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3
编号:10291442
神经肌肉电刺激并运动疗法治疗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郑明莹 郑玉英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5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969

    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功能恢复率仍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对35例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进行肌电图仪作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45岁,平均年龄24岁。其中尺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6例,桡神经损伤8例,臂丛神经干损伤3例,腓总神经损伤9例,胫神经损伤3例。病程7d~8个月。检查:受损肢体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或消失,肌力下降肌力为0~1级,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肌电图检查:神经性部分损害肌电图,神经传导减慢。
, http://www.100md.com
    1.2方法(1)采用肌电图仪作神经肌肉电刺激:刺激波宽0.3ms,强度10~100V,频率10Hz,刺激受损伤的每条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之肌腹,每块肌肉治疗3~5min,1次/d,10次为1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5d。(2)运动疗法:①每日轻柔向心性按摩并让患肢所有关节至少全范围活动3次,以维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并有助于患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②根据肌力情况不同,分阶段利用活动开展增强肌力训练。手功能及下肢功能训练。肌力1~2级者: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肌肉收缩练习,使受训肌群每次收缩持续5~10s,重复20次,每次间隔20s,每天训练2次。肌力≥3级作主动运动,肌力>4级作渐进抗阻练习,每个肌群每次肌肉收缩持续5~10s,重复10次,每天训练2次,此外根据功能障碍不同用不同器械辅助练习,如牵拉吊环、橡皮筋弹指、抓捏橡皮泥、橡皮球、捡玻璃球,夹纸撕纸、勾脚、踮脚,上下楼梯等练习。以训练其灵活性和协调性,在上述主要治疗的基础上,注意肢体功能位,配合超短波及神经营养,扩血管药物的应用。

    2 结果
, 百拇医药
    治疗1~5个月,结果如下:痊愈:受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肌力5级,肌电图示肌电异常电位消失,并出现再生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或接近正常,为25例。好转:受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恢复,肌电异常电位基本消失,部分出现再生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正常,为7例。无效:患肢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肌电无再生电位引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3例。治愈率71.4%,有效率91.1%。

    3 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功能不佳的重要原因,一是神经纤维再生修复缓慢,二是失神经支配肌肉变性、萎缩、纤维化[1],所以即使将来神经能再生,其功能恢复也是不理想。以肌电图仪作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治疗,(1)可以使肌肉被动地、有节律性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大量失水,维持肌肉正常代谢,维持其功能,延缓肌肉废用性萎缩[2],为肌肉迎接神经再支配创造条件,在中后期还可以促进肌力恢复。(2)可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与再生,恢复其传导功能,我们在临床通过肌电图观察到治疗后异常电位消失,时限缩短多相电位增多,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可能是随着神经纤维生长及再生过程中神经侧支的形成,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增多,运动单位范围变大,多相电位也增多,电压随之增高,单纯相和混合相出现,纤颤电位的正相电位减少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另外肌电图检查客观地反映出每块肌肉的受损程度及恢复情况,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使治疗有的放矢。
, 百拇医药
    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系统的运动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回流,维持关节活动范围、保存肌腱的光滑性,防止粘连,延缓肌萎缩,促进神经修复,有助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当肌力达到2级以上,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渐进性抗阻运动等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促进尽快肌肉恢复,肌力增长、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临床经验提示实行运动疗法要对患者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做出正确的评价,科学地制订治疗方案,要取得患者主动积极合作,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

    参 考 文 献 :

    [1]Sunderland S.Nerve injuries and their repair [M].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e,1991.241

    [2]杨佩君,王美芬,陈凯敏.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2(4):212

    收稿日期:2000-06-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