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号:10291532
皮肤恶性淋巴瘤误诊4例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冒萍 金俊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海安226600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皮肤;误诊

    南通医学院学报000278 [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0-2057(2000)02-0200-01

    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各异,但以皮肤病变作为首发表现或唯一表现者不多见,常常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遇到的4例患者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男,74岁,发现右小腿斑块3个月,并进行性增大,近数周发展迅速,并形成巨大溃疡性肿块,外院曾诊断为“下肢溃疡”,治疗无效。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见右小腿有30cm×30cm×2cm肿块,高低不平,表面破溃,有分泌物覆盖,质脆易出血,四周高于中央,外周有不规则浸润。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数轻度减少,淋巴细胞轻度增多,未见幼稚细胞,骨髓象正常,B超示肝、脾、腹腔淋巴结不大,胸片正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有弥漫性瘤细胞浸润,细胞大小较一致,LCA(+)、UCHL-1(+)、L26(-)、α-AT(-),诊断为皮肤T细胞恶性淋巴瘤。
, 百拇医药
    例2 女,39岁,双小腿红色结节伴疼痛1个多月,结节很快发生破溃。有不规则发热,最高达39.5℃。曾疑诊为“变应性血管炎”,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胸片纵隔不增大,B超示肝、脾不大、腹腔、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骨髓象示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可见中毒颗粒,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偏高,皮肤科见双下肢小腿肿胀,伸侧面有5枚大小不等的溃疡,最大5cm×5cm×1cm,中心不规则结痂,周边呈不规则堤状,压痛明显。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见淋巴细胞浸润,有少量组织细胞,细胞大小不一致,核分裂易见,瘤细胞部分围绕血管排列,LCA(+)、UCHL-1(+)、L26(-)、α-AT(-),诊断为皮肤血管中心性T细胞淋巴瘤。

    例3 男,47岁,左背部肿块1年,渐增大,无自觉症状,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见:左背下部8cm×10cm肿块,质硬、无触痛,不活动,表面暗红色、内上方有数枚黄豆至蚕豆大小卫星结节,曾疑为结节性纤维瘤,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分类偏高,血沉55~110mm/h,B超示肝、脾不大,骨髓象正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有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大小基本一致,LCA(+)、UCHL-1(+)、L26(-)、α-AT(-),诊断为皮肤T细胞恶性淋巴瘤。
, 百拇医药
    例4 男,44岁,背部结节性斑块5个月,无自觉症状,曾在某院诊断为“结核样型麻风”,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见:左背肩胛区杯盖大暗红斑块、质较硬,无触痛,温痛触觉存在。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分类偏高,B超示肝、脾、腹腔淋巴结不大,骨髓象未见异常,皮肤组织病理:真皮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少量组织细胞,细胞大小较一致,LCA(+)、L26(+)、UCHL-1(-)、α-AT(-)、Mac387(-),诊断为皮肤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2 讨 论

    皮肤恶性淋巴瘤源发于皮肤,早期一般无系统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各异,易造成误诊。其原因可归纳为医生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警惕性不高,未进行病理检查,或取材部位欠妥,或取材时机不当,或未能跟踪检查观察。如例4曾诊断为“结核样型麻风”的患者,初次病理取材可能不妥。为此,皮肤科及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必须注意疾病的鉴别,对早期不典型病例应密切跟踪观察,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组织病理检查,对可疑病例,还应作免疫组化,以确定恶性淋巴瘤的型别,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1999-07-15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