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李济仁(1)
治疗时间也是治病的一部分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7岁入私塾,喜读经史之书。1943~1948年,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名医世家“张一帖”的第14代传人。学成之后,李济仁开办了联合诊所,并于1955~1956年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的师资班学习,1958年调入歙县人民医院工作,现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行医60余年,李济仁教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特色。在治疗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参合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思想,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地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的“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服药时间是一个大问题
大师手记
服用方药亦应结合人体之动态和药物作用之特点,选择最适宜时间,以充分发挥其功效。
——摘自《李济仁 张舜华》
国医释读
李济仁教授认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随时处于动态之中,所以服用方药也应当结合人体动态和药物作用的特点,选择最适宜时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性,使疾病好得更快。
李老以肝病为例,认为治疗肝病的药物最好在睡前服,或药后即卧,宜静不宜动。这是因为“人卧血归于肝”,药物有效成分吸入血中,流入肝中,肝血流量愈大,药物在肝内有效浓度相应增高,疗效也就越好。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对于排石方药,李老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其作用主要在于松弛、扩张结石所在的管道平滑肌,使管腔增大,利于结石下移外排的机理,提出白天服药,药后宜动少静的主张。这是因为,白天活动较多,有助于药力推动结石,并且白天还可给予大量饮水配合排石。
除此之外,在服药时间上,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
2.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
3.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早饭前1小时或晚饭后1小时),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
4.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
健康回音壁
正确服药,还应注意温度。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淤滞,热则沸溢。凡解毒剂,俱宜冷服,这样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会导致毒物扩散。凡热性病宜冷服,而寒性病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http://www.100md.com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7岁入私塾,喜读经史之书。1943~1948年,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名医世家“张一帖”的第14代传人。学成之后,李济仁开办了联合诊所,并于1955~1956年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的师资班学习,1958年调入歙县人民医院工作,现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行医60余年,李济仁教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特色。在治疗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参合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思想,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地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的“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服药时间是一个大问题
大师手记
服用方药亦应结合人体之动态和药物作用之特点,选择最适宜时间,以充分发挥其功效。
——摘自《李济仁 张舜华》
国医释读
李济仁教授认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随时处于动态之中,所以服用方药也应当结合人体动态和药物作用的特点,选择最适宜时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性,使疾病好得更快。
李老以肝病为例,认为治疗肝病的药物最好在睡前服,或药后即卧,宜静不宜动。这是因为“人卧血归于肝”,药物有效成分吸入血中,流入肝中,肝血流量愈大,药物在肝内有效浓度相应增高,疗效也就越好。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对于排石方药,李老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其作用主要在于松弛、扩张结石所在的管道平滑肌,使管腔增大,利于结石下移外排的机理,提出白天服药,药后宜动少静的主张。这是因为,白天活动较多,有助于药力推动结石,并且白天还可给予大量饮水配合排石。
除此之外,在服药时间上,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
2.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
3.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早饭前1小时或晚饭后1小时),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
4.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
健康回音壁
正确服药,还应注意温度。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淤滞,热则沸溢。凡解毒剂,俱宜冷服,这样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会导致毒物扩散。凡热性病宜冷服,而寒性病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