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直肠斜面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2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易军 刘继炎 彭卫 蒋嘉萍 谷兴琳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外科 南京 210008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手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212 摘 要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结、直肠斜面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20例。结果 全部病儿随访3个月~1年,无1例发生失禁、污粪、便秘。结论 结 、直肠斜面吻合术是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
中图号 R726.1;R656.9
Oblique Rectocolostomy for Hirschsprung′s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nalys is of 20 Cases
, http://www.100md.com
Yi Jun Liu Jiyan Peng Wei
(Department of Surgery, Nanj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 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procedure of operation fo r Hirschsprung′s disease in children. Methods The Twenty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were treated by oblique rectocolostomy.Result s[ WTBZ]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1 year. The results were sa tisfactory.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in 20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oblique rectocolostomy in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s dise as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Hirschsprung′s disease; operation
本院自60年代开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至今已600多例。先后采用Swe nson, Rehbein, Soave, Duhamel, Ikeda等术式。总体疗效,各术式相差无几,但各 术式所固有的并发症如污粪、失禁、便秘、肠炎等,仍有一定的发生率[1]。1998 年开始采用结、直肠斜面吻合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7个月~10岁。巨结肠的类型:短段型3例,普通型12例, 长段型5例。
1.2 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开腹后,探查狭窄及扩张肠管,必要时快速切片决定切除范围。于腹 膜反折处打开直肠两侧腹膜,保护输尿管,结扎、缝扎病变结肠之系膜血管。以正常肠管可 无张力拖至肛门口为度,并做一标记。分离直肠后间隙至齿状线上方,紧靠直肠切断上1/3 侧韧带〔图1(1)〕。
图1 手术示意图
扩张肛管,放入橄榄头扩张器,在直肠上部结扎固定,套叠式将结肠拖出肛门外〔图1(2,3 )〕。切断直肠,继续拖出粗大的结肠至正常结肠标记处,切除粗大的结肠,切口呈斜面, 距系膜缘约长出2~3 cm。向下牵拉外翻之直肠,在前壁距反折2.5~3.5cm、后壁距反折1. 0~1.5 cm处,斜行切断直肠。结、直肠断端全层缝合。缝合完毕后将其送还盆腔。肛门指 检吻合口前部距肛门约4~6cm,后部距肛门约1~2cm,呈前高后低的斜面〔图1(4~6)〕。 直肠内留置肛管。冲洗腹腔后关闭后腹膜,并逐层关腹。
, 百拇医药
术后第3天拔出肛管,第5天进食,第7天拆线。
2 结果
全部病儿恢复顺利,术后1周出院。随访3个月~1年,其中3例早期有排便次数多、肛周轻度 污粪,3个月后全部恢复。其余病儿排便基本正常,无失禁、便秘及污粪现象。
3 讨论
自1948年Swenson和Bill创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以来,术式不断创新改进,疗效日益提 高。斜面吻合术实质上是Swenson术式的一种改良,它的优点在于:
(1)经腹能够保证彻底切除病变肠管。有资料显示,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除与狭窄段有关外,还与扩张段神经节细胞数量、成熟度及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2]。在切除近端扩张的少神经节细胞肠段时,可能遗留神经支配不完全正常的肠段,即使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神经节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反应却为阴性。该肠段有发生肠道腺体或肠壁血管功能紊乱的可能,并成为术后便秘及肠炎的可能因素。因而,彻底切除病变肠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http://www.100md.com
(2)病变肠管拖出肛门外切除,避免了腹腔内污染。
(3)盆腔只做直肠后及两侧上部的分离,损伤较小,不易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
(4)由于肛门内括约肌近侧段终端神经节的抑制神经元同时支配神经节远2/3段内括约肌 在排便时的松弛反射,因此巨结肠病人常伴有肛门括约肌失弛缓[3]。斜面吻合的 直肠后壁切至齿状线上1cm左右,在最大限度保留内括约肌控制排便能力的同时解除了痉 挛,从而降低了术后污粪、便秘及肠炎的发生率。
(5)在肛门外直接行直、结肠吻合,操作简便、可靠,手术时间较短。同时手术不需要任何 夹具,这样既减少了术后护理工作,又消除了家属的恐惧心理和因夹具引起的并发症。
(6)吻合口呈前高后低的斜面,不在同一平面,宽大而无狭窄,术后无需扩肛。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易 军,谷兴琳,耿昌平.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 997,12(6):413
2,王怡平,佘亚雄,张忠德.先天性巨结肠症状与病变肠段关系分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4,15(5):279
3,Moore SW, Millar AJW, Cywes S. Long-clinical, manometric, and histological e valuation of obstructive symptoms in the postoperative Hirschsprung′s patient. J Pediatr Surg,1994, 29(1):106
4,王 果,袁继炎,周学峰.直肠肛管纵切,心型吻合术——巨结肠根治术的改进.中华 小儿外科杂志,1991,12(6):344
(1999-08-23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外科 南京 210008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手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212 摘 要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结、直肠斜面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20例。结果 全部病儿随访3个月~1年,无1例发生失禁、污粪、便秘。结论 结 、直肠斜面吻合术是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
中图号 R726.1;R656.9
Oblique Rectocolostomy for Hirschsprung′s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nalys is of 20 Cases
, http://www.100md.com
Yi Jun Liu Jiyan Peng Wei
(Department of Surgery, Nanj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 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procedure of operation fo r Hirschsprung′s disease in children. Methods The Twenty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were treated by oblique rectocolostomy.Result s[ WTBZ]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1 year. The results were sa tisfactory.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in 20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oblique rectocolostomy in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s dise as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Hirschsprung′s disease; operation
本院自60年代开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至今已600多例。先后采用Swe nson, Rehbein, Soave, Duhamel, Ikeda等术式。总体疗效,各术式相差无几,但各 术式所固有的并发症如污粪、失禁、便秘、肠炎等,仍有一定的发生率[1]。1998 年开始采用结、直肠斜面吻合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7个月~10岁。巨结肠的类型:短段型3例,普通型12例, 长段型5例。
1.2 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开腹后,探查狭窄及扩张肠管,必要时快速切片决定切除范围。于腹 膜反折处打开直肠两侧腹膜,保护输尿管,结扎、缝扎病变结肠之系膜血管。以正常肠管可 无张力拖至肛门口为度,并做一标记。分离直肠后间隙至齿状线上方,紧靠直肠切断上1/3 侧韧带〔图1(1)〕。
图1 手术示意图
扩张肛管,放入橄榄头扩张器,在直肠上部结扎固定,套叠式将结肠拖出肛门外〔图1(2,3 )〕。切断直肠,继续拖出粗大的结肠至正常结肠标记处,切除粗大的结肠,切口呈斜面, 距系膜缘约长出2~3 cm。向下牵拉外翻之直肠,在前壁距反折2.5~3.5cm、后壁距反折1. 0~1.5 cm处,斜行切断直肠。结、直肠断端全层缝合。缝合完毕后将其送还盆腔。肛门指 检吻合口前部距肛门约4~6cm,后部距肛门约1~2cm,呈前高后低的斜面〔图1(4~6)〕。 直肠内留置肛管。冲洗腹腔后关闭后腹膜,并逐层关腹。
, 百拇医药
术后第3天拔出肛管,第5天进食,第7天拆线。
2 结果
全部病儿恢复顺利,术后1周出院。随访3个月~1年,其中3例早期有排便次数多、肛周轻度 污粪,3个月后全部恢复。其余病儿排便基本正常,无失禁、便秘及污粪现象。
3 讨论
自1948年Swenson和Bill创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以来,术式不断创新改进,疗效日益提 高。斜面吻合术实质上是Swenson术式的一种改良,它的优点在于:
(1)经腹能够保证彻底切除病变肠管。有资料显示,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除与狭窄段有关外,还与扩张段神经节细胞数量、成熟度及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2]。在切除近端扩张的少神经节细胞肠段时,可能遗留神经支配不完全正常的肠段,即使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神经节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反应却为阴性。该肠段有发生肠道腺体或肠壁血管功能紊乱的可能,并成为术后便秘及肠炎的可能因素。因而,彻底切除病变肠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http://www.100md.com
(2)病变肠管拖出肛门外切除,避免了腹腔内污染。
(3)盆腔只做直肠后及两侧上部的分离,损伤较小,不易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
(4)由于肛门内括约肌近侧段终端神经节的抑制神经元同时支配神经节远2/3段内括约肌 在排便时的松弛反射,因此巨结肠病人常伴有肛门括约肌失弛缓[3]。斜面吻合的 直肠后壁切至齿状线上1cm左右,在最大限度保留内括约肌控制排便能力的同时解除了痉 挛,从而降低了术后污粪、便秘及肠炎的发生率。
(5)在肛门外直接行直、结肠吻合,操作简便、可靠,手术时间较短。同时手术不需要任何 夹具,这样既减少了术后护理工作,又消除了家属的恐惧心理和因夹具引起的并发症。
(6)吻合口呈前高后低的斜面,不在同一平面,宽大而无狭窄,术后无需扩肛。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易 军,谷兴琳,耿昌平.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 997,12(6):413
2,王怡平,佘亚雄,张忠德.先天性巨结肠症状与病变肠段关系分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4,15(5):279
3,Moore SW, Millar AJW, Cywes S. Long-clinical, manometric, and histological e valuation of obstructive symptoms in the postoperative Hirschsprung′s patient. J Pediatr Surg,1994, 29(1):106
4,王 果,袁继炎,周学峰.直肠肛管纵切,心型吻合术——巨结肠根治术的改进.中华 小儿外科杂志,1991,12(6):344
(1999-08-23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