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宁夏医学院学报
编号:10291219
颅脑棘球蚴病的麻醉处理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孟尽海 马汉祥

    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麻醉科 750004

    关键词:

    宁夏医学院学报990130 棘球蚴病通称为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侵入人体所致的疾病。据报告,颅脑棘球蚴病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2%[1]。我院自1980年~1996年共收治颅脑棘球蚴病1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颅脑棘球蚴病患者,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63岁;体重16~70kg;其中13岁以下者6例,占37.5%。有明显牧畜接触者12例占75%。包虫部位:左额顶4例,左颞额2例,右颞顶枕叶3例,右额叶2例,右颞顶叶4例,硬膜外1例。分类:单囊内生型13例,多囊型2例,纤维化小泡型1例。合并有肝包虫者6例,肝肺均有包虫者3例、肝肺及腹腔包虫并感染者1例。
, 百拇医药
    1.2 麻醉方法

    本组病例均实施全身麻醉,术前30min肌注安定0.2mg/kg,阿托品0.01~0.02mg/kg。麻醉诱导:氟哌啶5例、芬太尼0.1~0.2mg,2.5%硫贲妥钠5mg/kg、琥珀胆碱1~2gm/kg后行气管插管,继而行机械控制通气。术中用冬眼合剂(相冷丁100mg+异丙嗉50+氯丙嗉50mg,并用盐水稀释至20ml)、普鲁卡因复合液(1%普鲁卡因+0.1%琥珀胆碱)及异氨醚维持。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全部病例术中给地塞米松5~10mg,以防包虫破裂所致的过敏反应,手术至包虫内囊摘除时,可膨肺间接使颅压增高,以利于包虫内囊摘除。

    2 结果

    16例脑包虫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其中有1例术中内束破出现过敏反应,经抗过敏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合并肝肺及腹腔包虫并感染者术后第10d因感染而死,其余15例全愈出院。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棘球蚴病在世界各地畜牧区均有散在流行,在我国散发于新疆、内蒙、甘肃、宁夏及青海等地[2]。好发部位多见肝和肺,脑部较少见,仅占全身包虫的1%~2%[1]。本组16例中,儿童6例(37.5%),男性10例(62.5%)多于女性。

    由于颅脑棘球蚴病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报道不足百例,其临床表现为脑瘤样征象,颅内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可出现癫痫、偏瘫及脑疝,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颅内肿瘤,本组头颅CT扫描有7例提示为胶质瘤<占43.8%。颅脑棘球蚴病一般不易早期做出诊断,只有它发展到一定体积时才能做出诊断。因此在包虫流行区,颅内压急剧升高的患者,应怀疑是本病,并注意以下几点:(1)生活在牧区,有狗羊接触史;(2)临床表现为颅内压急剧升高,症状和体征发展迅速,甚至出现阗痫和疝者;(3)X线颅滑平片,有蛋皮样钙化或硬化囊壁;(4)颈动脉造影,有“手握球征”无血管区;(5)CT扫描示脑内边界清楚的均匀低密度的囊性占位注射造影剂后无明显增强;(6)结合包虫的三项实验。
, 百拇医药
    颅脑棘球蚴病手术麻醉的特殊性:绝大多数病人手术时已出现颅高压,包虫体积已较大(1)麻醉诱导办求平稳,维持期麻醉偏深,以防呛咳而致包虫破裂,引起内容物插散、种植;(2)常规给脱水剂和激素,防止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同时可预防包虫破裂后的过敏反应;(3)当摘除包虫内束时,可膨肺间接增加颅压,以利内束摘除。

    参考文献

    1 薛庆呈主编.神经外科学.天津:天津出学技术出版社,1991.304

    2 宋家仁,等.脑包虫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5):290

    收稿日期:1998-01-15,路锦绣编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