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5 >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
编号:11901605
吃对了,食物是最好的药(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7日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
     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药食文化,这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更是一笔“生命财富”。它指导着我们日常的饮食,让我们摆脱疾病的困扰,吃出健康的人生。

    一、药食同源的思想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药食同源”是指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即药物,许多药物即食物,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唐朝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了“药食同源”的思想。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物与食物是不分的。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各种食物的了解逐渐加深,药物与食物才慢慢分化开来。人们使用火以后,开始习惯吃熟食,烹调加工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药食分化的同时,药疗与食疗也逐渐有了区分。
, http://www.100md.com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其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中国最早的食疗原则。

    直到目前,在中医药学中还有观点认为: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毒性小的用量大,而毒性大的用量小。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可分的,药物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也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二、 药补不如食补

    大家常说“药补不如食补”,其实并不是说食补的效果比药补的效果好,而是说食补更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方式。中国历代医家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金元时期的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靠药攻。”隋唐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这些都说明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 百拇医药
    “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也是几千年来古代医家在预防和治疗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

    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有一则关于名医扁鹊的故事,说的是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医术最好,中兄其次,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你为什么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在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家里人知道;中兄治病,在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到本乡里;而我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治病,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所以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中“长兄治未病,中兄治小病,我治欲病”的思想,与《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思想不谋而合,即最高明的医术并不是擅长治病,而是能够预防疾病。面对现代社会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亚健康人数越来越多的趋势,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百拇医药