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的操作技巧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朱焕改 高又文 高碧珍 张兰英 吕仙荣 王翠萍 李宁 芦芳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北京 100853
关键词:静脉穿刺;输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557 分类号 R452
大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为外科大手术和抢救病人建立有效的循环和营养支持通道,同时能够保护穿刺的静脉。大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和固定,以及封管技术是该操作重要环节。我科自1995年8月~1999年12月,共进行大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78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 百拇医药
本组共实施大静脉穿刺(主要为颈内静脉和锁骨上、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785例,其中男493例,女292例,平均年龄48.8岁(14~69岁),均为肝胆外科住院病人,其中肝癌91例,胆管癌88例,胆囊癌79例,肝内胆管结石197例,胆道狭窄伴胆管炎88例,胰头癌56例,十二指肠壶腹肿瘤45例,胆源性胰腺炎46例,肝血管瘤69例,肝脓肿26例。
1.2 方法
1.2.1 大静脉穿刺所需物品 大静脉穿刺包(内有深静脉穿刺针、套管、空针、导丝、扩张器、留置管、固定片和纱布等手术器械);消毒用碘酒、酒精;无菌手套1副;1%利多卡因5ml;一次性封闭贴膜。
1.2.2 置管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常规皮肤消毒铺单,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3种深静脉穿刺方法分别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740例):颈内三角的顶点,向同侧的髂上前极方向,穿刺针管后端抬高约20~30度,进针约6~7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1例):锁骨中点下缘1cm稍偏外,穿刺针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的夹角上1cm处,进针约3~5cm;锁骨上静脉穿刺置管(14例):于颈角后0.5cm胸锁乳突肌外缘向胸锁关节方向进针约3~4cm。穿刺后抽回血,见回血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后退出。顺导丝置入深静脉导管,深度为12~14cm,局部进行固定,外表覆盖一次性贴膜封闭。
, 百拇医药
1.2.3 封管技术 输液结束后,将肝素化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mg/ml)3~5ml推入大静脉导管中,封好盖帽,固定稳妥。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
785例患者,1次成功穿刺733例,占93.3%,再次穿刺成功37例,占4.7%,总穿刺成功770例,占98%。穿刺失败15例,占2%,原因为穿刺技术问题6例,导管质量问题3例,病人配合不佳2例,出血不凝2例,上胸部等局部畸形2例。置管时间最短3d,最长136d。
2.2 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出现并发症12例,占1.4%。包括:气胸2例,局部渗血3例,误入动脉2例,导管不畅3例,颈项疼痛2例。均经及时发现和对症处理,顺利康复。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大静脉穿刺置管途径
大静脉置管有多种途径,如经颈内或颈外静脉穿刺的上腔静脉置管、锁骨上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上腔静脉置管,经股静脉穿刺的下腔静脉置管等[1]。因手术或临床治疗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置管方法,肝胆外科患者多为上腹部手术,故多使用颈内静脉、锁骨上和锁骨下静脉的上腔静脉穿刺置管。经颈内静脉穿刺法操作简便,指征明确,穿刺成功率高,但也有颈部固定较困难和限制患者颈部活动等,本组2例颈项部疼痛和2例局部渗血均为此法;经锁骨上和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法操作前者稍难,局部固定牢固,不影响病人的颈部活动,相对安全和容易护理,但如穿刺方法不当易发生气胸和伤及动脉等并发症,本组2例气胸、1例局部渗血和2例误入动脉为此法。
3.2 并发症的防治
准确的穿刺技术和精心的临床观察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回顾12例并发症中,6例为穿刺技术原因所致(气胸2例,局部渗血1例,误入动脉2例,颈项部疼痛1例),6例为护理及封管技术原因所致(导管不畅3例,局部渗血2例,颈项部疼痛1例)。操作过程中如能掌握要领,多能避免发生。气胸和误入动脉多为操作不熟练或局部畸形所引起,如穿刺回抽出气体或针旁有“兹兹”声音,表明已穿破胸膜腔或损伤肺脏,此时应立即拔除穿刺针,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胸闷、气急、心慌等情况,同时给予半卧位、吸氧等,并床边摄片了解胸部情况,气胸量大,应穿刺抽气,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量少可自行吸收,本组2例均行穿刺抽气和对症处理后缓解;如回抽出动脉血,应拔除穿刺针立即局部压迫,锁骨上下静脉强调上下同时压迫才有效[2]。3例导管不畅可能与封管技术有关,以往输液结束后仅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mg/ml)3~5ml推入大静脉导管中,封好盖帽,固定稳妥后无此并发症。局部渗血为颈项部疼痛与局部消毒和无菌操作有关,浅表软组织炎症经对症处理后顺利康复。有凝血机制不良患者应调理后再行穿刺更稳妥,此外,精心的临床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对并发症的防治起到保障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楼方琴主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6~7
2 钱火红.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临床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668~670, http://www.100md.com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北京 100853
关键词:静脉穿刺;输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557 分类号 R452
大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为外科大手术和抢救病人建立有效的循环和营养支持通道,同时能够保护穿刺的静脉。大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和固定,以及封管技术是该操作重要环节。我科自1995年8月~1999年12月,共进行大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78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 百拇医药
本组共实施大静脉穿刺(主要为颈内静脉和锁骨上、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785例,其中男493例,女292例,平均年龄48.8岁(14~69岁),均为肝胆外科住院病人,其中肝癌91例,胆管癌88例,胆囊癌79例,肝内胆管结石197例,胆道狭窄伴胆管炎88例,胰头癌56例,十二指肠壶腹肿瘤45例,胆源性胰腺炎46例,肝血管瘤69例,肝脓肿26例。
1.2 方法
1.2.1 大静脉穿刺所需物品 大静脉穿刺包(内有深静脉穿刺针、套管、空针、导丝、扩张器、留置管、固定片和纱布等手术器械);消毒用碘酒、酒精;无菌手套1副;1%利多卡因5ml;一次性封闭贴膜。
1.2.2 置管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常规皮肤消毒铺单,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3种深静脉穿刺方法分别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740例):颈内三角的顶点,向同侧的髂上前极方向,穿刺针管后端抬高约20~30度,进针约6~7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1例):锁骨中点下缘1cm稍偏外,穿刺针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的夹角上1cm处,进针约3~5cm;锁骨上静脉穿刺置管(14例):于颈角后0.5cm胸锁乳突肌外缘向胸锁关节方向进针约3~4cm。穿刺后抽回血,见回血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后退出。顺导丝置入深静脉导管,深度为12~14cm,局部进行固定,外表覆盖一次性贴膜封闭。
, 百拇医药
1.2.3 封管技术 输液结束后,将肝素化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mg/ml)3~5ml推入大静脉导管中,封好盖帽,固定稳妥。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
785例患者,1次成功穿刺733例,占93.3%,再次穿刺成功37例,占4.7%,总穿刺成功770例,占98%。穿刺失败15例,占2%,原因为穿刺技术问题6例,导管质量问题3例,病人配合不佳2例,出血不凝2例,上胸部等局部畸形2例。置管时间最短3d,最长136d。
2.2 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出现并发症12例,占1.4%。包括:气胸2例,局部渗血3例,误入动脉2例,导管不畅3例,颈项疼痛2例。均经及时发现和对症处理,顺利康复。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大静脉穿刺置管途径
大静脉置管有多种途径,如经颈内或颈外静脉穿刺的上腔静脉置管、锁骨上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上腔静脉置管,经股静脉穿刺的下腔静脉置管等[1]。因手术或临床治疗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置管方法,肝胆外科患者多为上腹部手术,故多使用颈内静脉、锁骨上和锁骨下静脉的上腔静脉穿刺置管。经颈内静脉穿刺法操作简便,指征明确,穿刺成功率高,但也有颈部固定较困难和限制患者颈部活动等,本组2例颈项部疼痛和2例局部渗血均为此法;经锁骨上和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法操作前者稍难,局部固定牢固,不影响病人的颈部活动,相对安全和容易护理,但如穿刺方法不当易发生气胸和伤及动脉等并发症,本组2例气胸、1例局部渗血和2例误入动脉为此法。
3.2 并发症的防治
准确的穿刺技术和精心的临床观察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回顾12例并发症中,6例为穿刺技术原因所致(气胸2例,局部渗血1例,误入动脉2例,颈项部疼痛1例),6例为护理及封管技术原因所致(导管不畅3例,局部渗血2例,颈项部疼痛1例)。操作过程中如能掌握要领,多能避免发生。气胸和误入动脉多为操作不熟练或局部畸形所引起,如穿刺回抽出气体或针旁有“兹兹”声音,表明已穿破胸膜腔或损伤肺脏,此时应立即拔除穿刺针,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胸闷、气急、心慌等情况,同时给予半卧位、吸氧等,并床边摄片了解胸部情况,气胸量大,应穿刺抽气,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量少可自行吸收,本组2例均行穿刺抽气和对症处理后缓解;如回抽出动脉血,应拔除穿刺针立即局部压迫,锁骨上下静脉强调上下同时压迫才有效[2]。3例导管不畅可能与封管技术有关,以往输液结束后仅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mg/ml)3~5ml推入大静脉导管中,封好盖帽,固定稳妥后无此并发症。局部渗血为颈项部疼痛与局部消毒和无菌操作有关,浅表软组织炎症经对症处理后顺利康复。有凝血机制不良患者应调理后再行穿刺更稳妥,此外,精心的临床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对并发症的防治起到保障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楼方琴主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6~7
2 钱火红.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临床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668~67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