤位于左侧膈肌下方,局部儿茶酚胺量增高,血管壁渗透性增加或反复心衰所致胸腔积液。此外,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儿茶酚胺心脏病,此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衰及心律失常,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最后死于心室颤动。肾上腺素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超声所见左室内团块可能是附壁血栓。由于对此病早期认识不足而误诊,使一例可能治愈的病人死亡,应引以为训。■
收稿日期:1999-09-03
修回日期:1999-11-22, 百拇医药
单位:张虹 李蕊 顾家宝(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000178分类号:R736.6 文献标识码:B▲
【病例】 女,14岁。1989年6月初出现发作性心悸、头痛、出汗,10天后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当时血压20/14 kPa,心率140/min。尿常规有少量蛋白及红、白细胞,血尿素氮及肌酐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示左房、左室饱满。诊断为急性肾炎。此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头痛、出汗,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于1990年4月2日入我院。查体:体温37.4℃,脉搏120/min,呼吸18/min,血压21.3/14.0 kPa,双肺背底部可闻少量小水泡音。血常规:血红蛋白97 g/L,白细胞21.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尿常规:蛋白(2+),白细胞0~2/HP,红细胞3~6/HP,尿4-羟-3-甲氧扁桃酸定性(-)。尿素氮13.6 mmol/L,肌酐175 μmol/L。X线胸透: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心脏超声: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内心尖部可见一约3.0 cm×2.2 cm大小团块,半月后复查该团块消失。腹部超声:左肾上腺可见5.8 cm×5.9 cm实性回声团块,使膈肌局部向上突起,其内有一直径2.1 cm液性暗区。病人入院后每隔3~5天出现一次发作性左上腹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心悸、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及肢端发绀,发作时心率140~160/min,呼吸50~60/min,血压0~0.6/0~4 kPa,左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经给予镇静剂及输液后,病情可迅速好转,约10分钟血压恢复平时水平。平素血压18~20/12~14 kPa,脉搏在120~130/min,心脏听诊常有奔马律,体温在38℃左右,有大汗。4月20日上午突然抽搐,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后行左侧肾区局部尸体解剖,于左肾上方取出一圆形、灰红色包膜完整的肿瘤,约5.8 cm×6.0 cm×5.0 cm大小,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瘤组织中有出血及坏死现象。
, http://www.100md.com
阵发性高血压为嗜铬细胞瘤最突出的症状,但此例主要表现为发作时血压急剧下降,呈休克状,数分钟后血压再度回升,这可能是瘤内坏死出血,释放儿茶酚胺锐减,或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微血管壁缺氧,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减少;此时又刺激儿茶酚胺释放,血压复又上升。该病人血压波动同时还伴剧烈腹痛、发热,曾误诊为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故对血压骤升骤降交替发生或原有高血压突然下降者,应怀疑嗜铬细胞瘤。大量出汗,也是嗜铬细胞瘤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据统计61%有这种表现(吴美英,罗邦尧.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58例临床分析.上海医学,1998,21(8):481)。部分青少年病例,常呈急性高血压过程,出现眼底及肾脏损害,故此例最初误诊为急性肾炎。嗜铬细胞瘤伴发胸腔积液少见,此例因肿瘤位于左侧膈肌下方,局部儿茶酚胺量增高,血管壁渗透性增加或反复心衰所致胸腔积液。此外,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儿茶酚胺心脏病,此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衰及心律失常,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最后死于心室颤动。肾上腺素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超声所见左室内团块可能是附壁血栓。由于对此病早期认识不足而误诊,使一例可能治愈的病人死亡,应引以为训。■
收稿日期:1999-09-03
修回日期:1999-11-22,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肾上腺疾病 > 嗜铬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