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号:10291679
狼疮性肾炎的肾小管功能损害49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支剑笙 夏志银 达展云 范亚平 刘军

    单位:支剑笙 夏志银 达展云 范亚平(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南通226001);刘军(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肾小管功能损害

    南通医学院学院000448 [摘 要] 为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狼疮性肾炎(LN)中的意义,分析72例LN的临床资料,并作随访6个月~5年。结果显示LN肾小管功能损害49例(68.1%),且可与肾小球损害同时发生,呈正相关,并对LN预后有较大的影响,LN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可逆性差。

    [中图分类号] R593.2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0-2057(2000)04-0394-02
, 百拇医药
    近来临床研究发现狼疮性肾炎(LN)时除明显肾小球病变外,往往伴有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损害,并对LN的肾功能、预后等有重要影响[1]。本文对1995年7月~1999年7月收治的49例LN的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LN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1项标准中4项以上者[2],且临床上有明显的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0.5g,和(或)有镜下血尿或细胞管型尿。且肾小管功能损害均有明确的实验室异常确诊。男3例,女46例,发病年龄18~52岁,平均35.5岁。随访6~60个月,平均30.5个月,其中需透析治疗5例,死亡5例。随访资料包括尿常规、SCr、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小管系列尿检八项、尿酸化功能及CCr等测定,随访肾功能衰竭及死亡时间等情况。

    1.2 肾活检情况 49例LN伴肾小管功能损害者作肾活检39例,进行光镜、光镜复合染色及免疫组化等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WHO的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经t检验,率的比较通过u检验。

    2 结 果

    2.1 组织学分型与肾小管间质病变 本组39例肾活检中,有小管间质病变者26例(66.7%),此26例患者均有明显肾病临床表现。肾活检WHO组织学分型:Ⅰ型2例,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1例;Ⅱ型8例,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3例;Ⅲ型3例,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2例;Ⅳ型21例,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18例;Ⅴ型5例,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2例。

    2.2 LN肾小管功能损害的实验室检查 49例BUN8.2±0.5mmol/L,SCr185.2±48.6μmol/L,CCr65.5±20.5ml/min,尿蛋白3.2±1.5g/24h,尿pH6.2±0.4;48例尿NAG18.5±2.5mu/mg*Cr,尿β2-MG 2.4±0.8μg/ml;尿渗透压452.5±112.2mOsm/kg*H2O,尿溶菌酶3.8±1.5mg/L;45例尿HCO3-9.3±2.1mmol/L,尿净酸排量16.5±3.2mmol/L;42例尿氨15.8±2.8mmol/24h;40例尿TA16.2±3.2mmol/24h。
, http://www.100md.com
    2.3 肾小管功能损害与尿圆盘电泳关系 49例肾小管功能损害者作尿SDS-PAGE检查,其中小分子蛋白尿12例(24.5%),中分子蛋白尿6例(12.2%),高分子蛋白尿2例(4.1%),混合性蛋白尿29例(59.2%)。示混合性蛋白尿占较高比例,表明肾小管功能损害时肾小球同样存在病变。

    2.4 肾小管间质组织病理学特点与蛋白尿的关系 12例小管萎缩者尿蛋白定量为1.2±0.5g/24h,11例间质纤维化者尿蛋白定量为2.5±0.6g/24h,两者尿蛋白有显著差异(P<0.01)。26例均有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坏死1例,也有中度蛋白尿。

    2.5 预后情况 49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7例,发生慢性肾功能损害18例,5例进入尿毒症终末期,进行替代治疗。起病3到5年内死亡5例,2例死于严重感染,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损害,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狼疮性肾炎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红白细胞尿、管型尿及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和肾小管功能的减退。以往认为LN是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近来发现活动性LN中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率较高,而肾小管功能损害发生率更高,并早于光镜下组织学改变[1]。本组72例LN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肾小管功能损害者49例(68.0%),39例肾活检中有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者26例(66.7%),与国外报道相似[3]

    本组39例LN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证明LN并非单纯的肾小球病变,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并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在LN中有明显小管间质病变者,常同时有较为严重的肾小球病变,仅少数病例以间质性肾炎为突出表现,表示为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尿中β2MG增多,肾小管酸中毒等。本组资料同时显示,组织学实存在肾小管间质病变者,尿NAG、β2MG、溶菌酶均有明显增加,尿渗透压显著降低,提示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与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病变越严重,肾小管功能下降越明显。同时还显示,LN早期已有近端和远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但临床症状多不明显,随着病变加重,其功能损害更加明显,出现浓缩功能减退、肾小管酸中毒,我们对LN应及早进行有关肾小管功能方面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曾丽霞,叶任高,李幼姬,等.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36.

    [2] Tan EM,Cohen AS,Fries JF,et al.The 1982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s erythematosus[J]. Arthritis Rheum,1982,25∶1271.

    [3] Fine LG,Ong Acm,Noman JT.Mechanisms of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J].Eur J Clin Invest,1992,23∶259.

    (收稿日期:2000-07-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